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豐收

小空間。

大棚空間內的所有農作物,幾乎全部成熟了。

除了一號棚里的蔬菜,三號棚里的水稻,四號棚里的小麥,五號棚的玉米,七號棚里的棉花,全部熟透。

放眼望去,碩果累累,豐收在望。

三號大棚中。

看著金黃的稻田,將莖稈壓得彎彎稻穗,幾乎要觸到地面。飽滿的穀粒,像一串串的黃金般,看的人心生喜悅。

「程伯父,你覺得這些稻田的產量怎麼樣?」

站在石頭田埂上,天明對蹲在地上近距離觀察稻株的程方文道。

「單株稻粒平均在100粒以上,平均千粒重60g左右,遠遠比我想像的要好,用這兩個數據計算產量的話,我估計,一畝稻田的水稻產量,能達到1100公斤左右,這比袁龍平的三系雜交水稻的產量還高。」

1100公斤,那就是1.1噸,而一般一個成人每天大概要吃500—800g的大米,這麼一算,一畝稻田,足夠一戶三口之家吃一年,一畝地,一家人的基本口糧問題解決了。

薛紅是城裡人,但看到如此豐收的場面,也是情不自禁高興起來,「產量太高了,就是不知道這種米好不好吃?」

「天明啊,有沒有鐮刀什麼的,我們開始收水稻吧。」

一旁的外公有些手癢,他種了一輩子的田,還是第一次看到產量這麼高的水稻。

「不用。外公,我用異能收割就行了。」

天明說完,打開異能空間將一塊金色稻田籠罩後,騰地一收,這塊田裡的水稻連莖葉帶稻穀,全被他收進了異能空間,「哎呀,你這樣收有什麼意思?拿鐮刀割才叫收割。」

劉生祖上前阻止,什麼叫種地?只有從插秧開始,直到將一株株的成熟水稻放倒。這個收穫的過程。才能品味豐收的喜悅,天明這樣一搞,快是快,但種地的意味就少很多了。

見外公強烈要求。天明不得不從異能空間里製造出了一把鐮刀給外公。外公下田後。外婆也有些手癢,讓天明給她也造了把鐮刀,外婆也下田割稻子去了……沒辦法。外公外婆都種了大半輩子的地,良久沒幹過農活,第一次看到這種豐收場面,雖說都80多了,此刻皆喜上眉梢,回歸農民本色。

除了那塊留給外公外婆割著玩的稻田,另外十四塊田,天明全部收割完畢。

用異能脫粒、收集、裝袋,拿出一台磅秤,開始測算產量。

程方文拿著個本子記了起來。

第一塊地產量:1182公斤

第二塊地產量:1176公斤

第三塊地產量:1209公斤

###

十四塊地平均產量:1180公斤,和程方文估計的不差,稍微高一點點。

「這些稻田在種播種的時候,選用的稻種並不是最優良的品種,植株的種植密度也不是很高,如果選用合適的稻種,再加大一點種植密度,畝產提高到1500公斤都有可能。而且,小空間的光照時間長,水稻只要三個月就能成熟一季,這在外界就是一個月的功夫,而小空間的環境十分穩定,可以不斷地種植水稻,也就說,小空間1畝稻田,至少等於外界10畝地。」

程方文再又心想:「現在國家需要的糧食缺口較大,至少要開墾2億畝土地才能彌補缺口,而如果將種糧任務放到小空間,只要開墾2000萬畝土地,就能堵上這個缺口……這實在是太激動人心了。」

不敢,天明之前對他表示過,在小空間種地需要消耗大量的異能空間,他目前的能力,兩天開闢一個大棚空間就是極限了,一個大棚空間十五畝,要開墾出2000萬畝的土地,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這不太現實。

另外,天明種點地,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多種點黃棗、紅果,這兩樣東西非常重要,必須保證足夠使用,以後他再開墾大棚空間,可能還是會多種點這兩樣東西。

