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二戰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斯大林格勒也就是今天的伏爾加格勒,它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頓河大彎曲部以東的60公里處,是蘇聯疆域歐洲部分東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

斯大林格勒大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民的偉大衛國戰爭,是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並粉碎納粹德軍集團而進行的一次激烈的大規模會戰。這次會戰歷時六個半月,從1942年7月17日德軍進攻開始到1943年2月2日蘇軍反攻勝利結束,以1942年11月19日為界,從蘇軍的角度可以把整個會戰分為防禦戰役和進攻戰役兩個階段。

法西斯德軍及僕從軍於1941年6月22日不宣而戰,開始實施「巴巴羅莎計畫」,閃電入侵蘇聯國境。蘇德戰場上,雙方的戰事主要是圍繞攻城與守城來進行。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戰局中,蘇軍的主要任務是消除德軍對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高加索的威脅。德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後,被迫放棄全面進攻計畫,但是仍然暫時保持著優勢兵力。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簽發了第41號作戰指令,處心積慮地布置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軍事計畫,德軍意在通過佔領斯大林格勒,切斷蘇聯北部重鎮同南部的聯繫,佔領高加索石油區、頓河和庫班地區,包抄莫斯科。希特勒知道兩線作戰必然會以失敗告終,為了能夠專心對付英美、奪取中近東和印度,就必須儘快消滅蘇軍主力,移師西線。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希特勒決定孤注一擲,在六七百公里的蘇德戰場南線部署了150萬左右的兵力。

在夏季戰局中蘇軍失利。7月17日,德軍第6集團軍進抵頓河大彎曲部,威逼伏爾加河和高加索地區。針對德軍企圖,蘇軍最高統帥部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與之對峙,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開始了。

從7月17日起,蘇軍第62、第64集團軍與德軍第6集團軍進行激烈戰鬥,開始了方面軍主要防禦地帶的爭奪。至8月10日前,該部蘇軍退到頓河東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層防禦圍廓,阻止了德軍前進。8月19日,德軍再次發起猛攻,從西面和西南面同時實施向心突擊,力圖攻佔斯大林格勒,並出動幾千架次的飛機對城市進行了狂轟亂炸,全城幾乎被夷為平地。德軍一部分兵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逼近伏爾加河畔,企圖從北面沿伏爾加河實施突擊奪取該市。激戰一直持續到9月12日,德軍統帥部以第6集團軍和坦克第4集團軍同時出擊,行進間奪取斯大林格勒的計畫破產了。

當德軍從西面和西南面逼臨城區時,固守斯大林格勒的蘇軍第62、第64集團軍與德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從9月13日起,德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區,向市中心的第62集團軍各兵團反覆發動衝擊,切斷了蘇軍第62集團軍與第64集團軍的聯繫,並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第一火車站。27日德軍又發動了第二次強攻,開始了爭奪紅十月村的戰鬥和巷戰。在這種危急形勢下,斯大林把近衛第13師調過伏爾加河,與侵略者展開殊死搏鬥。第一火車站爭奪戰進行了一周之久,車站13度易手。9月中旬起,雙方把全市的廣場、街道變成了戰場。到了9月底,戰鬥重心轉移到北部工廠區。11月11日,蘇軍做好了反攻準備時,德軍雖已突入市七個區中的六個區,但最後一次強攻,仍未能佔領整個城市。在蘇軍的不斷打擊下,德軍的進攻力已消耗殆盡,被迫轉入防禦。

斯大林格勒軍民的英勇戰鬥,為蘇軍的全面反攻贏得了時間。1942年11月19日,經過猛烈的炮火準備,集結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和南面的蘇聯紅軍揭開了反攻的序幕。經過兩天戰鬥,突破了德軍防線。23日,南北兩面的蘇軍會師於卡拉奇,把德軍第6集團軍及坦克第4集團軍一部共33萬人包圍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希特勒急令鮑羅斯死守陣地,並答應派援軍前去解圍,空運作戰物資,然而已為時太晚了。1943年1月10日,蘇軍開始了旨在分割並各個消滅被圍德軍的進攻。到31日被圍南部德軍被消滅,以第6集團軍司令為首的殘部投降。2月2日北部德軍投降,堅持了6個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終於結束了。蘇軍消滅了德軍在蘇德戰場總兵力的1/4約150萬人。由德軍及僕從軍所組成的最大軍隊集團徹底遭到覆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