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卧薪嘗膽 第二零六章 驚喜連連

隨著洛陽糧荒的逐步解除,以及大規模的開荒耕種開始,艱難的形勢總算得到扭轉,劉和的日子於是好過起來。

從劉和去年八月率軍南下,直到今年三月,劉和在司隸地區的苦心經營,也開始顯現效果,這從開始有人才主動前來投效於他得到證明。

先是名儒鄭眾的曾孫鄭泰,在董卓死後從南陽袁術哪裡返回河南老家,聽說太傅之子劉和如今控制了洛陽,並且向各州發出了《納賢告示》,於是帶著親兄弟鄭渾一起前來洛陽求見劉和。

鄭泰,字公業,世居河南開封,是地道的京城人士。他在大將軍何進輔政期間,曾被任命為尚書侍郎,並遷侍御史。當時何進密謀誅除宦官,打算徵召并州牧董卓率軍入京協助,鄭泰極力勸阻何進說:「董卓強暴殘忍,野心很大,如果倚重他來解決朝政大事,將會放任他的凶暴和野心,必定會危害朝廷。」可惜何進剛愎自用,聽不進鄭泰的進言,仍請董卓入京,鄭泰於是棄官返回老家開封。

等到董卓進入洛陽之後,果然擅權作亂,憑藉手中兵馬玩弄朝政、廢立皇帝。當時鄭泰被董卓徵辟,讓他與城門校尉伍瓊、長史何顒和尚書周毖等一起去選拔天下名士為官。鄭泰與伍瓊、何顒等人便勸說董卓讓袁紹擔任渤海太守,以此來籠絡袁紹,但其實鄭泰是想扶植袁紹作為反對董卓的首腦。

初平元年正月,袁紹在冀州自號車騎將軍,充當關東聯軍的盟主,公開起兵討伐董卓。當時董卓與朝堂大臣商議,打算親自領兵對付關東聯軍,眾臣都不敢出言反對,惟獨鄭泰擔心董卓兵馬強壯,討董聯軍無法取勝,所以出言反對,把反話正著說,忽悠董卓將兵權交給了他。董卓身邊謀士提醒董卓說鄭泰智略過人,其實暗中早已與袁紹等人合謀,如果把兵馬交到鄭泰手中,就等於是讓他交給袁紹這些人,董卓於是趕緊收回了鄭泰的兵權,改拜鄭泰為議郎。

後來,董卓遷都長安,司隸地區鬧起饑荒,京城當中的許多士大夫都無法生活,當時鄭泰家中有錢,於是每日舉行聚會,救濟了很多人。再後來,鄭泰與荀攸和何顒等人合謀暗殺董卓,但是秘密泄漏,鄭泰便從武關逃離長安,投奔了後將軍袁術。

鄭泰在洛陽和長安為官的時候,劉和當時也在,甚至還因為餓肚子而去鄭泰府中蹭過飯,所以劉和跟鄭泰其實是老熟人了。

在劉和的記憶之中,鄭泰此時應該已經作古,而且是死在前往揚州出任刺史的道路之中,不知道怎麼搞的竟然活蹦亂跳的出現在了自己面前,還帶著他的弟弟鄭渾。

雖然弄不清鄭泰為何該死不死,但既然他來了,正缺人手的劉和當然不會避而不見,相反的,劉和以最高的規格接見了這位反董猛人,還有他的弟弟鄭渾。

實際上,如果當初鄭泰跟荀攸和何顒等人謀殺董卓成功了,他就是現在的王允,大權在握,聲名遠播!

劉和記得鄭泰的弟弟鄭渾也不簡單,在鄭泰死後最終被曹操徵用,曾經多次出任地方官員,穩定了任職所在地的混亂局勢,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

也就是說,鄭氏兄弟二人都是有本事的,而且忠於漢室,因此可以信任和重用。

鑒於鄭泰的名聲,劉和向長安朝廷上表,奏請加封反董義士鄭泰為御史中丞,今後留任洛陽,監察洛陽百官的言行舉止。同時,任命鄭渾為太傅府令史,今後輔助自己處理政務。

鄭氏兄弟到來不久,長安朝廷委派司空趙溫領著一些官吏也抵達了洛陽。

年前,劉和為了緩和與王允的關係,曾經上表長安朝廷,請求朝廷委派夠分量的官員前來洛陽,主持皇宮修繕等事宜,結果王允竟然將看著有些礙眼的,與他同為三公的趙溫給趕到了洛陽。

光武帝劉秀即位之後,設置了大司空這個官職,主要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務,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司空領宗正、少府、司農三卿,府中有長史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部署四十二人。

趙溫,字子柔,今年五十七歲,與王允、馬日磾、楊彪等大臣年歲相仿,老家在蜀郡成都。當初朝廷任命他為京兆郡丞,趙溫嫌官小,於是感嘆著說了一句:「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於是棄官返回老家蜀中。當時正遇家鄉災荒,趙溫便慷慨施捨家中積糧賑救饑民,後來得封江南亭侯,歷任侍中、司空等職。

