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卷 鑄鼎二 第25章 商議

房間里久久沉默,在安排外交部和情報局整理相關資料,並通知全體常委前來開會討論後,三個人才散了。當晚,就在銀安殿後宅,討論英國結盟提議的會議開始。

最先最彙報的是張實,下午他回去梳理相關情報後,重點提到了兩個信息,一是日本海軍開始更改原先的八六計畫,制定八八計畫;二是,根據德國傳遞過來的消息,英國要求日本出兵歐洲,卻被日本人拒絕,他們只答應派海軍一個巡洋艦隊前往地中海幫助英國清掃德奧兩國潛艇。

張實只提到英日,楊銳卻問道:「英國人是怎麼看待俄國問題的,他們對俄國政局的走向是怎麼判斷的?還有美國,他的陸軍動員速度快不快?英國人是怎麼的,他們認為美國人什麼時候能趕赴法國進入塹壕作戰?」

「英國軍情六處一直很關注俄國的情況,特別是前月俄國政局動蕩之後,英國明顯加強了對俄情報收集工作,駐俄大使館內無線電文接連不斷。國內的報紙雖然對俄國繼續戰爭非常讚賞,可不少文章都在質疑俄國是否有能力繼續作戰;這是輿論,官方也一直擔心俄國最終會退出戰爭,所以西線的攻勢雖然毫無成效,但英法聯軍還將堅持攻勢作戰,以減輕東線俄國的壓力。」張實道。

「美國方面,宣戰前美國陸軍人數不到二十萬,而有情報稱,美國陸軍全權指揮官潘興將軍抵達法國考察後,認為最少需派出一百萬軍隊才能達到擊敗德國的目的,同時他還有其隨從官員都震驚於歐洲戰事的慘烈,認為美國陸軍即便是現役軍隊都無法適用歐洲戰事,所以潘興將軍制定了一個非常冗長的訓練計畫,訓練時間很有可能超過半年,而且這還不包括在美國的四個月新兵訓練時間。

訓練時間冗長,而登陸歐洲大陸需要橫跨大西洋。為了阻止美國陸軍登陸,德國潛艇部隊已集中兵力於通往法國的主要航路,這個策略依靠其佔領的比利時港口,是足夠威脅美國陸軍登陸法國大陸的。在上個月月末,美國第一批參戰部隊,美國陸軍第一師的船隊就遭遇了德國潛艇的狼群攻擊,雖然船隊有英法美三國軍艦護航,但船隊航速太慢,還是被潛艇伏擊了,此舉致使一千三百名美軍死亡。不過這一消息被協約國嚴密封鎖,到達法國的美軍士兵也下了封口令,嚴禁消息外傳。

從英法的角度看,即使協約國的高速郵輪都集中起來用於運輸美國陸軍,且不考慮高速郵輪的數量限制,但沒有九個月以上的時間,美國陸軍也會還是難以投入戰鬥。」

張實回答完楊銳的問題,見他沒有再問,其他人也都在沉思,就退出了書房,在外面等著。他走後,徐華封第一個開口,他看了楊銳和謝纘泰一眼,道:「竟成,這是真要打啊?真打了,那德國那邊怎麼交代?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基本鎖定了德國,我們需要德國的技術、工人、設備。經過這幾年的建設,我們的工業已基本是德式血統了,要是德國人記恨我們,戰後並不樂意幫我們進行工業建設,那事情就難辦了!

這還是遠的,我們要是對德國開戰,那身處德國的幾千技術工人該怎麼辦?全部撤回來了?還有那些留學生和研究員,這可是一萬多人吶,這些人又該怎麼辦?還有正在研發的那些科研項目怎麼辦,都要中止嗎?中止之後以後還能繼續嗎?

我是覺得,英法兩國把我們拉到歐洲卻打戰,那是沒安好心。他們的人已經快死光了,錢也快花光了。美國和我們如果不去,俄國又真如之前所預料的那樣退出戰爭,那這場仗說不定誰輸誰贏呢。一直保持中立,讓洋人自己打生打死不好嗎?」

徐華封說完是秋瑾,她道:「日本身為英國盟友都不向歐洲派一兵一卒,我們又何必做冤大頭,讓復興軍去歐洲送死。報紙上、簡報上都說過,歐洲戰爭極為慘烈,一天死傷幾萬人非常平常,我們如果去,那等到戰事結束,又要死多少人?再則是軍費,一旦赴歐參戰,幾十億的軍費是免不了的,可西北我們又打算和新俄國開戰,這兩場戰打下來,這幾年掙的錢還能剩下多少?」

楊銳通知開會的時候,只是說討論加入協約國陣營、赴歐參戰問題。張實那邊則只是介紹了下事件背景,他這邊還沒有說具體細節,徐華封和秋瑾就表示了反對意見。徐華封和秋瑾的問題楊銳都沒有回答,他只是問其他三人,「你們又是怎麼的看的?大家都說出來吧,這樣我們才好討論啊。」

