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雛虎北歸 第五十一章 牛皮吹的很大

許多年以後,有好事之人問起趙雲關於當初在高邑與聖君初見時的情景,一代大漢名將卻是顧左右而言他,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好事之人不肯罷休,還是將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翻了出來。

「聽說當初將軍在高邑初會聖君時,你落了他的面子,聖君當時有沒有記恨於你?」

「你說呢?」趙雲不答反問。

「據韓文節之孫回憶,當時聖君說過一句『本公子記住你了』這樣的狠話,是不是可以證明聖君當時還是對你很有意見的?」

「本將軍今日也記住你了!」

「呃……!」

不怪後世許多人對發生在初平二年秋的高邑之會如此感興趣,實在是因為這次的四方會面成就了一代聖君「天縱之謀」的美名,所以引得無數後來人苦苦研究和分析,甚至還為此寫出許多的文章,吵吵鬧鬧了很多年仍然不休。

首先,人們好奇的是為何劉和在對待高幹與關靖時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高幹雖然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可劉和卻是連人家母親都問候過了,也算是連本帶利都收了回來。關靖當時落了劉和的面子,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趙雲甚至還出語喝止了劉和,可劉和卻以禮相待,表現得簡直比他父親劉虞還要溫良謙讓。

對於此事,劉和後來在給自己的子女上課時曾經專門解釋和分析過。他是這樣說的:「為父當初之所以要惡高幹而近關靖,卻是與布局河北有關。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當時的河北形勢複雜緊迫,公孫瓚和袁紹皆為野心勃勃之輩,為父客居高邑,徒有虛名而手中無兵,是以只能與其虛與委蛇。」

「當時公孫瓚尚未公然與汝祖(劉虞)破裂,而他當時所圖則是冀州之地,為了不逼公孫瓚與袁紹結盟,是以為父只得驅虎吞狼,用大勢逼迫公孫瓚不好來攻韓馥,同時又給公孫瓚留出攻打袁紹的機會。」

「袁紹當時與汝祖隔著韓馥和公孫瓚兩股勢力,就算我開罪了高幹,卻也不用擔心袁紹帶兵來攻;而公孫瓚卻是與汝祖共治幽州,若是惡了關靖,則可能使得公孫瓚對汝祖大加提防,轉而與袁紹結成同盟。」

「兵法雖然有雲『遠交而近攻』,然凡事不可盡信書本和教條,必須從當時的實際出發。當此時,公孫瓚雖然為近而袁紹為遠,但卻不適用遠交近攻的策略,而適用於驅虎吞狼的計策。」

關於「高邑會談」,人們喜聞樂道的第二個話題則是劉和當時為何對會對還是小小屯長的趙雲如此禮遇有加,甚至後來做出了用整個安平國向公孫瓚交換趙雲這樣的驚人之舉。

當然了,很多年之後的事實證明趙子龍將軍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一個安平國。假若公孫瓚能夠未卜先知的話,只怕當時劉和用一個甚至是兩個冀州來跟他交換,他也不會答應!

安平國位於冀州境內,約佔冀州的十分之一,兩個冀州也就是二十個安平國。

人們之所以如此熱衷這個話題,倒不是覺得劉和的做法是錯誤的,大家更加關心的是劉和與子龍將軍是否有些不得不說的故事,否則他在初見趙雲的情況下,怎麼會做出這種瘋狂的舉動?

史海鉤沉,眾說紛紜,還是來看看高邑會談的真實情況吧。

當劉和看完公孫瓚寫給韓馥的來信之後,做出了一個令關靖和韓馥都沒有想到的舉動。

他竟然站起身來,然後面無表情地將信拿到了高幹面前,說道:「今日既然是四方會談,豈可厚此而薄彼,還請高將軍看看公孫將軍的這封來信吧!」

劉和之所以親自站起來將信送到高幹面前,卻是用行動來堵住韓馥和關靖的嘴。

高幹雖然摸不清劉和此舉的用意,但是人家既然將信都遞到了自己的面前,此時若是不接著,那也太沒有膽氣了些。

待到高幹看完公孫瓚的書信之後,廳中忽然靜了下來,剩餘幾人雖然心如貓抓,很想知道公孫瓚在信里對韓馥說了些什麼,可韓馥不說、劉和不說,高幹依然不說,他們也就不會張嘴明問,更不好伸手向高幹討信一觀。

韓馥可以將信給劉和看,因為劉和所代表的朝廷大勢和幽州劉虞擺明了是他的靠山;劉和可以將信拿給高幹看,因為這是劉和親自遞過去的,攔都攔不住;但高幹卻不敢如劉和一般,自作主張地將信拿給別人看。

