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黃河賦 第二百九十九章 毒計(下)

「微臣遵命!」章溢躬身施禮,然後斟酌了一下措辭,低著頭說道:「古語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知道主公以為然否?」

這是《孫子兵法》裡邊的名篇,朱重九自打徐州起義之後,都不知道背了幾百遍,早已爛熟於心。但是爛熟歸爛熟,如何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卻是兩眼一抹黑。今天,猛然聽人提起,不覺心中一動。點點頭,低聲回應,「孫子之言,當然是兵家至理。但朱某學識淺薄,以其為然卻不知其用,三益如果有話教我,不妨說得詳細些!」

「微臣不敢!」章溢見朱重九被自己的語言所動,又拱了下手,小心翼翼地補充,「剛才臣聞聽李將軍說,朝廷那邊授了察罕帖木兒一個達魯花赤的頭銜,並且許給地方上堡寨之主免稅的特權,讓他們自組兵馬,追隨察罕。此計甚毒,請主公務必小心應對!」

「免稅,讓他們自組兵馬?那不是湘軍么?朝廷可真捨得下血本兒!」朱重九對這幾句話還有印象,仔細一琢磨,眉頭迅速皺成了一個川字。

記憶裡頭有例子明擺著,當年的太平天國,輝煌時刻曾經打得滿清正規部隊落花流水。遇到了曾國藩的湘軍之後,卻越來越力不從心。最後連南京城都被攻破,用幾百萬屍骨成就了曾剃頭中興能臣的美名。

究其原因,太平天國自己腐爛的速度太快是其中之一,滿清王朝應對策略得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鄉紳地主們對太平軍的仇視,卻也居功至偉。至於「我大清」最後也被湘軍的繼承者掘了祖墳,那則是半個世紀之後的事情了。至少太平天國的將士們生前未能親眼看見。

「敢請主公知曉,蒙元朝廷此舉,絕非一時心血來潮。眼下非但中書行省治下各州府都在自組鄉勇,陝西、湖廣和江浙那邊,去年秋天起,也先後貼出告示,准許各路設立義兵萬戶府、毛胡蘆義兵萬戶府等,所選將領,皆為當地士紳。其所募之兵,也都是各堡寨的庄丁。凡是應募者,則免其差役,令討紅巾自效!」唯恐朱重九大意失荊州,宋克也站起身,大聲提醒。(注1)

逯魯曾和一眾還沒散去的文武們雖然不懂什麼是「湘軍」,但從朱重九的表情上來推測,應該和宋克嘴裡的「義兵」「毛葫蘆兵」差不多,都是地方團練武裝的別稱。便紛紛站起身,低聲附和道:「都督萬萬不可掉以輕心,朝廷此舉雖為飲鴆止渴,卻也能為自己贏得一絲喘息之機。那些鄉勇本事未必強悍,卻勝在於自家門口作戰,熟悉地形,並且隨時隨地都能得到補充!」

「的確,主公切莫大意。畢竟渡過淮河之後,便非我軍所掌控之地,人心難測!」

「要我說,就一路殺過去。凡是有與蒙古人勾結嫌疑者,斬草除根便是。省得將他們留在身後,吃飯睡覺都得睜著半隻眼睛。」

「不可!」章溢被嚇了一跳,趕緊大聲打斷。「主公,諸位大人,切莫亂起殺心。倘若如此,章某之罪,將百死莫贖!」

說罷,趕緊又給朱重九行了個禮,急切地補充,「主公明鑒,其實那些地方士紳,也有許多人看出蒙元氣數已盡,未必真心愿意與之同生共死。只是紅巾劉平章自前年起兵以來,對士紳誅戮過甚。布王三、孟海馬等將,所過之處,士紳之家更是十室九空。那彭瑩玉最為狠辣,每至一地,必先查抄大戶之家,焚毀地契,打開穀倉。如此一來,那些士紳即便想袖手旁觀都沒有機會了。也只能死心塌地站在蒙元朝廷那邊!」

「嗯?」朱重九眉頭緊皺,心中有股怒火熊熊而起,「如此說來,他們當漢奸當得還有理了?還是你覺得,那些紅巾將士就該把手捆起來,伸長脖子等著朝廷來殺?」

「微臣不敢!」章溢激靈靈打了個冷戰,額頭上迅速滲出一層冷汗。他雖然足智多謀,膽子卻不是很大,感覺到頭頂上雷霆滾滾,剩下的話,就再也說不出口來。

與他同來的宋克卻洒脫了許多,立刻接過話頭去,大聲補充道:「主公明鑒,紅巾將士固然不該將手捆起來等著朝廷來殺,但鄉紳們卻也不是個個都該死。牛羊臨被宰殺之前,還會掙扎一番。有人要拿刀子砍他們,搶他們的土地,分他們的糧食,他們當然寧願把錢糧拿出來招募鄉勇拚命,也不肯坐以待斃。所以蒙元朝廷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才因勢利導,准許士紳們募兵自保。而那李思齊、李思順兄弟兩個,恐怕也正是因為物傷其類,才背叛了趙總管,導致睢陽重鎮不戰而落入朝廷之手!」

