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戰風雲 第253章 西亞風雲(四)

奧斯曼帝國在16世紀開始統治阿拉伯地區。到了十九世紀時,英國等歐洲列強相繼入侵,奧斯曼的統治開始大為衰退。到了19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已經無力直接統治這些地方了,開始委任當地的阿拉伯貴族為總督、帕夏、埃米爾,自己管理自己。到了20世紀初,這些勢力已經尾大不掉,成了一個個的半獨立勢力。

而英國人在這裡雖然佔據了很多地方,但是對這個地方的統治卻並不上心。因為在當時這裡只有沙子和椰棗,並沒有太多利益,沒利益的事情自然沒有動力,所以英國也幹得沒精打採的。要不是為了遏制奧斯曼,他們甚至不會在此建立勢力。因為這裡沒啥搞頭,所以牛牛並不太願意自己直接下場,他們更傾向於使用代理人。

現在阿拉伯半島的周邊都是各個大國的勢力範圍,有英國,有法國,當然更有很早就進入阿拉伯半島的奧斯曼帝國,再加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阿拉伯軍閥,可以說在阿拉伯半島上是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形勢非常複雜。

因為在這塊地方各個勢力明爭暗鬥,誰也不服誰,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掌控勢力,瑪亞蘇的東啟派就在這個混亂之地開始混水摸魚了。東啟派又有錢又能打,很快乾掉和吞併了一些弱小的敵對勢力,就在當地形成了一個割據勢力。

在開始的幾年,瑪亞蘇的組織還僅僅是個新興宗教團體,雖然他們的教義比較另類,被綠教保守教派視為異端。不過這不算什麼,反正他們打不過,就算是異端他們也只得捏著鼻子認慫了。按照瑪亞蘇的話說,就是:「我們東方啟示派才是最正宗,最符合真主旨意的教派,改革綠教是我們的昭昭天命,不服你打我啊!」。

不過瑪亞蘇雖然遭到多數保守教派的敵視,但還是有額外的。他在無意中得到了阿拉維派、巴哈伊派等開明教派的認可,甚至他們還認為這個什麼突然冒出來的「東方啟示派」,就是他們的分支教派。於是,瑪亞蘇索性就加大了對他們的滲透,在壓倒性的經濟和武力面前,這些「異端」很快就被整合進了「東方啟示派」。

另一方,對於那些保守教派也沒放過,他在武力能投入的地區,就採取清洗上層,拉攏下層的辦法進行擴張。而在武力不便投入的地區,則通過挑動群眾斗群眾,刻意挑起不同教派、不同勢力之間的矛盾等方法,讓他們互相PK。另一方面,又採用「拉羊」的方式與保守教派爭奪信徒。

一手拿錢袋子,一手拿槍杆子的東方啟示派在這個混亂的大地上混得風生水起。短短八年時間,東方啟示派的勢力飛速擴張,教會組織擴展到了伊拉克、約旦和阿拉伯半島,信徒接近100萬。可謂是如魚得水,要知道,此時的阿拉伯地區(不含非洲)的總人口也不過1250萬左右,這裡面各種教派多如牛毛,100萬信徒的教派已經可以排進前三了,而且這還是只是個成立不到十年的新興教派呢。

在最初的時候,奧斯曼和英國也注意到了這個很活躍的東方啟示派,但是他們並沒有引起重視。

奧斯曼帝國是有心無力,索性假裝不知道,反正在他們看來,要倒霉也是英國人,以及那些不聽話的阿拉伯軍閥們倒霉,這是喜大普奔的好事啊!當東方啟示派在阿拉伯各地搞風搞雨的時候,他們很是幸災樂禍了一番。

英國人的態度就更瀟洒了,對於東方啟示派的活躍,牛牛表示管我鳥事。在這個老牌攪屎棍看來,中東這地方越亂越好,只要能剁掉奧斯曼伸過來的黑手,隨便哪個勢力掌權都無所謂,反正這鳥不生蛋的地方再怎麼折騰也翻不起大浪。因為說破天了,這地方就是一塊爛地,就算有誰能統一整個阿拉伯半島,那也是個窮逼國家,根本不值得重視。

而且,瑪亞蘇這傢伙也很識趣,在痛打了周圍勢力,展示了實力之後,就向英國殖民當局表達了善意。他表示奧斯曼帝國是異端,願意協助英國反對奧斯曼。英國也就樂得多個打手,雖然他們在當地也扶持了幾個代理人,但多一個能打的也是好事,反正一隻羊是趕,一群羊也是放,有什麼關係呢?因而英國不僅不會削弱瑪亞蘇的勢力,相反還會在軍事經濟政治上支持東方啟示派,使之成為抗擊抑制奧斯曼帝國的先鋒。

