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關中之亂 第五一零章 忠良身後事

正當劉和準備對悄然壯大的劉備動手時,洛陽城內卻在此時發生了一些變故,讓劉備暫時又得以躲過一場危機。

衛將軍、司隸校尉朱儁,這位一輩子都在替大漢皇朝殫精竭慮的老臣,終於忍受不住歲月的無情侵蝕,在春回大地的建安三年逝去了。

朱儁活著的時候,替朝廷南征北戰數十年,曾經平定過各地的黃巾之亂,又與董卓鬥爭多年,在生命最後的十年中與劉和密切合作,在一片廢墟上重建了洛陽城。

初平三傑,朱儁排第一,皇甫嵩第二,盧植第三。這三人正是漢末士大夫中最為傑出的代表,他們既受過良好的教育,又懂得行軍打仗,還能在朝堂上經略國家。如果站在劉和的角度上來看,始終忠誠於皇室的「三傑」,無疑是最好的合作對象,而事實也證明了劉和的做法是有效的。

因為皇甫嵩父子在長安的不懈堅持,他們保住了皇帝和大臣們的性命,使得大漢朝在形式上始終不曾徹底湮滅,為劉和的復興大計贏得了寶貴時間。

因為朱儁在洛陽的努力經營,劉和能夠充分調動和利用保皇派的力量,以較小的代價穩定並佔據洛陽地區,本應該血流成河的權力爭奪始終沒有發生,各方在朱儁的斡旋下迎來了天子還都,太傅進京的新局面。

因為盧植在徐州的謀劃指揮,曹操和袁術相繼在徐州碰壁,當朝廷和劉和都無力對黃河以南、虎牢關以東的兗州、豫州、青州、徐州和揚州進行管轄治理時,盧植有效地遏制了幾個大軍閥的崛起,為日後劉和的統一大業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和鋪墊。

如今,隨著朱儁的去世,初平三傑便只剩下盧植一人,而盧植的年齡也在朝著六十歲這道坎靠近,誰也不知道他還能健康幾年。

朱儁死後,朝廷為了褒獎他的生前功績,加授他為太師,並將他的爵位授予兒子朱皓,也算是極為榮崇。董卓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加封為太師,卻是一個亂臣賊子,朱儁與董卓鬥爭多年,死後卻得了太師這樣的「榮譽稱號」,不得不說人生真是充滿了各種變幻和未知。

朱儁死時不知道有沒有什麼遺憾,但得到他死訊的人中,卻有不少人在遺憾。

雖然朱皓繼承了朱儁的爵位和封賞,但朱儁死後還是留下了衛將軍和司隸校尉這兩個炙手可熱的位置,同時還有一支人數大約在一萬五千人的軍隊,若說無人眼紅和惦記,那是自欺欺人的鬼話。

按照朱儁臨終之前的交待,他當初在中牟一帶拉起來對抗董卓的部隊交給馬日磾或者鄭泰指揮,馬日磾為了避嫌,將此事推讓給了鄭泰。鄭泰作為當初曾經密謀誅殺董卓的元勛,加之本人又是開封附近人氏,緊靠著中牟縣,統領朱儁遺留下來的這支部隊倒也能夠壓得住陣腳,只是朱儁遺留下來的衛將軍和司隸校尉這兩項官職卻是不好重新分配。

洛陽周圍如今有四支部隊存在,其中直接歸屬於劉和調動的是申息軍和龍虎衛,當初段煨投靠過來時遺留下來的近萬人馬則暫時歸屬於申息軍,由趙雲指揮。除了申息軍和龍虎衛,還有朱儁留下來的中牟軍和張楊率領的河內軍。中牟軍目前的主要職責是協助申息軍防守函谷關一帶,而張楊帶領的這支河內部隊原本是在河內對抗袁紹,後來因為護送天子還都洛陽有功,便在芒碭山附近駐紮了下來,成了護衛天子的近軍。

對於中牟軍,因為礙於朱儁的面子,劉和一直默許了其在洛陽的地位和權力,算是遮人耳目,防人口舌的幌子。對於張楊從河內帶到洛陽的這支部隊,劉和卻是怎麼看怎麼不爽,一直在盤算著如何將其瓦解掉,但因為張楊比較老實,又要顧忌到皇帝劉協的感受,所以劉和也是不方便真的下手,只好把張楊擱在洛陽城北,暫時不去理睬。

如今朱儁已死,便有段煨、司馬防和張楊等人競爭司隸校尉這個十分關鍵的位置,偏偏這三個都不是絕對忠於劉和的人,而劉和目前又無法推出一個名望和資歷足以擔任司隸校尉的人選。

除非,劉和讓盧植離開徐州,前往洛陽為官。

除了司隸校尉這個職位,衛將軍的封號也有不少人在眼饞。益州的劉璋託人前往洛陽向皇帝說情,表示願意如數將這幾年因為道路阻絕而積壓下來的歲賦上交朝廷,條件就是朝廷加封他為衛將軍。皇帝心裡一點也不笨,他問來人如今益州通往洛陽的道路怎麼就通暢了,劉璋的密使回答說益州押送歲賦的隊伍準備沿長江走水路繞道荊州前往洛陽。皇帝聽了之後,不置可否,卻將這個難題丟給了太傅劉虞。

