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卷 篳路 第86章 自知之明

以實際看來,徐華封的建議是完全可行的,日本在一戰時憑藉其開戰前的一百五十萬噸商船,以及戰時造的八十萬噸,四年時間足足掙了二十二億運、租費(註:大阪商船株式會社五十年史,1934年版,P82),若不是開戰前兩年日本猶猶豫豫沒有大規模造船,後兩年又剛好美國宣戰,宣布鋼鐵禁運,最後日本不得不含淚同意米畜的商船換鋼鐵計畫,這個錢估計還要漲上不少。

同時,各部門對運價的判斷也太過保守,即使是按照歷史,1917年滬上至倫敦的運費也將超過三十英鎊每噸,1918年將達到五十英鎊每噸,比1913年翻了二十五倍。更何況現在德國開戰潛艇就比原先增加了五十艘,而不是歷史上的二十艘,再配合楊銳灌輸的狼群戰術,運費會不會漲到一百英鎊每噸,完全是可以預期的。只是,把德國潛艇部隊加強到二戰時那般生猛,自己該怎麼破?沒有雷達的時代,似乎狼群是無敵的吧。雖然上面這些歷史情況楊銳都不知道,可海運比造船掙錢他是知道的,造船比賣軍火掙錢他也是明白的,但是為了拉動國內工業、培養製造人才,他還是希望能靠賣貨掙錢。

他想這些的時候,休會時間已經到了,看著坐下的各部官員,他只得問向盛宣懷,「盛大人,剛從徐大人說船是不愁的,可是船員夠嗎?要是這些船我們不賣出去,就自己組建船隊行嗎?」

盛宣懷已經老了,他上位其實就是為了將前清那些對外條約與新朝做一個交接,再有就是利用他的關係人脈給新朝繁榮穩定做一些貢獻,復興會坐穩江山之後,他這個運部尚書也就是個牌位,實際的事情都是下面的人負責。現在楊銳通知開會並忽然相詢,他好一會才捻著鬍子道:「總理大人,三百萬噸商船若全是大船,也不會少於一兩千艘吧。一艘船總是要幾十個人的,這麼算最少要五六萬人,多者估計超過十萬人。輪船招商局、還有天通公司,再加上各地的輪船公司,怕最多也就是三萬人了吧。」

盛宣懷說到這就完了,他雖然不知道是誰提出的建議,卻沒有否認。楊銳聞言才醒悟道:「那運部這邊要馬上統計船員,統籌安排之後再辦一些船員速成培訓班,這樣才能多些人;再有就是造船廠,船要往大里造,最好全是六千噸級的,兩千噸以下就不能造了,另外四個受政府扶持的私人船廠,也要這麼通知下去;還有那些小船廠,也要在噸位上做限制。大家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總理,擴大船塢也很要緊,還有民間的那些木船也應該利用起來,很多地方的還能造三百噸的沙船,這些沙船如果裝上柴油機、螺旋槳,就完全能當作輪船用,國內的航運就可以交給它們。」見其他人都沒有意見,坐在最外側的陳石英站起來道,他的想法只讓諸人眼前一亮。

「有多少沙船船塢,一年能造多少萬噸?」楊銳追問道。「還有,柴油機和沙船的船型匹配嗎?怎麼把這些造船手藝人造船作坊管理起來?」

前面是技術問題,後面則是管理問題,商部杜亞泉道:「只要開國後還在造船的作坊,商部都有登記,可那些改行了的人那就只能慢慢探訪找出來了。」

他答完楊銳又看越過幾個人的頭頂看向陳石英,他見此道:「總理,和輪船一樣,沙船一樣可以標準化,柴油機匹配問題前兩年就已經解決了,之前就有不少船老大來裝柴油機改機帆船,只是柴油機比較貴,裝的人少罷了,真要將沙船也早起來,那錢是一個大問題。」

技術上可行就只差錢,還沒等楊銳看過來,戶部虞輝祖就道:「只要能保證這些人拿了錢是真的去造船,錢不是問題。」

見素來都說沒錢的虞輝祖終於大開口說『錢不是問題』,在座的幾個部長都大笑,不過他到沒理會,繼續說道:「還有事情很要緊,國內的銅元自廢兩改元以來更換了不少,但是民眾使銅錢使慣了,有些地方還在用銅元。既然歐洲打仗,銅是不可或缺的,價格必定高漲。這洋人一定會忍不住到各地去收銅元的,這事情民部和農會要管起來,不能聽之任之。」

「民部絕無問題!」張承樾承諾道。「今天就會通知下去,禁止底下的商販收銅元銅錢。」

「農會也無問題。」徐貫田也承諾道,他現在是中華農會全國總會會長,雖然被秋瑾擠出了常委,但坐到這個位置也算進了復興會權力核心。

「那就記下來,馬上制定方案細節,擴大船塢也好、造標準沙船也好,培訓船員也好,都要抓緊時間。」楊銳見一圈下來都沒人反對,便把這件事情定下來。不過他想到除了船員,商船去英國還要對付德國狼群,又自己在記事本上寫了一段,好記著把這個問題送到總參去。

