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 一戰風雲 德國「史里芬計畫」的破滅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相繼建立,在各種利益與矛盾的交織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在1914年正式爆發。

戰爭既是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也是爭奪利益協調矛盾的手段。一戰正是世紀之交的國際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產物。其中各國都心懷鬼胎,早有預謀。德國更是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在第一次大戰的作戰計畫,即臭名昭著的「史里芬計畫」。

「史里芬計畫」是當時的德國參謀總長史里芬制定的,因而以其名字命名,稱為「史里芬計畫」。此計畫認為德國的主要敵人在西方,因此把戰略重點放到西歐,並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畫:首先在西線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集中優勢兵力,採用「閃電戰術」,在四至六星期內經比利時襲擊法軍後方,迅速打敗法國,切斷英國與歐洲大陸的聯繫,然後回過頭來,向東對付俄國,在三個月最遲四個月內贏得戰爭。

「史里芬計畫」受到了德皇的重視,後又經過反覆論證、補充和修改,成為德國發動世界大戰的基本藍本,由繼任的參謀總長毛奇部署整個戰爭,並在一戰中得以實施。

1914年8月4日早晨,德國第一、第二兩個集團軍,在埃米蒂將軍的率領下,迅速越過比利時邊境,直奔地勢險要的列日要塞。列日要塞,易守難攻,由勒芒將軍率領比利時王國的軍隊約4萬餘人在此堅守。

德軍參謀總長毛奇基本上是按照「史里芬計畫」來部署德國的戰略,此後又在左翼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高築深壕,按兵不動,只布置少數兵力以逸待勞,藉以吸引法國部隊,構成巧妙的「鐵鑽」態勢。這就避免了東、西兩線同時受敵,一虛一實,迷惑法軍,這一計畫是「史里芬計畫」中的關鍵步驟。史里芬對此步驟十分看重,他臨死時再三囑咐說:「切莫削弱我右翼縱隊!」

毛奇將軍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史里芬的設想,但卻一再向東線和西線左翼分兵,原計畫放在右翼的70個師的兵力削減很多,這無疑對以後戰局帶來很大的影響。而法軍在其頑強卻又固執的統帥霞飛將軍的指揮下,一味地猛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對列日要塞置之不理,比利時的勒芒將軍只好孤軍迎敵。

法國對列日要塞置之不理,使德軍心中暗暗高興,慶幸「史里芬計畫」成功,根本不把比利時軍隊放在眼裡,自認為他們會不戰而降。比利時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拒絕投降,德國便以武力要挾對方。德、比雙方在列日要塞展開了激烈的炮擊。炮擊進行了一天,雙方各有傷亡,日落時分,只好停了下來。第二天,德軍又用飛機從上而下輪番轟炸列日炮台,德軍雖空襲得勢,但在進攻炮台時,幾次衝鋒皆被英勇的比利時軍隊用交叉火力擊退。此後,德軍由第二集團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將軍指揮,採用穿插滲透的戰術,從東西兩個炮台之間的缺口攻入,並迅速佔領了列日鎮。但列日周圍把守炮台的比利時軍隊還在頑強戰鬥,阻礙了德軍前進的步伐。

按照「史里芬計畫」中的閃電戰術,要想進攻法國,就必須儘快通過列日,因而德軍從後方調來一門巨型攻城榴彈炮。到8月16日,列日指揮部所在的最後一座炮台失守,德軍取得了初步的進展。此後德軍便長驅直入,短短4天之內,便佔領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同時,根據「史里芬計畫」,兵分五路,直向法國首都撲去。而這恰好又為法軍從東北出擊,乘機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創造了機會。很快,霞飛將軍指揮法軍順利地攻進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當法國軍隊進入闊別40多年的地方時,感到十分欣慰,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慶祝自己的勝利。

而事實上,這正是「史里芬計畫」中所特意設置的圈套,德軍用有計畫的退卻,來引誘法軍深入,以便拉開他們與進攻法國的德軍的距離,在適當時候展開反攻。果然,霞飛將軍很快便接到一個個失利的消息,如夢初醒的法軍重新配備兵力,把軍隊調到左翼,以便從另一面夾攻德軍。此時的德軍參謀總長毛奇已經得意忘形,他只看到自己的部隊逼近巴黎,並迫使法國政府於9月3日遷往波爾多,便以為「史里芬計畫」馬上就能實現。於是,就抽調兩個軍到東線去對付俄國人。但是這卻改變了「史里芬計畫」中的規定,使德軍右翼的進攻力量,從原來的16個軍減少到8個軍,在數量上少於法軍。

法軍雖然表面上潰不成軍,但實力並未消弱,再加上霞飛的左翼力量,使德軍轉眼受到法軍的兩面夾擊,被迫在馬恩河與法軍進行遭遇戰。這是「史里芬計畫」所沒有的。這次大戰於9月5日一直打到10日,雙方總計投入了150多萬人的兵力,在長達200公里的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陣地戰,這就是一戰時期著名的「馬恩河」大會戰。法軍陣亡2萬多人、受傷12萬餘人,德軍損失更為慘重,共有4萬多人陣亡,17萬餘人受傷。結果,德軍支持不住,向北敗退,雙方從此形成相峙局面。

馬恩河戰役也使德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史里芬計畫」無法順利實現。此役剛一結束,毛奇就哀嘆道:「我們輸掉了整個戰爭!」9月14日,毛奇被德皇撤職。至此,原本「完美無缺」的「史里芬計畫」徹底破滅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