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 兄弟鬩牆 第18章 流言四起

雖然董卓在布局,但又何嘗沒有皇甫岑在中穿插棋子。說起來,兩漢的重心雖然在兩都三輔,但河北、山東兩地才是大漢真正富庶繁華之地,而涼並二州其實是大漢最貧瘠,又是最出精兵之地。偏偏江東、荊楚、益州等地往往被人忽略,當然大漢亂,這些地方也不見得會亂。

而皇甫岑卻知道,這些地方,恰恰是最容易割據之地。

為此,皇甫岑殺了劉焉。

而劉表尚在,難保董卓不會弄出另一個劉焉來。所以皇甫岑在遞給孫堅的信箋中已經說過這些地方。為了避開同士人爭奪,皇甫岑卻放眼於自己目不能及之地。

「堅以為,廣陵臧洪可為益州刺史,監軍平定馬相之亂。」

「臧洪?」聞此人,董卓眉毛一擰,回頭看了看李儒,問道:「可是臧旻之子?」

「正是臧旻之子。」

李儒回道。

「原是故人之子。」董卓一喜,說起來,涼州武將,與董卓交好之人不是很多,而這出身不是六郡子弟的臧旻倒是同董卓關係不錯,雖然不是貼己心腹,但亦不曾有過過節,加之行伍出身,是董卓不由得打內心有些親近。他是按照與周毖商量妥當定下的人選,卻因孫堅提及,突然心中一動,回道:「臧旻乃是老夫昔日同僚,德行高才之人理當與黃婉、朱俊等人一般入朝,替國分憂。」

聞言,曹操雙眸凝聚,回頭看了眼身旁的孫堅,沒有想到孫堅竟然言出意外。

而孫堅也暗自感嘆,皇甫岑竟然猜得這麼准,董卓非但沒有反對,反而大力支持。只是也正如皇甫岑所猜,以臧洪為益州刺史,監軍平叛,會讓臧旻入朝為人質。

「東夷校尉劉備,出身草莽,卻是漢室宗親,又屢立戰功,可為荊州刺史!」

「劉備?」

初聞此人,董卓部下一眾人,急忙扭頭瞧著孫堅。

劉備這個熱倒沒有什麼好爭議,但事實上,劉備也是因為皇甫岑而出名的,如今河東已經有了一隻猛虎,在外放一隻,這是何其危險?傻子才會蠢到給劉備如此大權。

董卓目光之中彷彿要看透面前孫堅心頭的點滴,猜想著孫堅到底想怎麼樣?

不過,李儒倒是目光流轉,思慮過後,抬頭凝視眾人,然後湊到董卓耳畔,低聲道:「可行。」

聞此,董卓深思。

過了一刻,卻也明白過來。方才他同意徐榮提議公孫度為遼東太守其實並不是為了什麼體恤部下,事實借用公孫度用來制衡遼西公孫瓚的勢力。這個天下除卻兩皇甫,遼東尚有公孫瓚這支精銳騎兵。而李儒之意,董卓也明白,劉備一向是以公孫瓚馬首是瞻,如果能調任劉備為荊州刺史,定然會分散公孫瓚的實力,那時公孫度對付起公孫瓚也就不那麼費勁了。不過,董卓卻擔憂,做大劉備。

李儒見董卓不下決定,看似輕聲自語道:「荊楚士人門閥交錯,再有宗賊泛濫,以劉備資歷、名望,恐怕未等上任,便會……」

而旁孫堅同曹操都聽得真切。李儒這話分明是告訴董卓,不必擔憂此事嗎。

兩人無奈。

孫堅心中一緊,皇甫岑這步棋是不是走錯了?難道他就真這麼看得起他劉備。

事實上,皇甫岑認為單憑劉備一人實力,足可代替劉表安定荊州。所以才這麼提及。

「可一試。」

董卓只是說了「可一試」,然後就什麼話都沒有再說。

「文台舉薦二人皆是出乎老夫所料啊。」不知道這話是誇讚還是另有它意,董卓起身,走到孫堅和曹操的近前,問道:「揚州等地雖然並無常患,但聽聞蠻越最近躁動不安,文台以為何人合適?」

聞此,孫堅搖頭,回道:「這個臣無人可奏。」

此一出,讓董卓又是一驚。不過也打消了孫堅這是有預謀如此這般。

不過董卓終究是棋差一招,孫堅之所以沒有出計,實是因為皇甫岑早就為了防備董卓猜忌,故意這般說辭。

「孟德倒是有人可舉薦?」

出乎意料,打算一直沉默不語的曹操反而要開口舉薦他人。這讓董卓大吃一驚,抬頭瞧著自己面前幾人,心道,這都是怎麼如此反常,難道他們真打算為自己效力。不過話又說回來,孫堅舉薦的人要比周毖舉薦的人,對自己有利的多。既然能夠答應周毖,緩和士人態度,為何就不能聽一聽曹操舉薦何人。隨即道:「請說。」

「操保舉河東假太守華歆。」

「華歆?」

董卓雙眉緊蹙,曹操這是何意,明知道河東上下都是他皇甫岑的勢力,竟然還保舉華歆。難道也是同孫堅一樣的想法,分化皇甫岑的實力?

