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一龍

因為趙龍和宗無艷大婚,天南海北的盟友們難得地在大地圖上團聚,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婚禮結束後沒多久,阿牛的盟友們紛紛辭行而去。

臨行之前,漢武帝和宗無艷選定了名城。

就安全形度出發,鳳翔所在的齊國顯然更為重要,是阿牛根基之所在,鳳翔對齊國的控制將不遺餘力。阿牛也希望齊國的名城最好由盟友佔據,即使將來鳳翔面對外部威脅,齊國的名城即使不能就近提供支援,也絕對不會出現隔岸觀火或反戈一擊的情況。

漢武帝選擇了西安縣城。

宗無艷則選擇了昌國縣城。

阿牛決定出租名城的初衷,可不僅僅是收取租金那麼簡單。

將治下名城租出去後,並不影響郡國應得的稅賦,租憑名城的玩家,影響力僅限於縣城本身,縣城下屬的村鎮並不在其控制範圍之內。實際上,玩家佔據名城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晉級領地或幫會等級,依靠名城本身賺錢,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維持名城運作本就會消耗資金,最大開支是軍隊,名城出租協議上寫得明明白白:鳳翔提供安全保證,但租憑名城的玩家勢力,必須保證縣城軍力不低於一萬人。

言下之意很明顯,齊國和東萊被攻擊時,鳳翔需要從名城調兵。

名城出租後,駐軍軍費自然也由租賃者負擔,相當於別人幫阿牛養兵。

某城主並不掩飾這一點:我將你們打不下的縣城租給大家,提供額外的安全保證,那麼,你們是不是也該為鳳翔城的安全提供一點助力?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憑空得來,有得到就得有付出,這很公平。

出租名城還有另一個好處,那便是困擾鳳翔的官吏人才不足問題,有望得到一定緩解。租到名城的玩家勢力,可以繼續聘用鳳翔城的官吏,也可以在縣城自行指派官吏,鳳翔只需向其下屬的村鎮派遣人才。第一個選擇,相當於幫鳳翔培養官吏,另一個選擇,則可以讓十分緊張的人才危機逐漸好轉。

盟友們的名城沒有任何限制,但是,漢武帝和宗無艷也不是不懂事的人,阿牛將有限的名城無償贈予,還都是鳳翔城周邊縣城,於情於理,兩人接手縣城後都保證了足夠兵力。

在此之前,鳳翔佔據了般陽和廣縣,子龍會佔據著臨朐,齊國原本的6個縣城中,已確定主人的5個縣城都是自己人,鳳翔對齊國控制力再上一個台階。到目前為止,齊國既有縣城還剩下臨淄,以及為使齊國和東萊郡接壤,孔融奉送的都昌和壽光。

新併入的都昌和壽光距離鳳翔較遠,租給外人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臨淄則不同。臨淄不僅是縣城,同時還是齊國和青州治所,雖然孔融出任青州牧後重新立了州府治所,但臨淄城發展程度遠非普通縣城可比,這座城池,阿牛一定要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肥龍寶寶對阿牛的名城出租計畫頗有興趣,正與龍神探討效仿的可能。

同為諸侯,肥龍寶寶也佔據兩郡,從公孫瓚手中奪來的右北平領4縣,搶公孫度的遼東有11縣,如果能全部租出去,每月有150萬金進帳,有了這筆收入,遼東黃巾的發展速度顯然能更進一步。而且,遼東黃巾不缺少合格的戰士,將名城租出,同樣不會對遼東黃巾的戰力造成影響。

阿牛無暇顧及寶寶和龍神最終的決定,一個意外驚喜,讓他喜出望外。

聚賢樓。

這座看似不起眼的三層小樓,實際上是一座特殊建築。

討伐董卓戰役時,鳳翔派李進出戰從李儒手上得到兩張特殊建築圖紙,其中一張是英烈祠,另一張便是聚賢樓。聚賢樓的說明是:對在野NPC武將、謀士、官吏吸引力提升,有多種方法提升效果。

從一級村莊發展到現在,不少建築物說明中,都有「提升對某某類人才吸引力」的類似表述。例如:市集有微小機率出現特殊人才;首飾店提高對女性NPC的吸引力;碑林以文系人才吸引力增加……

遺憾的是,這些所謂的吸引力一直停留在紙面上,阿牛早已懂得,不能對這些貌似負有特殊使命的建築物抱太大希望,直至無視。聚賢樓也是這樣,建成以來還未給鳳翔城帶來實惠,但這黑暗歷史,今日終結。

得知聚賢樓破天荒地有人要求投效時,阿牛還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瞬移發動,阿牛很快趕到聚賢樓。

二樓,三位文士好整以暇地圍坐品茗。

見阿牛趕到,未等官吏介紹,一名青衫文士早示意兩位同伴,三人站了起來,拱手為禮。青衫文士便是暗訪時被稱為「大叔」的那位,早在劍俠城建立時便遠遠地見過阿牛,在鳳翔城暗訪的日子裡,見過某城主也不止一次。

「國相大人賢名遠播,華歆(邴原,管寧)希望追隨左右,一展所學。」

某城主獃滯。

華歆!

