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二戰檔案 「遠交近攻」的脆弱協定

1939年8月23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在莫斯科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為10年。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對大戰進程發生了重要影響。

1939年3月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後,蘇聯面臨著極其複雜和險惡的國際形勢:第一,德國把侵略矛頭指向波蘭,戰火即將蔓延到蘇聯的邊境;第二,在東方,日本在1939年5月向蘇聯尋釁,挑起諾蒙坎事件,蘇聯軍隊正在同日軍進行激烈的局部戰爭;第三,張伯倫政府沒有完全放棄綏靖政策,但又被迫改變不與蘇聯進行任何聯合的僵硬態度;第四,希特勒要稱霸歐洲大陸,其戰略方向的選擇上,他看到英法兩國軍事準備不足和對德軟弱的態度,決定先進攻英法。為了避免在同英法作戰時出現兩線作戰的局面,希特勒決定對蘇聯做出重大讓步,使蘇聯保持中立。

早在1938年12月—1939年2月,根據德國的倡議,蘇德之間就締結貿易信貸協定問題舉行談判。1939年7月下旬,英、法、蘇決定舉行軍事談判,德國擔心它們會結成軍事聯盟;同時,德國實施「白色方案」的時間也日益迫近,急於同蘇聯達成協議的希特勒決定對蘇聯做出重大讓步。1939年4月中旬,英、法、蘇三國在莫斯科舉行政治、軍事談判,會談中蘇聯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議,主要內容是:第一,締結英、法、蘇之間有效期5—10年、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反侵略互助條約;第二,三國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安全;第三,締結三國間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規模的具體協議。然而,這些建議並未實現,談判毫無結果。而德國卻抓住三國彼此猜疑而又缺乏誠意的矛盾,在利誘、威脅蘇聯的同時,暗中和英國秘密會談。英法企圖「禍水東引」,英國同意了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實際上給希特勒指出一條向蘇進攻的道路。8月3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向蘇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17日,德駐蘇大使舒倫堡再次會見莫洛托夫,表示願與蘇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

8月22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帶著希特勒親筆簽署的全權證書前往莫斯科與斯大林進行談判,雙方簽訂了有效期為10年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主要內容包括: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在彼此間進行武力活動、發動任何侵略行為或任何攻擊;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國敵對行動的對象,締約另一方將不給予第三國以任何支持;雙方都不加入直接或間接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雙方永久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國之間的一切爭端。該條約還包括一項秘密附屬議定書。它主要劃分了德蘇之間的利益範圍界限。其中規定: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同時,德國還默許了蘇聯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秘密附屬議定書給當時駐莫斯科各國使團,繼而給整個世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對國際局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解除了蘇聯長期以來對英法搞「禍水東引」的憂慮,使蘇聯得以暫時置身於戰火之外。但是,蘇聯放棄同西方民主國家建立集體安全的努力,同世界人民的頭號敵人訂約,則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戰爭的鬥爭力量。蘇聯自己最終也深受德國毀約、突然襲擊之害。至於條約所附秘密議定書涉及的劃分勢力範圍的做法,不僅違背了社會主義國家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也違背了國際法的基本準則。它粗暴踐踏了小國的基本民族主權,是一種強權政治的行為。德國利用反法西斯國家間的矛盾,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從而使其免除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為它入侵波蘭,發動世界大戰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按蘇德之間的秘密協議,在德國「閃電」戰攻打波蘭的同時,1939年9月17日,蘇聯派60萬大軍進攻波蘭,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等地區共約20萬平方公里的波蘭領土;11月,再次出兵芬蘭,從芬蘭手中獲得了4.l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接著又通過外交手腕迫使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申請加入」蘇聯,使蘇領土又增加了17.4萬平方公里;此外,蘇聯還派兵進攻羅馬尼亞。通過這一系列軍事行動,為蘇聯獲得了近40餘萬平方公里的領土、2400萬人口,從而建立起了從芬蘭灣到黑海海岸的「東方戰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