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殺青州 第244章 偏向虎山行

皇帝曰:制詔北海相,揚武將軍,灌亭侯劉孟彥闖。

將軍本為宗室,自幼流落民間。今起於北海,平定盜患,甚欣慰之。詔即日還都,與新年行祭天大典,拜祭祖廟,欽此。

這是一份制詔,上有皇帝信璽和尚書令印。

是皇帝擬旨,而後通過三公下達,所使用的對象,也獻於郡太守和將軍以上的官員,普通人根本無法看到。

不過,而今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這皇帝制詔是否是由漢帝所擬,誰也不清楚。

至少在劉闖的記憶里,他此前授齊郡太守和揚武將軍的時候,已經領受過這種制詔,所以對制詔上的皇帝信璽,並不陌生。

「孟彥,可看出端倪?」

鍾繇頒布完了詔書之後,看著劉闖問道。

劉闖面色難看,「這是曹操所出?」

鍾繇點點頭,「曹公不想徐州戰事再持續下去,而且他認為,繼續下去的話,已沒有任何意義。到最後,無非兩敗俱傷的結果。所以他希望能夠儘快停止戰事,更誠意邀請你前往許都。」

「鍾先生,我並無得罪之意。

只是曹操所為不想兩敗俱傷,乃是借口吧……據我所知,袁三公子屯兵黎陽,對許都虎視眈眈。而荊州劉表也蠢蠢欲動,所以曹操才會這麼說。去許都?若公子去了許都,恐怕是凶多吉少。」

不等劉闖開口,陳宮便搶先說話。

一旁張遼則露出不屑之色,好像是說:你曹操怕了就是怕了,何必用這種借口?

事實上,這種借口說出,又有幾人相信?

鍾繇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這位,便是公台先生?」

「正是陳宮。」

「曹公曾言,公台先生才幹出眾,也非常可惜,當初你從他身邊離開。」

「非我要離開他,曹操倒行逆施,殘殺名士,非人主所為。我離開他,也不過是另尋明主耳。」

鍾繇道:「公台先生,我並不是想要和你討論誰對誰錯。

只是我想問,你認為這份制詔,孟彥可有推辭的餘地?」

「這個……」

「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也可以奉天子討伐不臣。

此天子制詔!乃天子所擬,你以為孟彥能有其他選擇?他若不接,便是抗旨不尊。抗旨不尊的結果是什麼,我相信你非常清楚,那便是視為謀逆。孟彥本為皇叔,為天子所重,故而才能有今日的成就。可若他背上謀逆之名,那你以為,天底下還有多少人,會願意跟隨他?」

「這……」

陳宮臉上,也露出糾結之色。

張遼則眉頭緊蹙,半晌不語。

若劉闖沒了天子的名頭,情況肯定會變得非常糟糕。

別的不說,就算曹操不討伐他,他抗旨不遵已是事實,弄個不好就會變得和呂布之前的情況一樣,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甚至連他的部曲,也會出現波動。這種情況,的確是很惡劣。

劉闖雙眼微合,一直沒有說話。

待鍾繇說完之後,他突然冷笑道:「那依舅父所言,我便該伸著脖子,讓那曹操一刀砍下來嗎?」

鍾繇嘆了口氣,「我知孟彥和曹公誤會頗深,然當今世上,能中興漢室者,唯曹公一人。

孟彥你莫要不服氣,我也知道你很有才幹,短短數年間便有了而今的成就。可你要清楚,你有今日之成就,蓋因你父餘蔭保護。若非你是陶兄之子,若非你得康成公支持,又怎可能如此迅速的站穩腳跟?你勇力無雙,你才幹過人,卻終究少了些資歷,也錯失最佳時機。

若十年前你崛起青州,我必傾鍾氏之力助你。

可現在……

孟彥,大局已定,你難道就看不清楚嗎?曹公得正統之名,即便是袁紹將來也未必是他對手。你心高氣傲,未必願意真的臣服於袁紹,如此便夾在兩人之間,你以為能討得便宜嘛?

孟彥,聽我一言:放手吧!」

鍾繇這番話,說的是情真意切。

劉闖也很清楚,鍾繇是為他著想。

看起來,鍾繇是堅定的曹操擁躉!

只是,讓劉闖放棄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這番基業,而後向曹操投降?他做不來……

且不說他和曹操已撕破麵皮,就算是沒有撕破,他做了這許多事情,又豈能和曹操相處?