邴原!

管寧!

這不是傳說中的「一龍」嗎!

關於三人的信息,瞬間從阿牛腦海中浮現。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生於157年。

華歆是三國時期重要歷史人物,漢靈帝逝世後少帝繼位時,華歆被把持朝政的大將軍何進征命為尚書郎。董卓挾漢帝西遷長安時,華歆稱病不隨行,走避南陽時被袁術留住。華歆建議袁術追擊董卓但未被採納,於是繼續東行,至徐州被拜為豫章太守,為政清靜不混亂,為吏民所愛戴,以至於揚州刺史劉繇病死後,其餘眾都想奉華歆為主,被華歆以「漢臣不應擅自任命」而拒絕。

孫策平江東後,因華歆賢名派人遊說,華歆也賞識孫策歸附。及至官渡之戰,華歆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上表徵召,當時弟承兄業的孫權本不想放行,華歆則以東吳能與曹操交好相勸,孫權於是讓華歆應命。華歆到洛陽後,歷任尚書、侍中、尚書令、御史大夫,最終官至東漢相國,封安樂亭侯。曹丕稱帝後,華歆官至司徒、太尉,病逝後謚敬侯。曹丕評價華歆:「此三公者,乃一代之偉人,後世殆難繼矣!」《晉書》:「歆,清德高行。」

觀其一生,稱華歆為「三國時期重要歷史人物」,絕不為過。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人,生卒年不詳。

邴原自幼喪父,家貧但好學不倦,據說他一個冬天便讀完《孝經》和《論語》,展現了卓越的才華。

黃巾之亂時邴原舉家遷至北海,拒絕了孔融的徵召,與同郡好友劉政一同避難遼東。時遼東太守公孫度想殺劉政,收監其家人,並對劉政下達了通緝令,最終是邴原收留了走投無路的劉政一個多月,恰逢太史慈經過,邴原便將劉政託付於他,後來又說服公孫度釋放了劉政家人,助其家人順利還鄉。邴原在遼東時,很多人跑去拜訪他,遊學之士就達數百家,教授之聲不絕,名聲重於一時。

返回中原後,邴原被曹操闢為司空掾,後改任丞相征事。曹操對外征伐時,常令邴原、張范與曹丕一同居守,對曹丕道:「有事當多向這兩人請教。」可見曹操對邴原的認可。曹操征東吳時,邴原隨行死於途中。荀彧評價他:「此一世異人,士之精藻。」崔琰:「邴原秉德純懿,志行忠方,清靜足以厲俗,貞固足以幹事,所謂龍翰鳳翼,國之重寶。舉而用之,不仁者遠。」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生於158年。

管寧年少時與華歆、邴原一起遊學,並與當時的名士陳紀交好。黃巾亂起時,人們大多往南方避禍,管寧卻向北以示不離北方故土,於是與邴原、王烈等人同去遼東,受到遼東太守公孫度歡迎,專門騰出驛館給他們居住。但是,見過公孫度之後,管寧卻在山谷結廬而居。

他在當地只談經典不問世事,引來大量同為逃避戰亂的人,於是管寧講經典、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樂於受管寧教導,很受大家愛戴。遼東太守公孫度自立為王,本想任命管寧為自己助長聲勢,也因為對管寧的敬重不敢提出,曹操迎天子後也曾辟命管寧,被當時的遼東太守公孫康攔下不做通知。

管寧品性高潔,魏文帝、明帝都曾多次徵召他,許以太中大夫、太尉、光祿卿等重職,但管寧一直推辭不受。後人稱管寧為一代「高士」,鄉人為其建祠立冢,鄰近數村無不以「管公」為村名。《三國志·管寧傳》中評價道:「淵雅高尚,確然不拔。」《三傅子》:「貌甚恭,言甚順,觀其行,邈然若不可及也,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溫。」

華歆、邴原與管寧少年時一起四處遊學,人稱三人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

看著面前的三位文士,一時間,某城主心中五味雜陳,苦心經營這麼久,建立赫赫聲名,創下不世奇功,歷經千劫險死還生,總算有歷史人物主動投奔哥了,哥容易嗎?而且,一來就是三位,還都是不可多得的賢才,領主當到這份上,夫復何求!

一龍求仕,阿牛欣喜若狂,自然慨然應允,對三人執禮甚恭。

阿牛對三人表示熱烈歡迎,併當即命官吏晚上安排宴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