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二戰檔案 閃電戰吞噬波蘭——二戰爆發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突然出動58個師、2800輛坦克、2000架飛機和6000門大炮,向波蘭發起「閃電式進攻」。9月3日,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閃電戰又稱閃擊戰,就是利用大量快速部隊和新式武器發動猛烈攻擊,在短時間內取得戰爭勝利的一種戰術。這種新的軍事思想是一戰後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提出來的,他認為由於坦克的高度機動性,在空軍的配合下大量使用坦克部隊可以速戰速決。最初,富勒的這種先進戰術思想未能在英、法軍界引起重視,反而被當作一種嘩眾取寵的主意,許多將軍仍然堅持認為坦克只能配合步兵作戰。然而這種戰術思想被戰爭狂人希特勒所看中並採納了,在二戰開始時用於突襲波蘭便大獲成功。

法西斯德國之所以選定對波蘭作為其侵略戰爭的開始,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是波蘭重要的戰略地位,佔領波蘭是希特勒稱霸世界的戰爭總計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波蘭位於歐洲東部,東接蘇聯,西臨德國,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臨波羅的海。除了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波蘭還是當時英法在歐洲諸盟國中軍事上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德國如果佔領波蘭,不僅能獲得大量的軍事經濟資源,而且還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戰略地位;既可以消除進攻英法的後顧之憂,還可以建立襲擊蘇聯的基地。因此,德國在吞併奧地利和捷克後,下一步侵略的目標就定在波蘭。

從1938年10月起,德國就向波蘭接二連三地提出領土要求,要波蘭交出「波蘭走廊」和但澤地區,並將在「波蘭走廊」建築公路、鐵路的權利也轉讓給德國。這些無理苛刻的要求遭到了波蘭政府的嚴辭拒絕,於是希特勒決定用武力迫使波蘭就範。德軍侵波戰爭的計畫代號為「白色方案」,其戰略企圖是:利用裝甲兵團和優勢航空兵,實施突然襲擊,首先殲滅維斯瓦河以西的波軍主力,佔領西部和南部工業區,然後向波蘭腹地推進,圍殲波軍殘餘部隊,力求兩周內一舉滅亡波蘭。波蘭戰役,是法西斯德國「閃電戰」在戰爭中的首次應用。為了保證能迅速突然地吃掉波蘭,希特勒在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玩弄了一系列欺騙手法,大放和平煙幕,麻痹對方,以掩蓋其緊張的戰備活動。對原來與波蘭有邊境爭議的但澤走廊和但澤市,希特勒故意表示:「德國方面,可延至來年或更久」;並向英國政府示意:「但澤問題乃屬地方性問題。」在發起戰爭的前幾天,德國還派遣了一艘戰艦偽裝為訓練艦訪問但澤,並派了一個「軍事友好代表團」訪問波軍參謀部,並向波蘭軍事當局解釋:「德國準備進攻波蘭全是謠傳,德國確定不動員。」直到臨戰前幾小時,德國外交部長還假裝非常親熱的樣子接見了波蘭駐柏林大使,並舉行會談,會談後,柏林電台立即廣播了德國的和談提案。在一片和平氣氛的掩蓋下,希特勒向波蘭邊境集結了大量軍隊和作戰物資。部分德軍還扮成但澤軍隊模樣,從東普魯士開入但澤。德國的法西斯組織「黑衛團」,也以進行體育比賽為名進入但澤。

當一切都準備充分後,就只差一個發動戰爭的理由了。為了所謂名正言順,希特勒導演了「德國遭到波蘭侵略」的鬧劇。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蘭軍裝的德國黨衛軍冒充波軍,襲擊了德國邊境的格萊維茨電台,在廣播里用波蘭語辱罵希特勒和德國,並丟下幾具身穿波蘭軍服、實際上是德國囚犯的屍體。接著,全德各電台都廣播了「德國遭到了波蘭突然襲擊」的消息。9月1日拂曉,德國便大舉入侵波蘭。

依據閃電戰的要求,德軍首先出動了2000多架轟炸機,對波蘭全國主要的機場電站、橋樑、行政中心、交通樞紐狂轟亂炸。在飛機空襲的掩護下,以坦克和摩托化師為先導的地面部隊迅速突破了波軍防線。深入波蘭陣地後,德軍如入無人之境,每天向前推進將近60公里。

除了利用飛機、坦克、大炮實施正面進攻外,德軍還利用潛伏在各地的姦細製造恐怖和混亂。9月16日,德軍兩個兵團就勝利會師,次日完成對首府華沙的合圍。波蘭與英法兩國曾訂有盟約,德波戰爭爆發後,9月3日,英法政府對德宣戰,並表示要履行保護波蘭獨立的諾言。但實際上英法政府卻宣而不戰,開始了奇怪的「靜坐戰爭」,沒有認真援助波蘭。波蘭當局被希特勒最初所製造的假象所迷惑,錯誤地認為德軍主力被英法牽制著,不會東調進攻波蘭。等到發現德軍大兵壓境時,波蘭政府才遲遲於1939年8月24日開始局部動員。由於時間倉促,波軍只動員了40個師和22個旅倉促應戰,結果在德軍的進攻下防線迅速瓦解。波蘭政府於9月16日逃往國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