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古希臘文明 「希臘的學校」——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8—6世紀,希臘本土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開始形成了奴隸制城邦。所謂城邦,就是以一座城市為中心,連帶周邊部分農村地區建立起來的國家組織。城邦大多數坐落在地勢較高之處,既可設立神廟以備供奉之用,又可在遭受外敵入侵之時用做防衛、避難之所。當時共有200多個這樣的城邦,最著名者,莫過於雅典和斯巴達。

雅典位於希臘的中部,海岸線曲折漫長,並擁有全地中海最繁榮的港口——拜里厄斯。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雅典的貨物,如葡萄酒和橄欖油暢銷地中海各地。雅典一般公民的生活,較其他城邦富裕,因而熱衷從事文化、政治活動。公民崇尚自由,講究人格平等,勇於進取,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上的。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程。

雅典位於阿提卡半島,島上有4個部落,每個部落有3個胞族,每個胞族有30個氏族。各部落彼此獨立,後來由於階級分化和外來移民,一些貧困的氏族成員被排斥在氏族之外,居民雜居,經常干戈相向。

相傳在公元前9世紀後期提修斯聯合各部,對氏族部落組織進行了一番改革,史稱「提修斯改革」。改革的內容主要是:第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廢除了先前各城鎮和各部落的議事會和行政機構。第二,把阿提卡的公民分為貴族、農民和手工業者三個等級,規定只有貴族才能擔任官職。雅典城邦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然而提修斯改革也造成了貴族專權,一年一任的9名執政官全由貴族擔任,貴族壟斷了宗教、軍事、行政、司法等一切大權。貴族還在經濟上殘酷剝削平民,通過發放以人身為抵押的高利貸,使許多雅典平民淪為債務奴隸,導致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激化。

公元前6世紀初,隨著工商業的發展,雅典出現了新興的工商業者階層,他們不滿貴族獨掌政治權力的現狀,要求推翻貴族統治,實行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改革。同時,下層平民不堪壓迫,已經在醞釀暴動。在這種動蕩不安的局勢下,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梭倫改革」。

梭倫出身於沒落貴族,青年時代經營工商業,曾周遊地中海周邊各地,對民間疾苦有所了解,又曾榮立戰功,聲譽頗高,是著名的希臘「七賢」之一。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握有全權的執政官,從此開始了希臘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民主改革。

梭化改革的內容可分為經濟、政治兩個方面。經濟上主要包括:

1、頒布「解負令」,平民所欠公私債務一律取消,因負債淪為奴隸者重獲自由,並永久廢除了債務奴隸制。2、實行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糧食出口,擴大橄欖油輸出;實行貨幣改革,以利商業貿易;獎勵外地工匠移居雅典,提倡公民學習手工業技術,並且要求世代傳藝。3、承認私有財產繼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關係上的氏族殘餘。

政治上包括:1、按財產多寡將雅典自由民分為4等。按年收入的穀物、油、酒總量分別列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4級。第一、二級可任高級官職,第三級可任低級官職,第四級則不能擔任官職。2、設立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四百人會議由4個部落各選100人組成,除了第四等級外,其他公民皆可當選。3、設立公民陪審法庭,陪審員由所有等級的公民經抽籤選出。陪審法庭受理並裁決公民投訴或上訴的案件,對司法有監督和表決權,相當於雅典的最高法院。

梭倫改革使富人政治代替了貴族專權,而且把雅典導向了民主政治和發展商品經濟的道路,奠定了雅典繁榮的基礎。

然而梭倫改革畢竟明顯地傾向於新興工商階層,下層平民的最根本問題仍沒得到解決。因而平民與貴族的鬥爭仍在繼續。梭倫的執政官任期屆滿之後,便出國遠遊。當時雅典的3大派別對梭倫的立法持不同態度:代表貴族的平原派反對,代表工商業者的海岸派支持,代表農民的山地派不滿足。公元前560年,一個極富政治野心的貴族——庇西特拉圖,依靠山地派的支持,

當上了雅典的僭主,也就是以暴力的手段取得統治權的統治者。庇西特拉圖統治的30多年中,繼承了梭倫的改革措施,只是執政官和各種會議多由僭主操縱。他和鄰邦保持友好關係,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他沒收因反對他而逃亡出境的貴族的土地,分配給無地的平民,還給他們發放貸款,以避免高利盤剝,他還設置巡迴法庭,就地判案,給平民訴訟帶來了便利。在庇西特拉圖統治時期,雅典的工商業有了長足發展,城市人口顯著增加。庇西特拉圖還以自己的財產建設、裝飾雅典城。庇西特拉圖的僭主統治進一步削弱了舊貴族的勢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雅典城邦的繁榮。

庇西特拉圖死後,其子繼為僭主,驕奢日甚,導致貴族聯合斯巴達人,在公元前510年推翻了僭主統治。然而平民又起來反對貴族,趕走了斯巴達人。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了公元前506年貴族克利斯提尼的改革。

內容包括:1、以10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舊的4個血緣部落。這一舉措標誌著雅典國家的最終形成。2、建立了五百人議事會,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機會參與國家最高級的政治事務。每年從10個部落(也就是10個選舉區)內三十歲以上的公民中,抽選出五百人來參加五百人議事會。一個人一生頂多只能參加兩次,因此,幾乎每個合乎條件的雅典公民都有機會參加五百人議事會。五百人議事會又分成十個委員會,各統治雅典十分之一年。每個委員會有五十個成員,每天由一個成員輪值做主席(相當於國家元首)。3、設立十將軍委員會,每個部落各選1名,1年1任,委員會中以首席將軍權力最大。十將軍委員會後來逐漸演變為雅典的高級權力機構。4、制定陶片放逐法,每年公民大會舉行一次投票選舉,把危害雅典的人的名字寫在陶片上,得票多者被流放海外,10年後才能回國恢複公民權利。流放無須罪名,惟憑民意,不過公民大會的出席者必須達到6000人,投票才有效。

到了伯里克里斯時期,雅典富強繁榮,文化發達,歷史學家稱它為「伯里克里斯時代」,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時代。

伯里克利(約公元前495—前429年),是希臘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貴族,公元前444年以後歷任首席將軍,成為雅典的實際統治者。他執政期間主張擴大雅典海上勢力和平民的權利;大興土木,修建了雅典衛城和比雷埃夫斯港;加強海軍,擴建三層槳座艦達400艘;獎勵學術,提倡文藝,一時雅典人才輩出,文化昌盛。同時,他進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規定一切官職向所有等級的公民開放,執政官用抽籤法產生;公民大會成為最高的權力機構,十天召開一次會議決定內政、外交、戰爭、和平等重大問題,凡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都能參加;陪審法庭由每個部落在30歲以上公民中用抽籤方式各選出60人共600人組成,是最高的司法機關,十將軍由公民大會舉手選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員,統率軍隊,掌握實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