辛卷 鑄鼎二 第32章 但願

「……如果是河運,那就需要足夠的船隻,以羅納河的水文資料,最為缺水的冬季,兩百噸的船也是可以到達沙隆,只是現在運河上的船隻都被政府徵集以進行海運。我們可以通過換船,也就是將我們的遠洋商船和法國政府替換內河船隻的方式獲得船隻,這是最快捷的辦法,因為一切都是現成的,缺點則是這些船隻不是以二點四乘六米的集裝箱為標準設計的,使用它們之前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並且會造成噸位浪費。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定製,由我們提供設計圖紙,交由法國船廠定製。以河運每天運輸八千噸計,上行六天、下行三天以及裝卸貨一天共十天路程,我們只需要造四百艘、共八萬噸河運船隻便可基本維持我軍的作戰消耗。

我們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因為德國佔領了法國北部,使得法國七成以上的鐵礦失於敵手,法國現在很多工廠、船廠因為缺少原料而處於空轉狀態,法軍軍火大臣樂秀(LOUR)就曾建議我們採用大規模運入原料,武器彈藥在當地生產的這種辦法。所以說,河運船隻在當地製造業是可行的。

最後一個辦法就是由國內調運。開國之後我們曾大力資助民間製造柴油機船,那些船隻都是按照總後的規制製造。如果能從國內調運這些船隻,那很多問題都可解決。不過這些河運船隻不但小,船型還不耐風浪,並不適合遠洋航線,真要調來,沿途護送會非常麻煩。

河運如此,因為全部使用集裝箱,這些集裝箱是否能與法國鐵路火車相配套則是另外一個問題。法國的鐵路敞車車廂長為十二點九五米、寬是三點二三米,平車長為十二米,寬為二點六五米,這兩種車廂都能放下兩個六米長的集裝箱,但這兩種貨車都只是兩軸,載重三十噸,遠低於兩個集裝箱共四十餘噸的重量。現在的解決之道是由法國調集一些長僅為八點三米的老式車廂用於解決集裝箱鐵路運輸,數量大概在三萬個左右,這就能基本解決了鐵路運輸問題,不過法國人只負責調集,這些老式車廂的拆卸工作將有我們來完成。

內河船隻、鐵路車廂,再有就是卡車。卡車有兩種,一是二十五噸的集裝箱運輸車,它負責將集裝箱從鐵路終點運輸至總兵站,每天一萬五千噸物資,七百五十個箱子,七十多公里的路程,大概需要五百到六百輛集裝箱運輸車,而且對這些運輸車的段維護極為重要,因為我們必須確保它的實際出勤率不低於四百輛,一旦低於四百輛,就會造成整個運輸通道的堵塞;

除了集裝箱運輸車,再則是五噸卡車,雖然兵站可以鋪設臨時鐵路運輸物資,但保險起見,用於往前線運輸物資的卡車不得低於五千輛,而且應當盡量禁止這些後勤卡車被作戰部隊徵用。法國全國都缺少馬匹,更缺乏飼料,雖然從聖迪濟耶到梅茲這一區域並未遭受劇烈破壞,鄉村中或許還有馬匹、馬車,也還留存著一些飼料,但這是不可靠的,戰爭是長期的,農村中又普遍缺乏勞力,積存的飼料一旦消耗完畢,我們就會陷入英法軍隊現在殺馬的困境。以上是法國運輸問題,下面介紹的是當地物資採購。」

運輸問題說完,周思緒清了清嗓子,但神情卻未從法國農村衰敗景象的回憶中恢複過來。這兩個月他不但和法國政府、軍隊高層協商,還深入過英法軍隊前線、東北戰線附近的農村做詳細調查。和每當前線必受法軍士兵歡呼的情況不同,大戰三年後的法國農村雖未遭炮火破壞,可村莊里絕少男人,有些村莊更是寥無炊煙,基本看不到牲口和農民。戰爭打到這個份上,難怪全法國都心存絕望,若不是兩個大國接連宣戰,怕他們早議和投降了吧。

「物資採購以了解的情況看,基本沒有獨立的可能性。英法本來就有一個物資採購委員會,我們只能通過這個委員會在全歐洲採購物資。只是我們步槍、火炮的口徑和英法大多不同,有些相同的,如75MM野炮,炮筒葯室的長度也是不同,因此,除非我軍採用英法制式武器,基本不存在就地補給的可能——法國人的軍火彈藥生產線是固定的,他們沒有辦法根據我們的需要調整生產線;

而手榴彈、爆破筒之類,與我一起的參觀的品質人員認為現英法軍工廠的質量意識極為淡漠,而且很多工人都使用只經過短期培訓的女工,難以保證產品品質。當時在施耐德工廠,他們當場抽驗了一百箱手榴彈,得出的次品率約為百分之二十一,這種產品品質一定會被我軍後勤部的質量參謀拒收。所以說,在這裡能採購的只是一些被服,搭建營房所需的木材、還有水泥。美國人已從法國人手裡接手了兩個水泥廠,我們同樣,在運輸線附近的水泥廠也做了接管,這段時間工廠已開始擴大生產,以滿足戰時水泥要求。」