「哼——哼——!」朱重九咬著牙,雙目當中,寒光四射。握在刀柄上的手指關節,隱隱都變成了青灰色。

劉伯溫昨天寧願去做個閑雲野鶴,也不肯出來輔佐他,讓他已經意識到,某些矛盾,遠比自己預想得要嚴峻。今天聽了章、宋兩人的說辭,更是心中覺得一片冰冷。

「莫非真的逼著老子來一場紅色風暴?」人一著急,就本能地想採用最簡單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特別是手中握著刀柄的時候。然而,看到宋克那滿臉坦誠,再看看自己周圍這群謀士,朱重九就覺得腰間的刀子有數萬斤重,幾度發狠,卻最終都沒能將其從刀鞘中拔出來。

如果真的進行一場紅色風暴的話,恐怕他就得從自己身邊殺起。這年頭,識字率恐怕連百分之五都不到,只要讀得起書的,有哪個不是出自中產以上人家?將士紳殺光了,華夏文明的傳承恐怕也就徹底斷絕了,百年之後,誰能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功臣還是罪人?

「主公且熄雷霆之怒!」逯魯曾一直在默默地看著自家孫女婿,熟悉他的逆鱗在何處。見他又瀕臨暴走的邊緣,主動上前,低聲開解,「章參軍和宋教授,也都是出自一番公心。朝廷此舉雖然歹毒,對其自身來說,卻不失為一條善政。故而眼下我等沒必要計較鄉紳們的短視,而是應該仔細商量一下,大總管府該如何應對。」

「正是如此!」章溢終於緩過了一口氣來,加倍小心地補充,「微臣剛才所言,並非為自己請命。而是心憂我淮安軍前途。畢竟別處不比淮揚,在這裡,主公一聲令下,無人敢於違背。而出了淮揚,則主客倒易。士紳豪強,皆為鄉間大戶,平素裡頭在鄉間一言九鼎。尋常百姓,要麼為其同族,要麼為其佃戶奴僕。聽從族長莊主之命,早已形成了習慣,倉促之間,根本不會仔細辨別是非。」

「在河南江北行省還好,要是過了黃河,恐怕情況更甚。」宋克想了想,毫不猶豫地介面,「我軍每到一處,皆人地兩生。而士紳大戶們,則皆為朝廷耳目,甚至主動配合朝廷,焚毀莊稼,堅壁清野。如是,每致一地,我軍補給難度為朝廷十倍,消息獲取難度為朝廷十倍,敵暗我明,處處被動。縱有火器之利,恐怕也難如在兩淮這邊一樣,攻無不克了!」

「兩淮地寡而人稠,且臨近運河,百姓消息靈通,又多不以耕種為生。而離開兩淮之後,百姓則皆為士紳的附庸,只會盲從於族長,輕易之間,絕不會相信一個外來人!所以微臣以為,主公欲取天下,則必先收取民心。即便不能令其贏糧影從,也至少讓其袖手旁觀,而不是捨命去幫助朝廷。」章溢擦去額頭上的滾滾冷汗,繼續低聲說道。

近一年多來淮安軍高歌猛進,百戰百勝。一眾文武的心目中,朱重九幾乎成了半個神仙,雖然不至於唯命是從,但輕易也不會叩闕死諫。所以朱重九造工坊也好,開辦淮揚商號也好,提倡四民平等也罷,除了逯魯曾等少數幾個,偶爾敢提出一些異議之外,其他文武,則是理解就執行,不理解在執行中理解,從來不做半點阻礙。

但是今夜,章溢和宋克兩人,卻成了議事堂里難得的一道風景。讓大夥厭惡之餘,心中倒也湧起幾分佩服。這兩個書獃子,話雖然難聽,卻也勇氣可嘉!

「兩位應知曉,朱某志在光復華夏,從沒想著與天下士紳為敵!」手掌在刀柄上握了好半天,朱重九最終還是鬆開了發青的十指,喘息著強調。

「微臣知曉,微臣已經決定發賣家中田產,購買淮揚商號股本!」章溢悄悄鬆了口氣,低聲表白。「然微臣是白天看過江灣的眾多工坊之後,才明白天道已變,智者無需擁田萬畝,亦可以讓子孫衣食無憂。其他人,卻沒機會看到,也未必看得明白!」

「微臣以為,這種人不在少數!」宋克也偷偷在新發的衣服下擺上擦了幾下濕漉漉的手掌,笑著補充。「臣家已經破落,所以沒什麼捨不得。而那些鄉間土豪,幾輩子就守著土地過活。只知道紅巾軍來了,自己就要破家。卻未必知道大總管來了,他們反而更容易發財。稀里糊塗之中,就成了蒙元朝廷手裡的棋子!」

「哦?」聽他這樣一說,朱重九總算稍稍冷靜了一點兒。殺人,終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將那些冥頑不靈的士紳屠戮乾淨未必很難,但重新培養一個知識群體,卻至少要花費三十年。況且換個角度看,那些士紳們的抵抗,也未必完全不佔理。畢竟,刀子架到了脖子上,無論是誰,都會努力掙扎一下。

他上輩子是一個略帶民族主義的憤青,卻不是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堅定地認為,華夏民族不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