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冀州風雲動 第382章 新格局(下)

二人之間雖無深仇大恨,可因為劉闖有意無意的指使,令二人不知不覺便形成了對立格局。

而今,諸葛亮因車騎將軍掾的身份,與劉闖手下的將領關係不差。

而司馬懿則因為執掌黃閣,在麋芳的協助下逐漸淡化陳宮的影響力,也自成一脈……劉闖對兩人之間的比斗,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兩人競爭。他只要能掌握其中的『度』,便可以穩定局面。

……

送走諸葛亮眾人之後,劉闖只留下了荀諶。

「丈人,今溫侯坐鎮受降城,塞北鮮卑人也爭鬥不休,你看咱們何時可以進入五原?」

劉闖早就圖謀五原和朔方兩郡,特別是朔方,地處河套,土地肥沃,更讓劉闖垂涎不已。

那朔方,原本就是漢室所轄。

當年南匈奴走投無路,歸附漢室,朝廷將河套地區劃給了南匈奴休養生息。

劉闖一直希望把朔方奪回來,一來可以作為自己的糧倉牧場,二來也能節制住南匈奴的發展。哪怕南匈奴和劉闖而今是盟友的關係,可劉闖對呼廚泉並不信任,相信呼廚泉也是這樣的心思。南匈奴而今,方經歷一場動蕩。左賢王劉豹被殺,雖讓呼廚泉聲威暴漲,但同時也造成了不小的波動。南匈奴現在也處於休養生息之中,可一俟他們恢複元氣,必成禍害。

荀諶也清楚這一點,更明白劉闖想要奪取朔方的迫切願望。

「孟彥的心思,我清楚。」

荀諶想了想,輕聲道:「不過而今還不是和呼廚泉翻臉的時候。

若逼迫太甚,這傢伙很可能會與鮮卑人勾結,到時候反而會造成整個塞北局勢的改變。孟彥現在,需小心維繫塞北局勢,在鮮卑人內鬥不止的情況下,設法割裂南匈奴和鮮卑人的聯繫。

所以,現在進入朔方,為時尚早。

不過孟彥可以慢慢向朔方滲透,分批向朔方遷移流民……待時機成熟後,可一舉將南匈奴吞併。」

荀諶,竟存了吞併南匈奴的想法?

這讓劉闖頗為吃驚,但同時又感到非常高興。

他最怕荀諶會有什麼『天朝上國』、『仁德治理天下』的想法。

不過現在看來,荀諶並非那種腐儒可比,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攻擊性,恐怕比之劉闖更甚。

「此事,非同小可,需有合適人選進行操作。」

「孟彥莫非已有人選?」

「溫侯霸則霸矣,然手段略顯強硬。

他坐鎮受降城,可震懾鮮卑匈奴,但若說到經營,還遠遠不夠。我倒是有幾個合適的人選,請丈人代我選擇。」

「說來聽聽。」

劉闖伸出三個指頭:「陳宮、徐庶、孟公威。」

荀諶眉頭一蹙,沉聲道:「公台多智,然少於機變。

他和溫侯相處最久,也最了解溫侯之心思,可以配合得當。只是公台性情,和溫侯頗為相近,都是強硬之人,不曉曲直之變,非適合人選。最重要的是,他而今坐鎮平崗,維繫大鮮卑山之安危,更兼顧遼東安危,不可以輕動。所以我以為,公台主持此事,非合適人選。」

「那元直呢?」

「元直手段高明,且機智百出,最為適合。

只是元直此前在受降城一戰時,已建立威勢……他身份過於敏感,一舉一動都會為呼廚泉所關注,所以也不太適合。我倒是認為,孟公威才是最適合的人選。一來他聲名不顯,不會為呼廚泉所關注;二來他才幹不俗,也知曉變通之法,進退得當,即便是溫侯也對他稱讚不已。

公威此人,或無運籌帷幄之能,但若說主持朔方之局,卻是最好人選。」

按照劉闖最初的想法,徐庶才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孟建為輔。

可是聽荀諶這麼一分析,他也覺得,徐庶的目標太大,很容易引起呼廚泉的警惕,的確不太合適。倒是孟建,才幹和見識都有了。而且在朔方也有些時日,的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既然如此,明日我便使子翼前往,密令於孟建。」

「對了,此前蘇威傳信,他已經與張燕取得聯絡……卻不知孟彥你打算如何來解決張燕之事?」

劉闖眉頭一蹙,露出一絲苦笑。

說起來,自從蘇威和他說過張燕的事情之後,劉闖便命司馬懿把張燕的情報匯總過來。

這張燕本名褚燕,冀州常山真定人氏。

黃巾之亂的時候,此人聚合少年為群盜,在山澤之間轉戰。後又在真定聚眾萬人,起兵造反。時博陵人,也是黃巾軍北方大帥張牛角親自招攬張燕,並將之收為義子,悉心調教。張牛角臨死前,叮囑部下,要跟隨張燕,並對他的部下道:「要想活下去,一定要聽從褚燕調派。」