趙溫此人,性情比較直爽,有什麼話都要說出來,而且不怎麼給人留面子,所以不被把持朝政的王允所喜。劉和的奏書送抵長安時,王允正想著如何擼掉礙事的趙溫,正好藉此機會將他趕到洛陽來,以此牽制和對付勢頭強勁的劉和。

對於趙溫的到來,劉和有些意外,但並不是非常抵觸。趙溫雖然位高,但他再高也高不過自己老爹劉虞,劉和如今是代父坐鎮洛陽,實際上行使的是太傅的權力,加之他又控制著數萬兵馬,所以趙溫根本無法撼動劉和的地位和權力。

洛陽城中的大小官邸經過去歲今春的一番修葺,很多已經可以住人,其中就包括原司空府。劉和客客氣氣地將趙溫送進了司空府,然後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向趙溫點名要了幾個小吏來幫自己處理公務。

趙溫有感於劉和的懂事和尊重,非常大方的讓劉和在自己從長安帶到洛陽的吏屬隊伍中挑選,劉和也不矯情,直接點了幾個人的名字,然後領著人離開了司空府。

在被劉和選中的這幾人當中,有一位名曰杜畿,是京兆杜陵人;另有一位名曰徐岳,是青州東萊人;還有一位名曰賈逵,是河東襄陵人。

此三人,在這時聲名並不響亮,還屬於長安城內不怎麼入流的官吏,因此才被趙溫作為低等幕僚帶到了洛陽。然而,開著金手指而來的劉和卻知道這三人的本事和能力,他早就派人盯著這幾個傢伙好幾個月了,等得就是趙溫帶著他們前來洛陽!

據史書記載,杜畿不僅是一位愛民如子,為政有道的好官,而且不畏權貴,品德高尚。他曾出任河東郡太守長達十六年之久,史書評價其政績為「常為天下最」。曹操去世之後,曹丕曾任命杜畿監造御樓船,等到樓船造成之後,杜畿親自到陶河試航,不幸遇到風暴,溺水而亡,時年六十二歲。

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杜畿的品行:杜畿的母親去世很早,他父親續娶了一位兇狠的後母,更加悲催的是,杜畿的後母來到杜家沒有多久,杜畿的父親也去世了,年幼的杜畿便由兇狠的後母一個人照管,日子過得十分艱辛凄苦。

然而,就算後母對杜畿不好,但杜畿在長大之後卻擁有了孝子的名聲,當長安動亂之後,還帶著後母一起逃亡到荊州避禍。等到長安穩定下來之後,杜畿還親自扶著後母的靈柩返回故里,不將後母的屍骸丟棄在他鄉。

杜畿能被劉和相中,除了他的品行能力,更因為劉和看重了杜畿能為曹丕督造樓船的本領。劉和現在雖然未曾涉足海洋,但他作為後來人,非常清楚探索海洋對於漢民族具有怎樣深刻的意義。遠的不說,將來劉和若是統一了中原地區,率軍南渡長江時,也需要一支強大的水軍。

被劉和相中的第二位人才徐岳,在某羅的演義之中根本看不到名字,但他卻是一位鼎鼎有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靈帝時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劉洪編修出了我國古代第一部觀察到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曆法《乾象曆》,並把乾象曆的精髓傳授給了弟子徐岳。徐岳潛心研究月球運動,進一步完善了乾象曆,搜集前人留下的大量數學資料,撰寫出了《數術記遺》、《算經要用》等具有歷史意義的數學著作。

徐岳一生之中最大的貢獻和發明,則是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游珠算盤,也就是後世所見的那種算盤。

別人或許不會在意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徐岳,但劉和卻將他當成上天賜給自己最大的一個「寶貝」。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徐岳的價值比之趙雲,比之郭嘉,比之劉和所有的手下,只高不低。

最後一位被劉和選中的人才賈逵,也是了不得的人才,縱觀賈逵的一生,可以用文武兼備,功勛卓著來形容。

賈逵出身名門,但因為家道中落,所以少年時便成了孤兒,家中十分貧苦,甚至冬天連棉褲也沒有得穿。有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後因為外面太冷,只能穿著柳孚的褲子離開。就是這樣一個少年窮苦之人,在成年之後,卻屢屢做出了令天下人吃驚的大事。

賈逵文能治理州郡,武能統率十萬大軍鎮守一方,是個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現在雖然只有二十歲,甚至比劉和還要小一歲,卻已經被劉和內定為重點培養的對象。

劉和這次藉助馬日磾的暗中幫助,讓趙溫幫忙將這幾位人才帶到洛陽,只因不想讓這幾人發現自己對他們的特殊關注,以免他們生出驕橫自滿的心思,結果成長到最後變了質,金甌變成瓦罐,豈不可惜?

趙溫抵達洛陽不久,劉和的准岳父蔡邕也從「人才基地」潁川講學歸來,然後也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