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近代英國 克倫威爾的統治

1628年,在英國議會下院,有一位約莫30歲的新議員,他在發言時,以激烈而又富有理性的言語,精練有力地抨擊了查理一世的反動統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日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主要軍事、政治領導人、獨立派領袖、虔誠的清教徒奧列弗·克倫威爾。

克倫威爾於1599年4月出生在亨丁頓郡的一個鄉紳家庭,自幼過著嚴格的清教徒生活。17歲時他進入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讀書,後來到倫敦改學法律。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經營農牧業,成為農場主。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稅收政策和專制制度,他的事業很不景氣,不得不拍賣部分地產而降為小地主。1628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但是,他在政治上真正嶄露頭角卻是在英國內戰開始之後。

1642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首次內戰爆發。克倫威爾站在議會一邊,投入反對國王的戰鬥。內戰初期,國會軍因指揮不力而節節失利。到1643年秋,國王軍已據有3/4的國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面臨夭折的危險。就在這緊急關頭,克倫威爾風塵僕僕地趕到東部各郡,組成東部聯盟,親自出錢組織了有名的「鐵騎軍」。這是一支精誠團結、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同時又虔誠信仰清教的隊伍。在以後的戰役中屢建奇功。

1644年7月2日,國會軍與國王軍在約克城附近的馬斯頓大草原上,進行內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會戰。克倫威爾率領著國會軍騎兵,取得了戰役的勝利。馬斯頓草原戰役成為英國內戰的轉折點,國會軍從此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克倫威爾在戰鬥中表現出的卓越軍事才能,使他被稱為「鐵人」,聲震全國,威望日高。

馬斯頓戰役後,克倫威爾決心依照自己的建軍經驗,徹底改組國會軍。1644年12月,他在國會會議上聲色俱厲地對長老會派議員說,如果再不實行軍事改革,戰爭勢必延長,人民再也不願忍耐下去了。長老會派迫於形勢,授權克倫威爾組建新軍,史稱「新模範軍」。克倫威爾以「鐵騎軍」為核心,以中將銜自任新軍副總司令。通過這次軍事改革,克倫威爾從長老會派手裡奪取了軍權,成為英國軍隊的實際統帥。

1645年6月,剛剛建立起來的「新模範軍」在納斯比戰役中顯示了強大的威力。僅僅3個小時的戰鬥,便全殲了國王軍的主力,基本結束了第一次內戰。此後,克倫威爾又擊敗了國王軍隊的反攻,並將查理一世推上了斷頭台。1649年5月,英國宣布成立共和國。

克倫威爾成了共和國的領袖,他一面繼續打擊王黨分子的復辟活動,鞏固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聯合專政,一面又鎮壓了平等派和掘地派的革命運動,鞏固了共和國的統治。但隨後,於1649年3月,克倫威爾被任命為愛爾蘭總督和遠征軍總司令。他依仗強大的兵力,殘酷鎮壓愛爾蘭人民的起義。征服愛爾蘭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轉折點,這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的革命軍,蛻變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侵略軍。克倫威爾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勝利,使他不但在英國,同時在歐洲大陸都獲得了「常勝將軍」的稱號,成為有產者的靠山。

1653年4月20日,克倫威爾得知國會中的長老會派正在策劃通過新的選舉法,企圖繼續把持國會、陰謀復辟的消息後,連衣服也來不及換,就身著便服,帶領一隊士兵來到國會大廈。當議案將要付諸表決時,他突然站起來,點名申斥議員,限令議員們一分鐘內離開。當議長被拖出去後,克倫威爾拿起議長席上的權標,晃了兩下說:「我們怎樣處理這玩意兒呢?拿走吧!」隨後,他下令鎖上了國會的大門。

克倫威爾用武力解散了國會,打擊了舊勢力復辟的企圖,但也為建立軍事獨裁邁出了一大步。同年12月16日,在倫敦舉行了克倫威爾效忠憲法的盛大儀式。他著黑色長袍,頭戴鑲有寬金邊的帽子,端坐在與王座相似的木椅上,由高級軍官、法官、行政官吏、倫敦市長及市議員組成的代表團,恭敬地提請克倫威爾接受「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護國主」的稱號,並宣讀了由軍隊會議擬定的新憲法——《統治文件》。在禮儀官獻上國璽,市長送上國劍以後,克倫威爾站起來,宣誓效忠憲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