劉協如今已經年滿二十,再也不是那個當初在長安時聽到董卓的名字就嚇得臉色發白的孩子,雖然他身邊沒有「十常侍」這樣一群壞傢伙們唆使他干一些壞事,也沒有董承等這麼一群所謂的死忠搞出「衣帶詔」這種狗血的事件,但他畢竟是大漢帝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所以他的態度很重要。

無論是劉虞,還是劉和,心裡都在犯著糾結,不知道是該給這個已經長大的皇帝開一道權力的口子,還是調動更多的人手阻絕他與外界的聯繫,免得他哪一天以皇帝的名義向著劉虞父子舉起屠刀。

對於劉璋提出來的條件,劉虞其實有些心動,去年的那場大災荒已經把兒子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家底消耗一空,如果只用一頂衛將軍的帽子就能換來益州的錢糧,這種買賣還是划算的。只是,用官帽子換錢糧的做法貌似不怎麼光彩,當初王允在長安就這麼干過,除了使得大漢各地更加混亂之外,貌似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並無益處。

劉虞再三斟酌,決定還是不在自己主政的期間做這種類似於「賣官鬻爵」的勾當,就算是勒緊褲帶再過幾年,也要把朝廷的威嚴重新樹立起來。

劉虞將自己的想法如實告訴了皇帝,然後將劉璋派來的人打發回益州。正在這時,隴西的李傕和西涼的馬騰、韓遂也分別派人進京,他們的胃口倒是沒有劉璋這麼大,但也不小。

李傕回到隴西之後,火併了原來的老搭檔郭汜,還幹掉了喜歡當牆頭草的樊稠,如今在隴西收攏了一些羌人部落,麾下又聚集起數萬人馬,儼然成了可以與馬騰、韓遂和關中袁紹對抗的一股勢力。李傕當初曾經稱霸關中五、六年,加在他頭上的封號也不小,這次他派人來洛陽卻是表示出願意歸順朝廷的意思,條件則是讓朝廷正式授予他雍州牧的職位,同時加封他為後將軍。

實際上,就算李傕和郭汜等人在關中鬧得最凶的時候,他們當中也從未有人公開表示過要取代朝廷而自立的意思,最多也就是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而行軍閥之實,而後來李傕等勢力與呂布和袁紹圍繞長安城的爭奪也是軍閥之間的混戰,也未直接涉及到謀逆之事,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朝廷還真無法給李傕準確的定罪。

如今李傕派人前來洛陽,既表明了自己願意服軟的態度,同時也是在提醒劉虞和大臣們他如今遠在隴西,如果朝廷不加以安撫的話,歸順變謀反,那麼大家的面子上就會都不太好看。

對於兒子一再放過李傕的做法,劉虞不像朝堂上其他大臣那樣無法理解,他很清楚兒子每次都是在利用李傕,並非婦人之仁,又或者是在養寇自重。

一開始,李傕與袁紹爭奪長安失敗,退往潼關的時候,劉和完全有機會對李傕來最後的致命一擊,但他卻沒有那樣做,而是令人驚訝的讓出了弘農郡靠近潼關的一部分地盤,使得李傕能夠在潼關穩住陣腳,得以苟延殘喘。

接下來,李傕在潼關待穩了之後又生出了奔襲洛陽的心思,當時劉和正在北方忙著調動和指揮數百萬軍民對抗大饑荒,結果李傕在陝縣被賈逵揍得鼻青臉腫,就連棲身的潼關也被張既奇襲奪占。當時的李傕,就像被關進了籠子里的老虎,只要劉和一聲令下,他就會被趙雲從河內帶過來的大軍剿滅的一乾二淨。然而劉和再次出人意料地放過了李傕,暗示趙雲放開潼關出口,任憑李傕帶著兵馬一路逃回了隴西。

看不懂劉和用意的人,都在嘲笑他識人不明,居然妄圖收服李傕這種野心勃勃之人,而看懂了劉和心意的人,只會感嘆劉和的眼光的心胸是如此的開闊。

李傕回歸隴西,雖然好似猛虎歸山,但也遏制住了關中以西少數民族的東進步伐,同時還把郭汜、樊稠和王方几股勢力再次整合在了一起,對遠在西涼的韓遂和馬騰形成了巨大的牽制和震懾作用。這次他派人前來洛陽,請求朝廷授予他雍州牧的職位,便是表明了要對付西涼馬騰、韓遂和關中袁紹的心意。

雍州原為秦代時設立的九州之一,位置主要包括司隸地區的左馮翊、右扶風和涼州下屬的北地、安定、漢陽、武都四郡。因為隴西的羌人和河西的羌人不停地進犯關中地區,朝中有不少大臣很早以前便提出重設雍州的建議,王允在世在世時甚至還專門與大臣們商議過此事,如今李傕舊話重提,效仿劉和在東北將原屬於幽州的遼東、玄菟、遼西和無慮四郡分出來新設遼州的做法,卻也並非是要裂土分疆,而是真的在替朝廷打算。

李傕想要把涼州最富庶的四郡從原來版圖上分出來,馬騰和韓遂這兩個有意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