張牛角死後,張燕感激張牛角的厚待,故而改名張燕。

此人剽悍,敏捷過人,故而黃巾賊多稱之為『飛燕』,也有人喚他做『燕帥』。

根據司馬懿整理的情報,張燕這個人眼光極為毒辣。

黃巾失敗之後,他便知道黃巾沒有前途,故而改黃巾之名,號黑山軍,聚眾百萬之多。後來他還派人前往洛陽,向當時的漢帝,也就是漢靈帝請降。當然,他也是走了十常侍的門路,漢靈帝接受了張燕的請降,還封他為平難中郎將之職。在當時,張燕已經算不得盜匪山賊。

可惜,隨著董卓入朝,天下大亂。

二十二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張燕也曾率部前往。

可由於他當年走的是十常侍門路,所以他那個平難中郎將的職務,並不被諸侯所接受,更極為排斥。

張燕無奈之下,只得離開聯軍,返回河北。

袁紹奪取冀州後,雄踞河北。

他因為先後和於毒等人為敵,所以對黑山軍更極為反感,並且在初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93年的時候,與呂布聯手和張燕在常山展開激戰。雙方苦戰十餘日,張燕死傷甚重,而袁紹軍同樣疲憊不堪,最終只能雙方罷兵撤走。張燕為避免和袁紹再起衝突,於是退出冀州。

他率主力大軍,屯駐上黨發鳩山,並將發鳩山、羊頭山、乃至天井關一線完全掌控起來,可毫不費力的進出河內、太原、常山各郡,其聲勢非但不減,部曲反而增加至一百五十餘萬。

再後來,張燕又和公孫瓚聯盟,還派出大將杜長協助公孫瓚對抗袁紹。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使得袁紹格外憤怒,加強了對黑山軍的清剿。隨著公孫瓚敗亡,張燕也損失慘重,不再似之前那樣鋒芒畢露。

可誰都知道,張燕的實力猶在。

雖然他表現的非常低調,但所有人都清楚,這傢伙擁有影響整個北方的實力,不可以不防。

劉闖對張燕手中那百萬流民可謂垂涎三尺,同時他對張燕的才幹,更敬佩不已。

劉闖自認,換做自己的話,未必能夠如張燕做的更好。

更重要的是,張燕手裡百萬黑山軍,幾乎已經比肩於整個并州的在籍人口,甚至還略有超出。

如果這百萬黑山能遷入并州,那麼劉闖在塞北的力量必然大增,甚至可以無懼於那該死的呼廚泉……可問題是,張燕在經歷一連串的事情之後,對諸侯頗有抵觸。不過劉闖還知道,歷史上張燕最終是歸附了曹操,並且對張燕極為看重,令他坐鎮并州,使得南匈奴臣服。

而使得張燕歸附曹操的原因,則是因為曹操攻佔鄴城,一統北方格局顯現。

若劉闖想要得到張燕的投效,就必須要拿出足夠的力量。

這也是讓劉闖感到頭疼的主要原因,想要讓張燕歸降,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丈人,此事我尚未有決斷,還請丈人告之。」

荀諶笑道:「想來孟彥也並非沒有頭緒,若要張燕歸降,必須要拿出能夠讓他臣服的實力才成。

今孟彥橫掃幽州,虎視并州,大勢已成……若張燕無意歸降,便不會通過蘇威傳話。既然他有傳話,就說明他也正在猶豫。現在的情況,就看孟彥你有多大的魄力,更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只要孟彥你能再接再厲,展現出足夠的力量,張燕歸降於你,也並非一件難事。

若孟彥你放心,便由我來負責此事。

我會和張燕徐徐接觸,相信這隻『飛燕』,怎地也要給我幾分薄面。」

其實,從當年張燕願意歸附漢室,聽從漢靈帝封賞就可以看出,他對漢室還存有幾分親近之意,也願意為漢室效力。

劉闖,大漢皇叔,有著先天優勢。

他現在坐擁幽州,更雄霸塞北,從某些方面來說,兩人之間已不可避免要產生交集。

這第三點,張燕素來敬重名士,而荀諶的名望在河北,絕對非同等閑。想當初,黑山軍另一個頭領於毒被殺之後,荀諶便向袁紹獻策,要招安張燕。可袁紹出身四世三公之家,你讓他對那些名士望族持有敬意還好,可若要他向一個黃巾賊出身的山賊低頭,卻萬萬不可能。

於是,袁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