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二戰檔案 巴巴羅薩計畫

「巴巴羅薩計畫」就是德國法西斯閃擊蘇聯的軍事行動作戰計畫,「巴巴羅薩」的意思是「紅鬍子」,這個代號是希特勒親自命名的。因為歷史上「紅鬍子」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腓特烈是崇尚侵略擴張的傢伙,他曾六次入侵義大利,並指揮十字軍東侵。窮兵黷武的希特勒幻想能夠像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一樣東征西討,稱霸世界。

德國與蘇聯之間並不直接接壤,中間還隔著一個波蘭。要征服蘇聯,必先征服波蘭,而波蘭又是英國和法國的盟國,如果對波蘭開戰,那就等於與英國、法國和蘇聯同時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在提醒著希特勒,絕對不能搞兩線作戰,否則,德國必將重蹈覆轍。希特勒忍痛暫時放過了蘇聯,還與它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滿足了它對勢力範圍的要求。

早在波蘭淪陷後,德國西線對英戰事「海獅計畫」還在進行之際,希特勒就指示自己的參謀人員,加緊策划進攻蘇聯的作戰計畫,企圖以閃電戰的方式突然襲擊蘇聯。這次行動的代號最初是「奧托」。希特勒對這個代號並不滿意,因此,在12月18日希特勒發布的第21號指令中,「奧托」被改成了「巴巴羅薩」。德軍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擊戰」的方式,兵分三路實施迅猛突擊。北路攻打蘇聯波羅的海沿岸和列寧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妄圖佔領蘇聯的心臟,使蘇聯陷入癱瘓,南路奪取蘇聯的「糧倉」烏克蘭。希特勒的「美夢」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閃電戰,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擊垮蘇聯,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戰爭。這個期限表面上看起來比較短,但是,考慮到德軍的赫赫戰功,這個期限定得已經足夠寬。德軍曾經在27天內征服波蘭,1天內拿下丹麥,23天奪取挪威,5天內輕取荷蘭,18天蕩平比利時,39天就使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的法國俯首稱臣。處於對德軍戰鬥力的自負,希特勒瘋狂地叫囂「我們只要在蘇聯的門上踹一腳,蘇聯這座破房子就會倒塌下來。」

關於「巴巴羅薩」行動,希特勒費了好大的勁進行保密,但是,幾乎從「巴巴羅薩」計畫一出籠,有關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消息就不脛而走,而且越傳越詳細,不僅德軍的兵力調動和主攻方向暴露無遺,就是希特勒決心開戰的日子,也一步步地泄露出去,成了當時喧囂一時的新聞。不過,最早報告德國即將入侵蘇聯的不是當事國蘇聯的情報人員,而是與蘇聯不共戴天的老對頭——美國人。機密情報稱,希特勒已經決定進攻蘇聯,時間可能是春季,「海獅」計畫是掩護「巴巴羅薩」行動的幌子。此外,美國當時破譯的日本的外交密碼也證實了「巴巴羅薩」情報是可信的。

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向斯大林提供了類似的情報。促使丘吉爾提出上述判斷的根據不是情報,而是來自他對希特勒心理的準確把握和他對形勢的客觀判斷。不過,當時莫斯科對倫敦並不信任。

6月18日,蘇軍邊防監察哨逮住了一名偷越國境的醉酒的德軍士兵。第二天早晨,酒醒的德軍士兵供出了一條駭人聽聞的消息:6月22日晨4時,德軍將向蘇聯發起全線攻擊。然而蘇軍邊防官兵都不相信一個小小的士兵能供出如此絕密的情報。俘虜的供詞送到蘇軍第五集團軍司令員案頭時,司令員竟一笑了之。由於前蘇聯最高當局對形勢判斷錯誤,缺乏應對突然襲擊的準備,因此在戰爭初期損失極其慘重。

其實,斯大林知道蘇德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並為此作了一些準備。可惜希特勒走在了他的前頭。雖然斯大林說自己信任希特勒,但他知道,法西斯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危險的敵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是一個權宜之計。可是在斯大林心目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1942年之前德國不會進攻蘇聯。他確信希特勒不會搞兩線作戰。因為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對避免兩線作戰的教誨極為推崇,這在斯大林心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他表示「我不需要任何苦告,我知道戰爭即將來臨,但是我以為我還有6個月的喘息時間。」斯大林對戰爭的時間表作如是判斷,可是,希特勒卻等不及了。

1941年6月21日下午,德國駐莫斯科大使舒倫堡伯爵收到一份發自柏林的密碼電報,上面寫著「特急,國家機密,大使親收」的字樣。舒倫堡知道,他最擔心的一件事終究還是要發生了。德國進攻蘇聯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6月22日零時30分,蘇聯政府才發布命令,警告各軍區司令部和各艦隊司令部注意迫在眉睫的危險,馬上進入戰鬥準備。可是一切努力都顯得太晚了。

在蘇軍戰場上,隨著蘇軍大踏步後撤,德軍乘勝追擊,很快兵臨蘇聯兩個最大的城市——列寧格勒(舊稱彼得堡)和首都莫斯科。9月18日,希特勒親自簽發命令:「對敵人必須毫不留情,列寧格勒或莫斯科方面即使提出投降,也不得予以接受,要把這兩座城市從地球上抹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