聞言的孫堅,側頭注視曹操,不解曹操這是何意,難道是……

董卓沒有直接表態,倒是腳下不停的踱步徘徊,似乎在思量此事究竟可行與否,眼下,正要籠絡皇甫岑,除卻華歆這個假太守,復起皇甫岑。既能剪除董卓又能剪除華歆,這或多或少都是一種最好的辦法。不過,這又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辦法。華歆既然能夠在皇甫岑在外征戰之際,使河東上下持續發展就有其過硬的手段。如果讓華歆做大,那……不過轉念有一想,華歆畢竟不同劉備,此人文職出身,即便是強,又能強到哪裡。想罷,點頭,回應道:「也好!」

……

九月十三日後。

董卓便逐步開始實施山東郡縣換血政策。

御史中丞韓馥,下放至冀州牧。

侍中劉岱,下放至兗州刺史。

陳留孔伷,代替正在入京的黃琬為新任豫州牧。

遼東公孫度,因部將徐榮所推薦,遷職為遼東太守。

騎都尉張邈,遷之為陳留太守。

張咨,遷之為南陽太守。

廣陵射陽臧洪,任職益州刺史。

東夷校尉劉備,轉任荊州刺史。

加之,已經逃離的二袁兄弟,分別佔據汝南、渤海兩地邀相吶喊,再有東阿橋瑁、河內王匡、濟北鮑信、上黨張揚、徐州陶謙、廣陵張超、青州孔融,等在何進時代便被外派招募兵馬的人選,一時間,大漢隱隱有本崩瓦解之勢。董卓一顆真心換來的是他意想不到的結果。

……

渤海。

袁紹出逃洛陽後,董卓為安其心,拜其為渤海太守。渤海屬於冀州刺史韓馥治下。董卓此舉未嘗不是有用韓馥制衡袁紹的想法。但袁紹憑藉其袁氏一門的威望,短時間內入主渤海後,便贏得一批人的支持,當中有何進幕府下的逄紀、淳于瓊等人支持,也有本地土豪高覽、審配、崔巨業等人全力支持。更是得到了聲震河北,名曰河北槍王韓猛的支持,一時間,北地遊俠、草莽競相投靠。

而袁紹出走時,陳琳因為舊事,一直隨同。

雖然入主渤海後,地位已經有些下降,但儼然正是陳琳希望那般,隨時抽身而退。

見陳琳有話要講。

袁紹抬頭問道:「孔璋,有心事?」

「國之將亂,心中不安。」

「唉!」聞此,袁紹憤恨的一嘆,手掌用力的一拍身旁的樹木,高聲喝道:「董賊,篡謀國政,廢長立幼,踐踏帝位,我等身為漢臣卻有心無力,怎奈……」

見袁紹如此。

陳琳心中暗道,這袁紹還是有很大的野心啊。不過既然袁紹自己說了,那自己也就別藏著掖著了,照著黑衣人要求,把此事說出去,便是了。

「本初,既然有心殺賊,為何不舉兵?」

「舉兵?」袁紹狡狐一般的眼睛中,閃過一絲驚喜,卻掩飾回問道:「孔璋,這是何意?」

「如果本初舉兵,天下有志之士定然群起響應。」陳琳回道:「想他董卓十萬鐵騎屯兵洛陽,不顧老少安危,用矯詔逼迫少帝退位,竊取中樞實權,已然是亂臣賊子,這樣的人,本就該我等誅殺之!」

「可……我有心無力啊!」

情急之下,袁紹脫口而出。

聞此,陳琳嘴角一挑,回應道:「聽聞東郡橋瑁有意剿殺董卓。」

「此事可當真?」

聞言,陳琳回應道:「昔日大將軍派張揚、王匡、鮑信、陶謙等人外出,大將軍如今被殺,他們定然心中不忿董卓接手大將軍事物,只要本初率先舉起大旗,各地響應者雲從,他董卓定當覆滅!」

「可聽聞韓馥、劉岱、孔伷、張邈、張超等人剛剛被董卓委以重任,他們……」

聽此話,陳琳一笑,從衣袖之中拿出一封信箋,交到袁紹手中,回應道:「本初請看,此乃冀州刺史韓馥書信。」

聽此,袁紹慌張接過來,匆匆掃視幾眼,心中一喜,抬頭凝視面前的陳琳,手掌一翻,猛擊几案,高聲喝道:「文節(韓馥)不愧是國士無雙。」

「本初,我等……」

「聚集帳下謀臣武將,商討此事!」

說罷,袁紹急回大廳,等待眾人。

而陳琳又是欣慰又帶遺憾,低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