一段令人如坐針氈的冷場之後,劉和伸手攏了攏頭髮,然後「王八」之氣猛地向外一抖,朗聲說道:「諸位,冀州之事本來不在本使此次出行之內,然路經高邑時卻恰逢其會,加之韓中丞與家父又是莫逆之交,是以我便說幾句公道話,不論說的有沒有道理,只當是一家之言,既不代表朝廷的意思,也不代表吾父的意思。」

劉和本來就是正牌的天子侍中,如今又受命出使,自稱本使倒也妥帖,沒有任何問題。

韓馥立即介面說道:「還請公子主持大局!」

韓馥就這一句話,便亮明了的態度。

關靖有些無奈地說道:「公子身份尊貴顯赫,想必定會公道持中。」

高幹氣呼呼地說道:「暫且耐心聽你幾句,若是說的不在理,休怪吾當場反駁。」

劉和對高幹的無理視而不見,一臉嚴肅地說道:「本使對於袁公和公孫將軍的忠君體國深表欽佩,在去歲討董失利的情況下,袁公與公孫將軍知恥而後勇,今年又拿出實際行動,準備在冀州合兵之後西進討董,此舉不僅精神可嘉,而且鼓舞人心!」

一直耐心聽著劉和說話的沮授,聽到這貨一臉正經地說什麼「知恥而後勇」,睜著眼睛把公孫瓚和袁紹意圖吞併冀州的行為誇成是「精神可嘉」、「鼓舞人心」,差點笑的噴了出來。

劉和這張嘴也夠損的,既打了袁紹和公孫瓚的臉,還讓人挑不出理來。

「然而,本使對於袁公和公孫將軍的做法卻無法認同。雖然韓中丞在去歲討董會盟時供應糧草時,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有所疏漏,可這卻不能成為你們逼迫韓中丞離開冀州的理由!」

說到這裡時,劉和的聲音陡然高了起來。

「最讓本使生氣的是,討董會盟這麼重大的事情,你們兩家竟然也不跟吾父商量一下,難道你們覺得當朝太傅、襄賁侯劉伯安的實力和威望不足以領導群雄么?」

「不要拿去年吾父沒有參加酸棗會盟來說事!大家都不是傻逼,若非吾父獨鎮幽州,將塞外的百萬游牧之民堵在長城以北,試問諸位今天能在這裡安然坐著扯皮么?早特么的被鮮卑人、烏桓人攆到舅姥姥家去了!」

說到道激動之處,劉和一時沒有管住嘴,竟然又爆了粗口。

「吾從長安來,聽了不少董賊陣營關於酸棗會盟的說法,可知董賊這一年對手下將領說得最多的是一句什麼?董賊說幸好關東十八路聯軍會盟時,不是劉伯安擔任盟主,不然吾命休矣!」

劉和這話說的就有些扯淡了,人家董卓從來都沒有這麼說過。

高幹聽到這裡,終於忍不住了,劉和這廝當著這麼多人詆毀他的親舅舅袁紹,話里話外的意思都在說袁紹去年擔任盟主不行,這怎麼可以?

「哼!劉公子,若是你再這麼信口開河、含沙射影,別怪高某翻臉!」高幹氣呼呼地站起來說道。

不過還好,這次他倒是沒有拔出劍來。

劉和今天的脾氣似乎特別的好,對於高幹打斷他的說話竟然不生氣,而是雙手平舉至兩肩外側,然後做了一個向下壓的動作。

「高將軍何必動怒,有理不在聲高嘛,還請坐下來把本使的話聽完。」

高幹本來想吵架,可看到劉和如此克制,只好又氣呼呼地坐了下去。

「是非功過,自有後來人評說!本使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鑒於諸位對於討伐董賊如此用心,對於匡扶漢室如此堅定,本使作為當今天子之叔,作為漢室宗親,豈可無動於衷?」

「現在,我有一個特大的好消息告訴諸位!為了從行動上支持大家,本使已於十日前派出信使前往幽州,有請吾父親自出山!據可靠情報,如今吾父正率五萬大軍星夜南下,屆時四方齊聚,便是一支令天下側目的力量,討董之事不在話下!」

雖然大家都知道西進討董不過是一塊遮羞布,但劉和這廝能圍繞這個話題從頭說到尾,口口聲聲都是為了討董大計著想,大家心裡多少還是佩服的。不是佩服他的口才,而是佩服他足夠無恥!

當韓馥聽到劉和說劉虞將率五萬大軍南下時,心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相比於如狼似虎的公孫瓚和袁紹,韓馥還是更原意相信劉虞的人品,他擔憂公孫瓚和袁紹吞併冀州的野心,但卻不擔心率軍南下的劉虞也懷有這樣的目的。

無數的事實可以證明,劉伯安絕對是如今大漢宗室之中最忠誠的一位臣子。因為從道理上說,整個天下都是老劉家的,作為老劉家的後人,劉虞又怎麼會跟韓馥搶奪冀州呢?

當關靖聽劉和說到劉虞不日將率軍南下時,心裡咯噔一下,恨不得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