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卧薪嘗膽 第二零七章 人才大豐收

劉和在年前極度缺少人手的時候請大學士蔡邕親自出馬,前往潁川替自己招攬人才,足見潁川在劉和心目中多麼的有分量。

潁川號稱漢末的人才儲備庫,並非浪得虛名,而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

曆數潁川所出的人才,從戰國末年的呂不韋、韓非子,到漢初的張良,再到後來的晁錯,然後再到東漢時期的「潁川四長」,即陳寔、鍾皓、荀淑、韓韶等四位德行清高的名士,以及四長的子孫和其他許多許多的牛人,從未斷檔,而且似乎有越來越興盛的勢頭。

潁川四長之首的陳寔,有個兒子,名叫陳紀;陳紀有個兒子,名叫陳群。歷史上陳群在曹魏陣營官至尚書令、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他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影響深遠,乃是封建時代維護皇權統治的重要制度。

鍾皓有個孫子,名叫鍾繇,現在長安擔任侍中。如果給漢末的人才在治理內政方面進行量化評分的話,以一百分為滿分,則鍾繇可得九十九分。鍾繇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還是與王羲之齊名的書法名家。

荀淑是先秦諸子百家荀子的後人,他養的八個兒子被時人稱為「荀氏八龍」,比之河內司馬防養的那八個兒子,毫不遜色。荀淑養了一個很厲害的孫子,名曰荀彧,被後世人稱為「王佐」。除了荀彧,荀淑還有一個同樣了不起的曾孫子荀攸,其智謀不在徐庶之下。

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如今皆在曹操帳前效力,前面提到的鐘繇雖然在長安為官,但也跟曹操暗中聯繫密切,僅剩陳群一人因為年紀尚輕,目前似乎還未被人所招攬。

韓韶的後人史書中沒有記載,但也有人推測韓韶的先祖可能是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而韓韶的後人則跟現任幽州牧韓馥有些關係。

總之,「潁川四長」個個了不起,不僅自己出名,而且培養和教育出了一大批同樣出色的後人,為漢末亂世增加了許多光彩。

除了「潁川四長」養育的後人個個光燦奪目,在這個時代潁川還出了水鏡先生司馬徽、智者戲志才、劍俠徐庶等名人,以至於像荀諶、荀衍、辛評、辛毗、郭圖等很有能力的文士,都難以排上號……

當然了,去年被某個「無賴」以綁架的手段弄到洛陽來的一代鬼才郭嘉,同樣也是出自潁川!

漢末的潁川,之所以人才如此高度密集,跟遍布潁川郡的私家學館不無關係,也跟潁川良好的學術風氣有關。

只要蔡邕站在潁川書院里隨便揪出一個書生來,說不定就是能夠治理國家的良才。劉和請蔡邕前往潁川為自己物色幕僚,就好比是讓一位目光敏銳的牧人前往羊圈之中挑選肥羊,實在是再拿手不過。

蔡邕雖然不是出自潁川,但他也曾多次遊學潁川,對於潁川當地有名氣的學社瞭然於胸,所以到了潁川之後,憑藉他享譽海內的學識名聲,吸引了不少的士人前來結交和拜訪,順便幫著女婿精挑細選出一批可用之才。

這不,當蔡邕在孫堅派出的衛兵護送下返回洛陽時,竟然為劉和帶回來了年輕的陳群、荀彧的三哥荀衍,辛評的弟弟辛毗,還有一些書院當中有意出仕的年輕學子,一下子就將偌大的太傅府塞得滿滿的。

劉和看著跟隨在老丈人身後的這一大群學子,樂得合不攏嘴,覺得自己總算有點暴發戶的感覺。

為了讓潁川來的這一大群士子覺得受到重視,劉和將他們全都安頓在太傅府中,天天好吃好喝的招呼著,還讓蔡邕、趙溫、鄭泰、審配等有身份學識的長者輪流與他們進行論道,傾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以此滿足這群潁川學子們指點江山的願望。

劉和不急於給這些潁川來的學子們安排具體事務,主要是想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摸清大家的底細,看看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都有哪些,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劉和把潁川來的士子們剛剛安頓好,張濟那邊竟然也派了人來,將李儒送到了洛陽。劉和信守諾言,立即將張綉釋放,准許他返回張濟的身邊。

張綉被劉和從長安弄到洛陽,基本上處於軟禁狀態,劉和對他並無太多惡意,所以就算洛陽鬧糧荒的時候,張綉每日的飯食都不曾降低標準。敗在趙雲手下或許是張綉此生都無法抹去的恥辱和陰影,但他想要來個鹹魚翻身,只怕這輩子趙雲都不會給他這種機會。

