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田園生活 第34章 暗香浮動

秦書懷終被他老子以斷絕關係的狠話逼回了家,臨走一臉惋惜地囑咐沈君佑男子漢大丈夫,得說到做到,然後拍拍屁股回了縣裡。

約么過了三四日,內院外院凡是片空地就開滿了花,成團成團的紫丁香,亭亭束素的白玉蘭,妖嬈嬌艷的垂絲海棠,竹園一進門的地方還放了幾盆以「色香姿韻」聞名的金邊瑞香。

一時間,迎著三月春風,便是說人比花嬌也不算誇張,尤其那幾個正值妙齡的小丫頭,總是偷摘下一朵別在發間,和那綉屏里的美人比著俏。

可偏偏有的人看不過去,先是說這些小姑娘們整天搔首弄姿,不知檢點,脾氣倔的一兩個和那些厲害婆子嗆了幾句,一氣之下回了家。漸漸的有人便把針尖對準了璧容。

「你說咱們東家那八字命格,誰家的姑娘不害怕啊,怎麼她就膽子那麼大,這樣的人也巴巴地湊合前面去!」

「為了錢唄,這若是命硬活下來了,那可就當了奶奶了!」

「哼,看著吧,搞不好哪天就一命嗚呼了。」

璧容也不理他們,徑自進了綉坊,拿了今天要繡的東西,自顧自地忙乎起來,共事的幾個婆子本來也聽了外面傳的話心裡納悶,如今見璧容渾不在意,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這說起來璧容早前可是沒少跟西坪村那幾位有名的長舌婦們打交道,鬧了幾回便琢磨出了原因,有些人嚼舌根子純粹就是看你過得好心裡不平衡,真說你和她有什麼恩怨,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前人說「謠言止於智者」,任你舌燦蓮花,當事者若是無動於衷,旁人也就沒得笑話可以看。

這事情沒傳幾日便漸漸地淡了下去,全媽媽從旁也提過幾次叫薛管事去說說,璧容笑笑拒絕了,全媽媽心下瞭然,也就沒再管。

且說這一日,關恆突然來了綉坊,苦著一張臉求爺爺告奶奶似得請她幫忙,問了才知道是他不小心刮破了沈君佑的長袍。

璧容問道:「不就是一件衣服,二爺這樣的主還買不起一件新衣服了?」

關恆連嘆了兩口氣,回道:「若是別的自然好說,這件衣服是全媽媽去年在二爺生辰時候親手做的,上面的繡花都是找的原先縣裡最好的綉娘繡的,爺珍惜著呢。」

璧容看他著實著急,也沒了在逗他的樂趣,便道:「你中午拿來給我看看吧,若是能補,我便幫你補了。」

關恆一聽,立即轉悲為喜,拍著馬屁道:「只要庄姐姐肯出手,一定沒問題!」

下午索性跟丁管事告了假,直接待在了院里等關恆送來了衣服。衣服是天青色底子銀絲暗紋團花緞面長袍,破的倒也口不大,只是袖口上扯破了一段。只是因著顏色淺,單補了線總會有些突兀,索性便在兩邊袖口處各綉了幾片竹葉,陪著衣服的顏色倒也雅觀。

只是綉完了才想起不妥來,無緣無故替他補了衣服已是不該,怎麼還要這般費心思,又想起那日沈君佑的目光來,只想拿剪子扯了線。嘴裡連連說著是幫關恆的忙,可不是幫他。

晚上正要做飯,全媽媽過來說不用準備了,二爺今個兒去了縣裡,璧容聽了心中一喜,正想著要怎麼把衣服偷著送去他屋裡呢。

說起來,璧容還是從沒進過沈君佑的卧房,以往送飯的時候都是擺在外間桌上,畢竟單身男子的居室,總要迴避一些。外間直對著垂花門裡面是書房,半面牆的架子上放著的全是書,從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再到資治通鑒、孫子兵法、茶經藥學,應有盡有,架子上倒是一塵不染,旁邊的筆墨紙硯也都一應擺放整齊。

推開內室的門,不禁驚呼了一聲,抬眼望去,竟是處處透著些眼熟。那一套紺青色織錦緞子的床帳子,上面繡的那歲寒三友的圖樣可不就是去年年掌柜特地讓自己繡的嘛,當時還笑這人不尊常理,硬是以竹為尊,松梅為輔。再瞧那那案台上的桌旗,凳子上的坐墊……眼一尖,瞥見架子上一塊疊的方方正正的紅布,料想著屋裡也沒人,手一伸拿了下來,半張著嘴,自言自語道:「這不是去年潘家小姐成親的蓋頭嗎……」

「你在做什麼?」

身後冷不禁的一句話嚇得璧容一個哆嗦,回頭見是沈君佑,結結巴巴地說:「你不是……」本想問他不是去了縣裡,怎麼又回來了,轉念一想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何況自己本就是來做正經事的!咽了咽口水,勉強冷靜地道:「我是來送衣服的。」

