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亞洲的昨天 發端於宮廷政變的改革

公元645年(日本皇極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宮廷中發生了一場政變。中大兄皇子聯合大臣中臣鐮足領導的革新派,消滅了蘇我氏貴族勢力,廢除皇極天皇,擁立孝德天皇即位。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奪權鬥爭,而是革新派和保守派的一場戰鬥。

日本位於亞洲東北部,是由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4個大島和3000餘個小島組成的國家。公元前1世紀—公元2世紀期間,列島上出現了100餘個小國,相互爭鬥不已。公元3世紀以後,在今天的本州中部奈良一帶興起了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大和。憑藉肥沃的土地和汲取大陸先進技藝和大批移民,大和不斷擴張。到4世紀時,大和國家不僅統治著日本列島的關東以西大部分地區,還染指朝鮮半島,佔據半島東南端的任那(伽椰)地區,控制了輸入大陸文化的重要通道。及至5世紀初,大體上統一了日本本土。其君主稱「大王」,後改稱「天皇」。奴隸主貴族稱氏姓貴族,因為每個奴隸主集團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氏族名稱,而且還有表示等級高下的姓。日本居民以大和貴族為中心逐漸形成大和民族。

大和國家在擴張過程中,不斷佔有周圍的土地和人民,並將其分配給皇室成員和大貴族。大和國家把土地分為屯倉和田莊兩部分,前者屬於皇室,後者屬於貴族。同時勞動人民也被分成兩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隸,主要用於家內勞動,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於生產勞動。在大和國家向外征服的過程中,一般保留被征服地區的部落組織(稱為「部」),居民稱為「部民」,中、朝移民和少數罪犯也被強制編成部。部根據勞動分工,專門從事某種生產。從事農業生產的稱作田部、米部,在手工業或其他行業從事生產的總稱作品部,在品部內又按照行業的不同分為衣縫部、鍛冶部等。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產工具和少量的財物,但沒有人身自由,在氏族長的率領下為主人服役並納貢,全部剩餘產品歸主人所有。主人不得隨意殺害或買賣部民,但可以把他們作為禮物送給他人,具有種族奴隸的特徵。部民在殘酷的剝削下過著悲慘的生活,於是許多人就逃入山林,或是武裝暴動。在貴族和部民之間則是大批平民,他們的地位由於財產的變化也在變化,時刻有淪為部民的危險。

公元5世紀後半葉起,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勢力衰退,再加上皇室在國土統一後,不斷霸佔地方貴族的領地,擴大自己的屯倉,並將侵略朝鮮的軍事負擔強加在他們身上,皇室和地方貴族問的矛盾日趨尖銳。下層百姓則民不聊生,遇到饑荒更是餓殍遍野,到了6世紀末葉,部民制已經趨向瓦解。

公元592年,控制中央政權的大貴族蘇我氏擁立自己的甥女推古天皇即位,其甥孫聖德太子出任攝政。聖德太子廢除官職世襲制度,制定了冠位12級;頒布17條憲法,提出天皇至上,提高皇室地位,強化中央集權和法制,繼續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加強與中國的聯繫。然而聖德太子的所作所為未能觸及部民制,對消除當時各種社會積弊並無多大促進作用。622年,聖德太子病故。「推古改革」的有限成就也瀕於流產,大和政權愈發不穩。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皇室和中央大貴族中以中大兄皇子與中臣鐮足為首的一批年輕有為之士,密切結交從中國歸來的留學生,矢志以法制完備的大唐帝國為典範,革新政治,對日本社會進行根本改革。經過精心策劃準備,於645年發動政變,先在殿前誅蘇我入鹿,後逼蝦夷舉家自焚,一舉翦除保守貴族的核心集團。掌握了朝廷大權的改革派推舉博覽中國典籍的年輕皇子繼承皇位,稱孝德天皇,年號大化;立中大兄為皇太子,攝領政務;以中臣鐮足為內大臣,高向玄理、僧旻等為國博士,參與政要,從而組成以推進改革、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為己任的強大領導核心。

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隋唐制度,進行改革。孝德天皇的年號是大化,因此這次改革,在歷史上被稱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廢除部民制,實行所謂的公地公民制,就是廢除皇室的屯倉、貴族的田莊以及部民,把全國的土地和人民收歸國有,變成「公地、公民」。第二,建立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製。政府每隔6年編造一次戶籍,對6歲以上的男子授予口分田2段(1段約合9.918公畝),女子為男子的三分之二,奴婢為良民的三分之一(授予戶主)。田地供受田者終身使用,但不得買賣,死後歸還國家。受田農民應擔負租庸調。租,即實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納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納物,每人每年10天,可以絹布代替;調,是徵收的地方特產,一般是絹、絲、棉、布等。第三,建立中央集權制。中央設掌管祭祀的神祗官和總理政務的太政官,下設八省(部)分別處理具體事務,領有彈正台,專職監察官紀。官員由中央任命,廢除官職世襲制。地方設國、郡、里,分別由國司、郡司、里長治理。這樣,把原有氏姓貴族統轄的大小諸國,置於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