「之前,我和法國人談當地物資採購時,他們就和我談商船;而他們談商船,我就開始強調地中海同盟國的潛艇威脅。在奧匈的波拉港,有一支德國潛艇地中海分隊。艇數大約在三十艘左右;而奧匈開始對潛艇並不重視,直到看到德國潛艇的戰績後,才製造武裝潛艇。其裝備的數量不超過二十艘,但就是這些幾十艘潛艇,去年一年就擊沉了一百五十萬噸商船。

可以說,地中海的反潛形勢不必大西洋樂觀,而我軍的商船隊則需要一個安全的地中海航線,特別是第一批遠洋船隊明日便開始陸續起航,雖然這上面裝的都是俄國人,可我們也不能不把豆包當乾糧……」

周思緒如此打趣俄國人,大家都笑了。五十萬遠征軍中,俄國人佔了近二十萬,此時俄國還沒有退出戰爭,臨時政府也好,英法美三國政府也好,都贊成這些俘虜走出俘虜營繼續作戰,不過不同的是,英法美希望他們前往西線,而俄臨時政府希望他們前往東線。不過擔心本國缺少武器和食物的俄軍官兵,還有掌控這些俘虜命運的中國,都認為西線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所以這些人最終將送往西線。

「從現在到船隊到達大概有四十天左右的時間,這四十天里我們必須有效遏制住德奧的潛艇攻勢,不然船隊將損失慘重。之前總參制定的地中海晝行計畫雖然可行,但從亞歷山大港島馬賽有近三千海里,只在白天行船那地中海航程將增加至九天。而且,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如此大規模的船隊使用這個辦法會有效。

真正有效的辦法還是消滅亞得里亞海波拉軍港內的德奧潛艇,義大利在這幾天對波拉港有一個空襲計畫,但在我們的要求下已經取消了。現在協約國各方都希望能儘快聽到我軍的反潛計畫,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我希望將這個會議定在明天。」

周思緒是接到林文潛發去的電報才斷然要求義大利取消空襲波拉軍港計畫的,但在沒有和林文潛回合之前,他並不知道復興軍的計畫內容和密級,所以明天的會議他需要林文潛的批准。

「可以,將把會議定在明天下午吧。」林文潛一路上也在想著襲擊波拉軍港,以遏制德奧潛艇的計畫,該計畫需要各國的協作,最少需要義大利不要打草驚蛇。

「好。」周思緒一邊記下一邊說下一個問題。「如果地中海的潛艇威脅得到解決,那麼支持我軍的商船隊噸位可以縮減到一百五十萬,甚至一百二十萬噸。這能最大程度的節約軍費,或者可以將其中一部分軍費轉到其他項目上,比如可增加各師卡車的配置,增加戰車師的配置,增加防彈衣的配置……」

周思緒提到的防彈衣讓在林文潛有些皺眉,總後裝備實驗局真的把刀槍不入的防彈衣發明出來了,這種衣服重八斤,可抵禦手槍子彈和戰場上的各種破片和流彈。雖然英國人法國人也研製了鋼製防彈衣,但問題那種衣服重達二十斤,且因為是硬質的,所以士兵穿上後行動極為不便,而總後開發出來的防彈衣只是一個絲質的防彈背心,除了重些,並不阻礙行動。

唯一可惜的是,這種防彈衣價格極為昂貴,每件三百華元,剛好是撫恤金的三分之一,整個遠征軍要配齊防彈衣需一億五千萬華元。對於軍官、士官、技術兵種來說,三百元是小事,但總政很擔心防彈衣會削弱部隊的戰鬥意志——穿了防彈衣敢拚命,不穿防彈衣就會畏縮不前。總理曾說戰爭的勝利來自於科學和藝術,但現在正處於大規模換裝事情的復興軍,有一種唯技術論的傾向,畢竟幾次戰爭都是靠技術打贏的。

除了對士氣的影響外,昂貴的價格也是一個大問題。雖然,根據總後預估的數據,防彈衣只是工部實驗室某項研究的副產品,根本就不是像報紙上吹噓的那樣,是什麼天山雪蠶的絲編織而成,生產它的工廠和合成氨炸藥廠沒有什麼太大分別,都是鋼罐反應出來的。以投入成本、人工成本計算,這種衣服賣一百華元都應該槍斃,可因為有稽疑院撐腰,居然賣到了三百華元。真要是這個價格,那裝備遠征軍還好說,畢竟這一次出兵軍費國內一點都沒省,可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動用上千萬士兵呢,這三十多億防彈衣的錢誰掏得起?

除了防彈衣這種會引起普通士兵不安的東西,小規模試製的青黴素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藥物實驗室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從幾百公里外送來的爛橘子上獲得了高產青黴菌種,可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