一、二號大棚他已經看過了,裡面六葉草幾乎完全成熟了,估計過幾天就能結果了,黃棗樹也竄到了一米多高,比在地球長得還快。

他想了想對程方文道:「伯父,種糧食的話,可以等藍水星的洪水退了,在那邊的陸地種,想種多少就種多少,就是種十億畝都沒問題,小空間保證自己用就行了。」

程方文點了點頭,只是稍稍有些遺憾。

來到四號大棚空間。

如果說成熟的水稻中混有綠葉只算18k黃金的話,那成熟的麥田可以說是24k純金了。

整個四號大棚空間就是金黃一片,在吹風機吹來的微風擾動下,搖曳生姿,像一個個的舞女一般,低垂著麥穗,訴說著心裡的羞澀。

天明拔下一個帶有長長毛絨的麥穗,數了數上面的飽滿麥粒,四排凸出的菱角,每排二十粒,一株成熟小麥,就是80粒麥粒。

小麥麥粒比水稻穀粒大很多,大概是一倍左右,不過密度稍小,含粗纖維多,千粒重大概80g左右。

「伯父,這些小麥的產量怎麼樣?」

「應該在1000公斤左右吧。」

小麥和水稻不一樣,它是種在旱地上的,比較耐旱,但產量比水田裡種出的水稻低一些,水是生命之源,得不到足夠水分滋潤的小麥,產量自然要低一些。

不過隨著育種技術的發展,目前一些有些品種的小麥,產量並不比水稻低到哪去,適宜的氣候環境,加上充沛的降雨量。小麥畝產4,500公斤輕輕鬆鬆。而在古代,畝產兩石(約240斤)的地幾乎是「高產田」的代名詞,有幾十畝這樣地的人家,就是現在的土豪。

小空間環境比外界適宜,水量充沛,小麥畝產1000公斤,幾乎沒有半點誇張。

要收割小麥的時候,外公拿著鐮刀走了過來道:「天明,小麥不要全收,留一塊地給我。」

「知道了。外公。」

天明又是收割了十四塊麥田。

稱重統計後。平均畝產1182公斤,比預估的高了近200公斤,這有點出乎程方文的預料。

「這些小麥的產量比水稻還高,這怎麼可能?」

想了好一會後。他只能將原因歸結於「小麥更適合在小空間生長」這點上了。倒也沒有太過探究。稍稍驚訝一會後,跟著天明來到了五號大棚空間。

五號大棚空間內種的都是玉米。

玉米的原產地是美洲,16世紀傳入h國。因為其適宜在多個地區種植,產量較一般的小麥和高粱高的多,成熟後可生吃,非常好吃,老少皆宜,便成了很多地方的主食,如玉米饅頭、玉米饃饃,養活了千千萬萬的h國百姓,玉米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農作物。

天明從一株植株上掰下的一顆玉米棒,長30公分,有成人半條手臂這麼長,直徑也如人的手臂,上面滿滿的全是金黃的玉米籽粒。

從玉米頭端邊緣處,掰下一粒粒類似牙齒的黃色玉米粒,天明放嘴裡嘗了嘗。

很嫩,含水量很足,一口咬上去,甜汁在口腔中爆開,撲鼻香氣沖入鼻孔,讓人胃口大開。

「嗯,好吃,特別甜!又脆又甜!」

程方文和薛紅夫婦手裡也各拿著一根玉米,嘗了嘗後讚不絕口,這種玉米,比在外面賣的任何一種玉米都要好吃。

程東提著一個籃子鑽進了兩米多高玉米地不見人影,只聽到梭梭梭的聲音,他正在瘋狂地掰玉米。

吃完半個玉米,天明竟然覺得肚子有些飽了,剩下的半個玉米棒子拿手裡看看,想吃完但吃不下,只能扔進異能空間,等過一會餓了再吃。

「伯父,這些玉米的產量怎麼樣?我感覺應該遠遠超過水稻和小麥了。」

看著高高的玉米地,天明道。

程方文蹲在地上,拿著筆已經計算了好一會了,得出結果後激動地對天明道:「一株玉米植株,大概能長出三到四個玉米棒,這種玉米棒比地球上的玉米棒,平均大了1.5倍左右,只要一根,就能供一個成人飽餐一頓。單株玉米的產量就在1.5公斤左右,一畝地2000株,那就是3000公斤,小空間里玉米的畝產量,是外界的3倍以上!」

農作物增產的因素很多,植株大小就是一個重要因素,成熟水稻的植株大約半米高,小麥一米,玉米的植株高度多在兩米以上,這就有個規律,植株高度越高,增產潛力越大。因為能量堆積是需要大量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片參與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龍平就曾做過一個夢,夢到了一顆白米樹,樹上結的全是白花花的大米,然後笑著就醒了。

小空間光照充足,各農作物盡情釋放著其增產潛力,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從水稻到小麥再到玉米,產量一個比一個高的原因。

「程東,別玩了,我要收玉米了。」

「哦哦,馬上出來。」

程東提著一個裝滿玉米棒的籃子,踉蹌地從玉米地中走了出來,這些玉米太沉了。

預留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