至於代理人之間的衝突,那更是英國人樂於看到的,要是這些代理人真的親如一家了,他們反而要擔心了。

到了1913年,東方啟示派的已經牢牢的控制住了伊拉克南部,部分庫爾德地區,以及半島東北部,組織控制的人口增加到了50萬人。這時,中國也獲得海灣直轄區,正好與東方啟示派接壤。這下子,東方啟示派的發展更是不可遏制了。大量的武器、糧食、藥品以及各種生活物資,源源不斷的通過海灣直轄區送到了瑪亞蘇手裡。

而這時,瑪亞蘇又以大伊瑪目的身份宣布: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是符合真主意志的思想,世俗化和科學化才是綠教發展的真正道路。同時開始在統治區實行世俗化和開啟民智的教育。1913年10月,瑪亞蘇以東方啟示派教會的骨幹為基礎,建立了阿拉伯人民復興黨。

這個消息傳出後,讓歐美列強爆笑不已。一夥神棍居然也玩起現代政黨,這尼瑪不是搞笑嗎?政黨這麼高大上的玩意兒,你們玩得轉嗎?列強都把這事兒當成笑話,他們都覺得瑪亞蘇是腦殼被門夾了,大概是這傢伙覺得政黨這東西聽起來很碉堡吧,所以也搞一個東施效顰的玩意兒。

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個看似搞笑的組織居然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了,因為他們身後隱隱出現了一隻大熊貓的身影。一戰爆發後,英法等國都是自顧不暇,更加沒有精力來管中東這塊的事情,阿拉伯人民復興黨就跟脫韁野馬一樣發展起來。到了1915年,他們已經組織起了一支8000多人的現代軍隊,控制的人口超過百萬,成為半島上最強大的勢力,開始向沙特家族的地盤擴張。

……

時間回到昨天下午的利雅得。

利雅得是沙特家族的老窩,第二沙特王國在1891年被拉希德家族所滅。沙特家族的倖存者紛紛外逃,伊本·沙特也隨父流亡國外,投奔了科威特埃米爾。

要說這位伊本·沙特同學也是很有「豬腳范」的,1902年時,沙特同學組建了小小的復國軍,準備奪回自己的祖地。在一個新月如鉤的夜裡,伊本·沙特帶領40餘人從科威特出發,突襲了利雅得。他們潛入利雅得城內,襲殺拉希德家族任命的利雅得地方長官,控制了這個沙特家族的老基地。這個看起來像是YY小說情節的事件,成了伊本·沙特一生事業的起點。

接著,伊本·沙特以利雅得為根據地,不斷向周圍擴張勢力,並利用奧斯曼帝國和英國之間的矛盾左右逢源,最後他成為了英國在阿拉伯地區的代理人之一。

如果按照原時空的歷史,伊本·沙特很快就可以飛龍在天了。1913年,在英國人的支持下,伊本·沙特對奧斯曼帝國開戰,進攻哈薩地區,並最終獲得了勝利,從而獲得了出海口。這樣,伊本·沙特的勢力就與半島西部哈希姆家族的漢志王國,以及北部的拉希德家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到了1915年,伊本·沙特就與英國簽訂《烏凱爾條約》,同英國結成盟反對奧斯曼帝國支持下的拉希德家族。1921年,他出兵攻打世仇拉希德家族,經過半年的圍城戰攻陷哈伊勒城,拉希德家族投降,伊本·沙特宣布自己為「內志及其歸屬地區蘇丹」。

如果到此為止,伊本·沙特也已經恢複了祖先的版圖和榮耀,但他並沒有滿足。隨後在1924年,他又進攻漢志王國,先後攻佔麥加、麥地那和吉達,趕走了哈希姆家族。伊本·沙特就宣布自己為「漢志和內志國王」。1927年,重新與英國簽訂《吉達條約》。新條約廢除了英國的特權,宣布伊本·沙特領導的國家獲得「完全和絕對的獨立」。1932年,他將漢志和內志兩個王國正式合併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成一個為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國家。

可以說伊本·沙特真的是運氣爆棚,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解體、英美急於在阿拉伯半島尋找同盟者等外界環境,都成了伊本·沙特成功建國的有利條件。在各方勢力的平衡交融之下,不僅重新奪回了內志王國,並保持了相對獨立的前提下,統一了阿拉伯半島,成立了全新的阿拉伯國家。其崛起的過程就跟YY小說情節差不多,堪稱「阿拉伯版的龍傲天」。

不過在本位面,這位滿滿「豬腳范」的「阿拉伯龍傲天」就可沒那麼一帆風順了,原本應該被他攻克的哈薩地區,卻被奧斯曼帝國順手賣給了中國。這下子剛剛準備好部隊的沙特同學傻眼了,中國可不像奧斯曼那麼好欺負,更何況他的主子英國此時正在拉攏中國,根本不支持他和中國開戰。

好吧,沒了哈薩地區還有其他地盤,這裡不行咱換個地方擴張好了,這點兒挫折是嚇不倒沙特同學滴。但是,從東方返回的那個叫阿布杜拉·哈倫·瑪亞蘇的神棍卻成了他命中剋星。

當時的阿拉伯半島,從東北部到東南部的沿海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