送走了張綉,劉和單獨接見李儒。

對於李儒,劉和的感受有些複雜。

李儒此人,確實是個有本事的,而且也善於審時度勢,但因為他曾給董卓出過不少主意,所以在士人當中口碑很差,如果劉和不能妥善進行安置,那麼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到他在洛陽好不容易拉起來的這個班底團結。

李儒似乎也知道劉和的難處,所以在見到劉和時並未提出過分的要求,表現的十分低調,只是表態願意輔助劉和做事,至於具體做什麼事情,一切聽從劉和的安排。

劉和沉吟良久,對李儒說道:「文優先生也是明白人,當知司隸如今難以容下你,不知可願遠離洛陽,北上幽州?」

李儒回答說:「吾乃落魄之人,但求能有一處容身之地,不敢挑剔。」

劉和點頭說道:「幽州是吾發展壯大的根基所在,文憂先生去了那裡,絕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只要你踏實做事,將來遲早還能再回洛陽。」

劉和這些話說的很含蓄,但李儒卻是聽懂了。劉和所謂的「踏實做事」,是在提醒李儒要做到忠誠可靠;劉和所謂的「遲早還能再回洛陽」,是向李儒承諾將來他還可以回到朝廷中樞。

李儒懇求說道:「承蒙公子不棄,我想早日前往幽州,在太傅大人帳前做事。」

「明日我便安排護衛隨你動身,路上千萬小心!」

劉和將李儒的事情搞定之後,於是著手人事方面的委任和調整。

目前,劉和手下可用之人增加了許多,武將方面有趙雲、張郃、慕容平、牽招、李蒙、鄧海、陳貴等人,謀士方面有郭嘉、李嚴、田疇等人,內政方面有審配、陳逸、衛覬、鄭泰、鄭渾、荀衍和辛毗等人,幕僚方面則有張逸、屈蒙、杜畿、賈逵、陳群等人,學術方面則有蔡邕、徐岳等人。

這樣的劃分還是有些籠統,實際上李嚴既是劉和的謀士,也是一位不錯的帶兵將領,將他劃歸於武將之列,趙雲和張郃絕對沒有任何意見。類似的還有審配,他現在雖然為洛陽令,主抓內政建設,但也是一個挺不錯的謀士。

另外,在劉和的幕僚之中,賈逵、杜畿和屈蒙都可以作為統兵將領來進行培養,走文武兼備的成長道路。

武將是劉和在洛陽安身立命的最大本錢,目前他麾下雖然只有趙雲和張郃兩員頂級武將,但這二人卻具有無法估量的作用。劉和仍然將所有騎兵交給趙雲統率,將龍虎衛交給張郃統率,將申息軍交給李嚴統率。慕容平和李蒙被劉和派給趙雲擔任屬下,牽招和杜畿則被劉和派給張郃擔任屬下,鄧海、陳貴兩位泥腿子出身的將領則由李嚴親自進行培訓,賈逵從旁協助。

理順了麾下各軍的人事安排,劉和在洛陽的安全就有了保證。洛陽城內如今除了直屬於劉和的幽州騎兵、申息軍和龍虎衛三支部隊,還有朱儁招募統率的一支部隊,人數大約一萬,主要負責周邊各縣的安全,並不常在城內駐紮。

劉和跟朱儁一直配合的比較默契,並不存在爭權奪利的情況,而且劉和始終未曾將戰略重心放在洛陽,一旦幽州和冀州的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劉和將會毫不猶豫地揮師北上,將洛陽讓給朱儁。

相比於武將方面的嚴格掌控,劉和對於內政官員的任命就要鬆散一些,像衛覬、鄭泰、荀衍和辛毗這些人,現在並非劉和的直接下屬,他們跟劉和的關係更像是一種政治上的合伙人,只不過劉和是個大股東,而其他人手持的股份要少一些。

對於這些有能力的士人,劉和既不排斥,也不過多的追捧,全都丟給河南尹朱儁去安排,至於落到他們頭上的到底是怎樣的烏紗帽,劉和並不過多的干涉。

劉和關心的是直屬於太傅府的這些曹掾、令史和御屬,因為這些人直接受他的調遣指揮,今後也是他發展壯大的班底。

按照大漢官制,太傅府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各二十二人,加起來就是六十五人。

掾屬是太傅府的高級幕僚,有專屬的辦公機構,相互之間分曹辦事,類似於後世政府機關下屬的各部。

令史是太傅府的中級幕僚,他們的地位沒有各曹的曹掾高,但又比地位最下的御屬要高一些,類似於後世的科長、股長之類。

太傅府中的御屬,是普通辦事員,身份自然無法與長史、曹掾和令史們相比,但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誰都知道,幹得好的御屬可以晉陞成為令史,而幹得好的令史,就能升為曹掾。至於幹得好的曹掾,則會被太傅推薦給朝廷,走上真正的高位。

目前,劉和的這群手下,有資歷和功績成為太傅府曹掾的,也就審配、田疇和李嚴三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