「如果各國能滿足我們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要求,派兵赴歐參戰我沒有意見。」蔡元培道。

他說完杜亞泉也道:「我也同意孑民的觀點,但是,真要是派兵那就不是幾萬幾萬了,必定是幾十萬上百萬,僅僅廢除不平等條約是不夠的,英法等國還必須答應給予我們其他一些好處,要不然,這事情真是太虧本了。」

杜亞泉不愧是商部部長,算盤打的極精明,楊銳笑過再問徐貫田,「你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吧,不要拘謹。」

將徐貫田選入常委會是上一屆常委會的決議,其實楊銳最想的是蔡元培退出去,但當時開口退出的卻是虞輝祖。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徐貫田對自己能入常委會還是心中忐忑,他第一不是復興會早期會員,又沒有參與打江山,能到這個位置完全是楊銳抬舉。而他本人,既然身為全國總農會會長,那便是在其位謀其政,本就該考慮農會利益。一邊是楊銳的賞識,一邊是本職工作,所以他對常委會的諸多討論都不太好開口。

這一次見楊銳問過來,他只好道:「國際局勢如何,還是得聽重安先生介紹吧。我認為這參戰與否還是得看利弊得失,利又是何種利,弊又有何種弊,這些我都還不知道啊。」

徐貫田先聽後斷的態度讓楊銳點頭,徐華封反對參戰,是因為以後國家工業建設、科技研發需要德國的幫助,而工業和科技又是整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即使中國參戰因此獲得不得了的利益,可結怨德國對國家長遠的發展很不利。

而秋瑾的反對,可能則多一些民族氣節上的考量。英法本是最早侵略中國的國家,中國根本沒有必要為他們流血犧牲。至於廢除那些不平等條約,英法如果輸了戰爭,那可直接與其談判;如果英法贏了,談判不成就直接開戰,當初中國是在什麼形勢下籤訂的條約,現在就在什麼形勢下廢除。

反對者如此,支持者中蔡元培的理由是參戰換廢約,杜亞泉則是參戰不止換廢約,還需英法給予其他額外的好處,這買賣才公平。

反對者支持者都有自己的理由,大家說完之後,楊銳看了謝纘泰一眼,而後開始說話:「其實討論參戰不參戰之前,我們還需討論另外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所有洋人都退出去,中國回到鴉片戰爭前的模樣,自力更生,自己發展,咱們這個國家是不是能建設好?」

楊銳問題問完,停頓中環視之後才道:「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肯定,沒有歐美的技術、設備、人才,我們閉門造車建設一百年也不如他們建設十年。西方進入工業化社會比我們早,所有的科技都誕生於西方而不是東方,我們必須要藉助他們的科技積累才能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因為沒有工業化,我們依然挺不起脊梁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交好歐美,融入世界經濟的大循環是必須的,更是必然的。

雖然在歐美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或者在個別國家對華友好的時候,不在這個體系內我們也能獲得西方的設備、技術、人才,但這只是一種漏洞,終究會有一天,所有的國家都會聯合起來,對我們實行封鎖,我們如果不加入這個體系,就會越來越落後。即便我們能另搞一套,但這幾乎等於要白手起家、自建一切,這是很不划算的,中國人雖多,但是經濟容量,市場規模,還不如美國的幾個州。

像那些酸儒們想的那樣,再現天朝上國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求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佔一個比較好的位置。打個比方,如果說全世界是一間公司,那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另外開一間公司和原有公司競爭,而是打算融入這間公司,並且從小二開始做起,一直升到主管、經理、總經理。這個過程是不會順利的,甚至還將發生一些戰爭,但,這只是小二和小二之間、經理和經理之間的勾心鬥角,不是要另開一間公司和原有公司的鬥爭。

我們看日本就知道了,開始的時候他比滿清還不如,甲午前他雖然頻頻從英國購買軍艦,而滿清則從德國購買軍艦,但他還是不被英國所認可,因為那時候的日本和中國是沒辦法比的,這間公司的總經理英國根本不把日本當回事,只到他們打贏了甲午戰爭,總經理才注意到這個以前被忽視的小二。

之後的庚子,再以後的日俄,他的地位是一步步往上提的,日英同盟的簽訂,等於說日本如果打贏了戰爭,那他就是東北亞地區經理,而且除了東北亞,這間公司的其他地區,比如南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中東,許多許多地方,他都是可以染指的;而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呢,主管瞬間變成了小二,德國人佔了青島,法國人佔了廣州、連義大利都要租借三都澳。

甲午後留日的中國人極多,璇卿不是那時去日本留學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