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尼羅河的恩賜 尼羅河孕育古埃及文明

埃及地處非洲北部,東有紅海,北臨地中海,東北一隅與西亞陸路相通,恰好處於亞、非、歐三大洲的聯絡處。從地形上看,埃及是個狹長地帶,北部自開羅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區稱為下埃及,南部自蘇丹邊界至開羅的狹長谷地稱為上埃及。

尼羅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源頭,它發源於非洲中部,長約6500公里,每年七月到十月定期泛濫,給埃及帶來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也帶來了生命和繁榮。大約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古埃及人逐漸在這裡定居下來。最初,他們過著原始生活,用粗陋的工具,清除了兩岸的荊棘和草莽,開渠築壩,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種植農作物,終於使這個氣候乾燥的地區,變成了古代著名的糧倉。

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早期先進文明的代表。尼羅河谷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石刀、石簇、石斧、石鐮等等。到公元前4000年,埃及進入金石並用期,出現了銅器。通過考察這個時期墳墓中發現的刀、鑽、斧、鋤等工具,可以發現冶煉技術已相當發達。

古埃及農業的發展要求有水利灌溉設施與其相配套,於是「州」作為具有獨立灌溉系統的單位出現了,每個州有自已的圖騰和州神。隨著社會分化,各州出現了軍隊和代表州的旗幟。全埃及約有40個這樣的州,州長職位世襲,擁有祭祀、軍事、司法諸權,實際是一個小國君。祭司、軍官和在州長指揮下的其他上層人物構成州的統治階級。公元前4000年代中葉,北部三角洲地區各州以布陀州為中心,形成下埃及王國。國王戴紅冠,以蛇神為保護神,以蜜蜂為國徽。下埃及王國出現後,上埃及以尼赫布特為中心,也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王國。國王戴白冠,以神鷹為保護神,以白色百合花為國徽。

下埃及的文化發展較快,但在政治和軍事上,它不如上埃及強大。三角洲地區有難以通行的沼澤,各州有很大的獨立性,國王對它們不易控制。上埃及的國王對各州的控制力較強,國勢也較盛,成為古埃及居民最集中的地區。

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實現了埃及的統一,開創了埃及的第一王朝。埃及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建立王朝的地區之一。從美尼斯的統一到被希臘征服為止,古埃及史可分為早期王國、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和後期埃及等幾個時期。

第三至第六王朝是埃及歷史上的古王國時期,到第七和第八王朝(約公元前22世紀)時,埃及陷於分裂,再也沒有統一的政權。古王國全盛時期,國王———法老的專制政權比早期王朝時大為鞏固。第三王朝(約公元前2700—前2650年)遷都孟斐斯,加強對下埃及的控制。早期王朝屢次爆發的下埃及反抗上埃及的戰爭,到這時已經平息。第四王朝(約公元前2650—前2500年)、第五王朝(約公元前2500—前2350年)的法老開始稱為太陽神之子。太陽神被奉為全國的最高神。法老對臣屬的權威是無上的,大臣在朝見時必須匍匐在御座前面,以胸貼地,吻法老腳前的塵土。

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法老之下為宰相,全國司法、行政以及經濟等重要政務都由宰相總攬。按照古代埃及的制度,一切土地都必須在宰相衙門登記,由法老賜予的土地執照必須由宰相衙門頒發,關於土地的訴訟也必須由宰相衙門審理。第四王朝開始以太子為宰相。太子輔弼法老,能藉此獲得統治的經驗,鞏固王權。各州的州長都由法老直接任命調遣。州長掌管全州的賦稅、水利和司法是法老在各地方的代理者,必須貫徹法老的政令;遇有戰爭,則須從地方徵發軍隊應役。但是從過去遺留下來的上下埃及的劃分,在古王國時期還沒有完全消除。第五王朝設南部總督,統轄上埃及各州的軍務和政務;下埃及各州則由法老和宰相直接管轄。軍隊是法老專制王權的重要支柱。軍隊和軍事機構的頭目都由王族成員擔任。步兵是唯一兵種,以弓箭為武裝。東北邊境西奈半島和南方邊境努比亞都駐兵設防;國內各地也遍設堡壘,以加強控制。

古埃及經過幾度繁榮昌盛,逐漸衰落,隨著波斯帝國的強大,它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然而,古埃及給人類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不可磨滅的。

下埃及最先出現了文字。如畫成三條波形的橫紋,表示水流動的樣子,就逐漸演變為「水」字。有些圖形文字逐漸演變成音節符號和指意符號,其後又有一音一符的字母,共24個。各種符號組成片語,共有600多個。書寫用的是紙草,其莖幹剖為長條,彼此排齊連結成片,然後壓平晒乾成紙。這種紙草後來成為古代地中海區域一種通用的紙。古代埃及人的筆用蘆管製成,墨汁用菜汁加煙渣調和而成。

古埃及的建築藝術也十分興盛。古代埃及統治者興建宏偉的建築,目的是為了體現法老神權的無上威力。第四王朝的大金字塔在19世紀巴黎鐵塔建成以前是世界最高的建築,被譽為古代世界的奇觀。完成於拉美西斯二世時的底比斯阿蒙神廟主殿,總面積5000平方米,有134根圓柱,中間最高的12根圓柱高達21米,每個柱頂上可以容納100人。其他如路克索爾神廟、吐坦哈蒙墓、拉美西斯二世墓、埃爾—阿瑪爾納的宮殿,也都莊嚴宏大。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