船的事情的事情安排完了,再下來是另外一個議題,杜亞泉說道:「神武前兩年,南京是辦過一場勸業會的。現在歐戰伊始,我們有什麼好東西各國都不知道,所以商部聯合工部準備在南京再辦一次勸業會。和前一次相比,這次的規模只會更大,也不再分什麼南北洋了,就叫大中華勸業會吧,參展的除了傳統的農礦產品,還有各種自產的工業品以及軍工產品。諸位請先看簡報,看完再商議一下這會要怎麼開,有什麼要補充的。」

勸業會就是博覽會,去年滬上商會就提了這個問題,因為知道軍工產品不好參展,所以楊銳一直沒同意,現在歐洲開打,這博覽會是要馬上辦了。

諸人把發來的簡報看完,最不了解情況的農部陶成章道:「定在重陽前後開,北面的戰事什麼時候能結束啊?」

戰爭的進程在座的只有少數一兩個人知道,不過他們知道也不敢說,所以最後只有楊銳答道:「能結束,放心吧。最少京畿這邊的戰事會結束。南京那邊有潛艇在,日本艦隊是不敢進長江的。秋帆,你這次邀請了日本的商家嗎?」

「這……還要邀請日本人?」杜亞泉再怎麼開明也不會邀請敵國前來開會的,一時愣住了。

「為什麼不邀請,一起邀請啊。」楊銳笑道:「打仗歸打仗,生意歸生意,現在日本人的大炮可都是馬鞍山鐵廠的鐵鑄的呢。就像剛才說的,此仗除了抵抗侵略,更多是為了建設實業。日本人只是我們的磨刀石罷了,現在已經不用顧忌了,你還是邀請日本人把。

還有展會地點就不要辦在南京了,辦在南京日本人也不敢來,再說南京也不是外貿中心,我們這次的客戶是洋人,所以地點還是選在滬上最好。還有名稱,叫大中華是比叫南洋好,可格局還是小,應該叫亞洲國際貿易商品博覽會什麼的,日本可以叫來、朝鮮也叫來、泰國、伊朗,也就這麼幾個獨立國家,都可以邀請他們參加。伊朗不是已經建交了嗎,邀請他們來,不來就我們出錢請他們來。至於其他殖民地,那就看洋人自己的意思了。」

楊銳嘴快一時把朝鮮給說了出來,也幸好大家沒細想,杜亞泉聽楊銳如此說,覺得有道理,只是他不明白為何楊銳對伊朗有好感。「南京開會那是有現成地方的,要是放在滬上,可沒地方啊?再說現在已經是六月,即便放到中秋開,三個月也搭建不起會場吧。」他問道。

「用鋼架棚趕工是能搭得出來的。」楊銳沒說話,徐華封倒是說了。「鋼架為柱,洋灰做地、新造出來的鋼化玻璃做牆、薄鋼板做頂,三到四個月是可以完工的,日夜趕工三個月勉強可以。但是選的地方地基一定要好,要稍微平整就能直接鋪地,再就是要臨江,這樣物資輸送才方便,不然線下工程一耽誤,三個月怎麼趕也趕不及。」

三年來各地都抓緊時間建工廠,建築隊不少,現在倒是基本建完,建築對都空著,所以徐華封說的還是很有把握的。楊銳聽到他說鋼化玻璃為牆,不由想到後世滬上國際展覽中心來了,見諸人無異議,當下道:「那就按華封先生說的辦吧。確定會場大小後馬上找地方,注意要留有容余。」

博覽會的事情簡要過了一遍,接下來則是戰時扶持實業貸款議題、金融管制議題、物價翻倍下公務員軍人的補貼議題等等,臨到結束,秋瑾又死活要加一個制衣廠、製鞋廠的振興議題,如此只弄到中午吃飯,賺錢大計才算討論結束。

出會議室之後,楊銳才知道上午各國公使都來了,但都被李子龍用總理大人正在討論對外決策,需要下午才能會面給擋回去了。其他人走了,可唯獨德國人還在,不過此人不是駐華公使夏禮輔,而是楊銳的老熟人,弗賴海爾·馮·呂特。

微笑著和呂特致意,楊銳笑道:「真是沒想到……」

他如此說,呂特也是笑道:「真是想不到……」

大家說完都感覺這對話極為有趣,不由大笑起來。呂特笑畢介紹道:「這是隨同我前來的辛慈先生,他現在是公使館的參贊。」

呂特介紹的時候,旁邊本來一臉嚴肅的德國人忽然笑的無比燦爛,他脫帽鞠躬,恭維道:「尊敬的總理大人,您的威名我一直景仰,在德國的時候,大叫都稱呼您為俾斯麥·楊。今天能親眼見到偉大的您,能站在您的身邊,真是我的榮幸。」

一個神情冷峻嚴肅的人能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