「衣服呢?」

聽沈君佑這話像是認可了自己的回答,並未有別的什麼猜疑心裡鬆了一口氣,回道:「在凳子上。」

「恩,還有別的事嗎?」

「沒,沒了……」璧容剛說完話就抬腳往外後,卻沒走兩步又被他喊住。

「你好像忘了件東西沒撂下。」說著,指了指她的左手。

璧容想起剛才睜眼說瞎話的樣子全被他看了去,面上自然尷尬無比,可聽得他這話,心裡又有幾分不甘,倒打一耙道:「這是我繡的!」

沈君佑倒是不急不怒,悠哉地坐在凳子上,從容的回道:「這是我買的。」

「鋪子是你家的鋪子,你當然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了。」璧容撇著嘴嘀咕著。

「那你還敢跟老闆爭。」

「好啊,既然說到了這上面,那我倒是問問,你這算不算是私吞!」

沈君佑一手拄著頭倒是一副苦思的模樣,半響道:「恩,確實是私吞,不過大明律法中好像也沒說老闆就不能從自家買東西了吧。」

璧容聽他拿自己先前回答秦書懷的話還回答自己,頓時又羞又急,狠狠地跺著腳,全無以往的從容淡定。

沈君佑看她那副炸了毛的模樣,不覺好笑:「再使勁也跺不出個洞,仔細磕傷了腳。」想了想,又說:「姑且容我想想,日後總會還了你。」

璧容聽了一腦袋漿糊,心裡納悶著他要還什麼,紅布蓋頭?自己不過是一說而已,難不成他真以為自己想要?不過也沒有問出口,見他不再說話,福了個身徑自退下了。

自那日回來,心裡總是有些彆扭,干著活也常常走神,不是拿針扎了自己的手,就是不小心連著袖子也給縫上了。正巧這日鄭天洪特地來鎮上報喜,說劉氏生了個七斤八兩的小子,一瞬間心裡那一團亂麻全被喜悅沾滿,忙跟薛管事和全媽媽告了幾日假,回了西坪村看自己剛出世的小侄子。

鄭天洪再三說家裡如今什麼都不缺,只缺她這個姑姑回去看洗三,可璧容還是固執地去首飾鋪子,打了一套純銀的銀鎖銀鐲子。

新添的小娃娃倒是白白胖胖很是稀罕人,璧容抱他也不哭鬧,秀蓮見了說:「都說侄子和姑姑親,可不就是這個理兒!」

鄭母給取了小名叫百順,求得以後家裡一順百順,鄭天旺和劉氏一定要叫璧容給孩子起大名,璧容本來有慾望,見鄭母也一個勁地同意,想了想,道:「雌霓便娟以增撓兮,鸞鳥軒翥而翔飛,就叫弘軒可好?」

眾人聽了都說比周地主家小孫子的名字聽著還大氣。

待到了洗三那日,鄭母一早就忙著在堂屋正面擺上了香案,供奉了子孫娘娘的神像,提前預備好了挑臍簪子、圍盆布、蒲艾水等一應物事,又請來了當日給劉氏接生的何奶奶。

除了劉氏娘以外,娘家的大哥和大嫂馬氏也來了,還有秀蓮娘家的兩個嫂子也帶了孩子過來,鄭母笑著招待大夥吃了洗三面。午飯過後,收生姥姥開始主持洗三儀式,從鄭母帶頭往盆里添了一小勺清水,放進一貫錢,收生姥姥道:「長流水,聰明靈俐。」璧容跟秀蓮也各放了三十錢,又扔了幾個桂圓、紅棗,收生姥姥抱著百順賀道:「伯娘盼你早兒立子,姑姑祝你連中三元。」

待到了劉氏娘家這邊,劉氏娘扔了五十錢、一把栗子,劉氏的嫂子馬氏卻綳著一張臉別彆扭扭地掏出四文錢扔了進去,還不及秀蓮娘家嫂子給的多。

鄭母本來並不介意這添盆錢,反正最後都是要給了收生姥姥,故而一家給個八文、十文的也就笑著接了,可馬氏卻犯了鄭母的大忌,偏生踩了個不吉利的四,鄭母當下臉色沉了下來。劉氏娘狠瞪了馬氏一眼,叫兒子把她拽了出去,自己有往盆里補了六文,收生姥姥立刻接過話來道:「姥姥給咱們個十全十美。」

收生姥姥嘴裡一邊說著吉利話,一邊給孩子洗了澡,孩子一沾了涼水,哇哇地哭了起來,大夥紛紛贊道:「瞅咱們百順這亮嗓門,以後準是個壯小伙兒!」

劉氏生百順倒也順利,只花了不到兩個時辰,身體也恢複的不錯,只一點卻讓鄭母犯了愁,自百順剩下那日起,劉氏奶就少,前頭兩日還能勉強喂喂,可到了第三天便是嘬的孩子臉都紅了也喝不到,餓的哇哇直哭。

心疼的鄭母只得先熬著些米湯,一邊急著讓鄭天洪去請鎮里請了大夫,劉氏整日湯湯水水地喝的直犯怵,卻絲毫也沒有改善。

百順出生五日這天晌午,關恆倒是跑了來,說二爺從縣裡請了個大夫過來,又送了兩尾鯽魚、四隻豬腳,倒是把鄭母嚇了一跳。璧容只得解釋說主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