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共產主義的發端 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

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卡爾·馬克思,1815年5月5日出生於德國特利爾城。父親是猶太人,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律師,這對於馬克思養成豐富的思維、嚴密的邏輯和雄辯的演說才能影響很大。在馬克思的家裡,有較為富裕的生活條件和充滿文化氣氛的環境。母親是荷蘭人,賢淑善良,善於持家,對馬克思父親的工作幫助很大。整個家庭充滿了和諧、幸福、歡樂。

馬克思先後就學于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法律系,重點學習歷史和哲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在學習期間參加青年黑格爾派,主張激進的無神論。1842年起他擔任《萊茵報》撰稿人,10月任主編,在此期間通過寫報紙評論,對反動政府進行了深刻揭露,思想開始從唯心主義立場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1843年《萊茵報》被查封,馬克思和燕妮·威斯特華倫結婚並遷居巴黎,開始同德國、法國秘密工人社團建立聯繫,經常參加工人、手工業者的集會,並開展對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和歷史的研究。1844年初創辦《德法年鑒》,發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猶太人問題》等文章,第一次指出無產階級是惟一能消滅剝削制度的階級,工人運動必須與科學的世界觀相結合;主張「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這些文章和當時給阿·盧格的幾封信,標誌著馬克思世界觀的轉變已經完成。

1843年深秋,馬克思離開了德國,來到了法國巴黎。為了更好地宣傳自己的理論,馬克思不斷加強與工人的聯繫,以便了解工人階級的願望,更好地把自己的理論思想與工人階級的實際思想結合起來。

1844年8月底,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會面,從此他們開始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並肩戰鬥直到終生。他們首先共同系統地研究科學的新世界觀。第一個成果是《神聖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魯諾·鮑威爾等的唯心主義哲學,闡述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44年,馬克思又寫了《經濟學——哲學手稿》。1845年,他因從事革命活動,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遷居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寫出著名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不久,又與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進一步在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基礎上闡明了新世界觀的理論,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1846年,與恩格斯一起創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批判了蒲魯東主義、魏特林平均共產主義和「真正的」社會主義。1847年發表《哲學的貧困》,同年加入共產主義者同盟,並參加了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受大會委託,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綱領,這就是偉大的《共產黨宣言》。

歐洲1848—1849年革命期間,馬克思、恩格斯回到德國同人民一起參加了鬥爭。在科倫創辦《新萊茵報》聲援各國革命鬥爭。革命失敗後於1849年被逐出普魯士,先到巴黎,後定居倫敦直到逝世。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和1851年路易·波拿巴復辟後,馬克思先後發表了《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和《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總結了1848年革命的歷史經驗,深刻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打碎舊的國家機器、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等著名論點,闡述了無產階級專政、不斷革命及工農聯盟等思想。1867年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後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即《剩餘價值論》在恩格斯逝世後由考茨基整理出版)。

《資本論》這部不朽巨著,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主要基石——剩餘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矛盾和經濟運行規律,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必然勝利。

1864年9月,馬克思在倫敦創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1871年巴黎公社起義期間,他高度評價了巴黎無產階級的革命首創精神,並撰寫了《法蘭西內戰》一書,總結公社經驗教訓,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用革命暴力「摧毀」和「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在《紀念國際成立七周年》一文中更進一步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的軍隊,工人階級必須在戰場上爭得自身解放的權利。」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馬克思繼續以主要精力撰寫《資本論》第二、三卷,同時關心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抱病撰寫了《哥達綱領批判》一文,對機會主義觀點進行了批判,指出: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有一個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