「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你莫以為曹公真就沒有底氣和你一戰。

他渡過淮水,之所以一直不肯出兵,便是在著手安排。前日,江東孫策派遣使者在淮陰拜會曹公,已經同意,會出兵夾擊廣陵。你所依仗著,無非孫策那二十艘海船。可若是孫策夾擊你,你認為又有多大把握?孫策之所以同意,便是因為曹公為正統,他又怎可能拒絕?」

劉闖臉色一變,心裡頓時一冷。

人道三國鐵馬金戈,又怎知三國人心醜陋?

江東小霸王,一直是他前世喜愛的人物,本以為他交好孫策,更以二十萬斛糧草換來海船,不使孫策為難。可誰又料想,孫策到頭來,居然會同意和曹操夾擊自己?想想看,能為一方諸侯,哪一個又是真正的仁人君子?今日為敵,明日為友,說穿了,諸侯也不過一群婊子。

誰給的錢多,就跟著誰。

孫策?

劉闖眼中閃過一抹戾芒,哼了一聲之後,便不再言語。

縣衙里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沉悶。

張遼陳宮二人,更握緊了拳頭,臉上殺意森然。

「孟彥你想回北海,卻也非長久之計。

曹公難道就不知道你回北海,便如放虎歸山嗎?他這一道制詔,便是擺明了態度。

你遵旨,尚有一線生機;你若不遵,便是抗旨,便是謀逆……到時候,你以為袁紹會真箇幫你不成?」

鍾繇說罷,站起身來走到劉闖身邊。

「孟彥,莫要怪舅父不幫你,而是如今局勢,已無法幫到你。

這份制詔上,有尚書令印。尚書令是何人?我想你也清楚……文若將中興漢室的希望,都託付於曹公身上,所以斷然不會允許你這樣的變數存在。這份制詔,依照曹公之意本不想發出。說穿了,詔你還都,一紙敕令即可。但文若還是發出這制詔來,也是向你保證,絕不會壞你性命。

制詔發出,天下人皆知。

你為天子所召,曹公即便要殺你,也要三思而行。

你可知道,我被曹公安排在下邳整整十日,直到你棄守淮陰,曹公才命我前來……公台方才說的不錯,袁三公子的確是蠢蠢欲動。但又能如何?有文若坐鎮許都,又有夏侯妙才和曹子孝留守,你以為袁尚能有幾多勝券?若袁紹傾河北之力,曹公或許會為之擔心。可袁尚……」

鍾繇冷笑一聲道:「非是我小看他,他絕非文若對手。

至於劉表,更不足為慮。張綉此前被曹公打得嚇破了膽,而劉表手中,不過烏合之眾,又能成得什麼大事?孟彥,聽我一句勸,罷了心思,隨我回潁川。我和文若,保你一世富貴。」

這一句話,已經把鍾繇的立場表現的非常清楚。

劉闖抬起頭來,看著鍾繇,目光中透著一抹森然。

而鍾繇則毫無懼色,目光迎著劉闖,面露坦然之色。

他雖然是和劉闖第一次相見,但是這兩年來,他對劉闖的了解,卻頗為深刻。

他相信,劉闖會做出一個最正確的選擇。

「舅父遠道而來,想必已經累了,還是先去歇息吧。」

劉闖長身而起,大袖一甩,轉身便離去。

鍾繇在他身後道:「孟彥,我知道你心裡或許對我不滿,但我卻是為你好,絕無半分私心雜念。曹公給你的時間不多,若初十你不予答覆,他便會起兵來攻。而今廣陵郡,早已人心惶惶,百姓思定。而陳珪和陳登父子,在廣陵威望頗深,你又豈能佔得便宜?望你三思而行。」

劉闖身形一頓,卻不理睬鍾繇,徑自離去。

看著劉闖的背影,鍾繇也不禁嘴裡發苦,暗自嘆息一聲,轉身往外走。

其實,他何嘗不知道,劉闖會因此對他心生不滿。

換做任何人,恐怕都會感到惱怒異常。

可在他看來,劉闖真的是太年輕了……威望資歷皆不足以擔當大任。曹操不管怎樣,那是一步步殺出來的威望。從黃巾之亂時崛起,刺殺董卓,二十二諸侯討伐董卓,無數次親臨戰場,在一次次失敗當中,建立起而今的威望。更不要說他奉天子以令諸侯,羽翼已經豐滿。

這種情況下,劉闖和曹操相比,差距實在太大。

他此前靠著劉陶的餘蔭和鄭玄的威望,在北海國站穩腳跟,更奪取東萊。

可是這根基,卻實在不夠牢固。

這次徐州之戰,就可以看出端倪……曹操不是收拾不得他!若曹操真要狠下心找劉闖的麻煩,劉闖就算是有北海和東萊二郡,也根本無法和曹操抗衡。既然如此,又何苦來哉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