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鹿死誰手 第六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 大勢(四)

9月1日晚,用過晚飯的湖廣總督瑞澂正在自己位於文昌門左近的督府衙門與載濤說話,話題自然是武昌戰局,因長沙敵軍尚未有北進的情報,瑞澂和載濤的談話還是輕鬆的,但突然響起的槍聲讓載濤騰地站起來,「怎麼回事?」

槍聲起先較遠,但很快就逼近了,似乎就在跟前。機關槍射擊聲傳來後,倆人都知道出大事了。

衛隊統領衝進來,「兵變,有亂兵衝擊督府以及第九鎮司令部。」

「頂住,給老子頂住。」瑞澂臉色大變。

「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趕緊調兵來救,調黎元洪的兵來救我們!」經歷了長沙事變的載濤心膽俱裂,他已經認定第九鎮叛變了。

載濤的判斷是對的。發動兵變的是三十四標部隊,領頭的正是林述慶。第九鎮準備布防城南,林述慶認為必須在部隊出動前行動,否則上了陣地就難了。昨日發下了彈藥,十八協已經出城,林述慶抓住機會,先將二營集合起來,再派人聯絡其餘兩個營頭,斷然殺掉拒絕合作的標統,順利地發動了武昌起義。

三十四標行動後,三十三標也捲入了,扣下了來不及逃走的十七協協統孫銘,因其和徐紹楨一樣,平時對士兵尚屬寬容,也沒有很嚴重的剋扣軍餉,士兵對其並無仇怨,只是扣下而已。林述慶親自帶二營攻打督府,已經被起義士兵掌握的一營則去攻打與總督府毗鄰的第九鎮司令部。

武昌城立即大亂。

總督府所在地形頗有利於防守,右側及西門無街道相通,無法進攻。院牆丈余,正面巷道狹窄,利守不利攻。林述慶指揮二營發起的兩次攻擊均被督府衛隊的機關槍擊退,死傷了七八個士兵。

林述慶急忙派他手下一個連長去調大炮,他知道炮標也會舉事的。

果然,十七協兩個標先後發動,準備在天亮後開拔前線的炮標也起義了,很快,兩門57mm山炮被拖到督府附近。此刻天下起了細雨,光線愈發昏暗,炮兵連發數發,都未擊中督府。炮兵建議放火,以照亮督府前旗杆,以做校射之用。

林述慶下令放火。這下子炮兵有了目標,在越來越大的雨中,一發發的炮彈落入了督府大院,將堅定抵抗的督府衛隊打散了。

林述慶在炮兵射擊的時候已經組織了一支五十餘人的敢死隊,待對面的機關槍停射後親自帶隊衝鋒,一舉攻入了總督府,卻發現瑞澂等人早已在後牆上挖開個洞逃了。

這個時候,一營也攻下了鎮台司令部,徐紹楨不在司令部,他跟十八協出城布防了,鎮台司令部警衛部隊無心抵抗,一營很順利就接管了指揮機構。

接下來林述慶則根據事先查知的目標:藩庫、武器庫等,分路展開了攻擊。至天亮後,起義部隊基本控制了武昌城的主要部門。

林述慶緊急進入被佔領的藩庫,發現藩庫里存有白銀200餘萬,銀洋100萬以上,銅圓50萬封,還有官票等有價證券若干。

林述慶大喜,這下子好辦了。當即命令自己的一個連守衛藩庫,徹底清點,這是革命的本錢,有了這些錢,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林述慶召集起義軍核心人員商議,成立革命軍總指揮部,林述慶暫代總指揮,當前的任務一是緊急聯絡城南的十八協,爭取十八協起義並且促使徐統制官起義。林述慶認為徐紹楨開明且精通軍事,如果有他來統籌大局,下面的事情將好辦多了。其次就是駐守漢陽及漢口的黎元洪第二十一協,如果他們起義當然很好,如果他們頑抗,則需要打幾仗將其消滅。

很快,有人跑來報告,二十一協有人前來聯絡,他們也舉事了!

林述慶大喜,急忙請入,來人自稱叫謝國超,是黎元洪四十一標營長,說部隊已經舉義,挾持了協統黎元洪,楚望台軍械庫已下,請第九鎮的同志前往黎元洪公館商議大事。

謝國超說,同盟會譚人鳳及宋教仁均在武昌,已被文學社蔣翊武請至黎公館。

「譚先生和宋先生在嗎?這可太好了!」林述慶更加歡喜。

譚人鳳和宋教仁沒想到局勢突然巨變。他們本來是集中力量做二十一協的工作的,通過孫武,已經聯繫到了蔣翊武。在宋教仁的斡旋下,兩派組織同意接受同盟會的領導發動起義。

譚宋二人不懂軍事,他們自然關心起義是否可以成功。蔣翊武說,第八鎮長沙大敗對於二十一協震動極大,軍心浮動,正是起義的好時機。所慮者二,一是停泊於江面的海軍艦隻,他們的大炮口徑大,射程遠,如果海軍開炮抵抗,起義軍必受重大損失。其二是第九鎮,我們與其沒有任何聯繫,據說第九鎮即將開赴城外,還說二十一協也要接受第九鎮指揮,時不我待,若要舉事,應當擊斃或者俘虜武昌高官,但他們都在武昌城中,我部無法越過第九鎮行動,若要以起義部隊獨抗第九鎮,毫無成算。

這真是個問題。第九鎮調武昌後,部隊佔據了原第八鎮營盤,主力集中於武昌城,而武昌是湖北政治重心,督府、藩庫等均在武昌。

武漢被長江、漢江分割為三鎮,武昌為政治中心,漢口為商業中心,西面的漢陽則為工業中心。

如果不控制湖北軍政首腦,萬一他們掌控第九鎮反撲起義軍,大事去矣。

這兩天譚宋及劉公、孫武、蔣翊武等人一直商議如何舉事。孫武認為應當選擇在第九鎮離開但二十一協尚未動的時候舉事最好。這個意見被同盟會首腦所接受。這裡面一樣存在一個彈藥問題,第八鎮生亂後,二十一協也採取了預防措施,士兵手裡的彈藥全部被收走了。

蔣翊武指出,原第八鎮部隊守衛的楚望台軍火庫是湖北最大的武器庫,庫存武器彈藥極多。第八鎮調離後,楚望台軍火庫由二十一協工程隊守衛,如果能夠說服該隊起義,則解決了部隊急需的彈藥問題。

宋教仁當即指示蔣翊武和孫武負責此事,通過各種關係取得與守衛部隊的聯繫,不管用什麼辦法,文的武的都行,務必將楚望台軍械庫控制在自己人手中。

譚宋極為興奮,認為武昌局勢正朝著成功的方向滑行。這是從未有過的大好局面,這次舉事的可不是會黨,而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軍隊,假如同盟會能控制這部分軍隊,後面的問題就好解決多了。

就在第九鎮起義的前一晚,譚宋倆人還密商起義後的行止,最大的威脅是蹲在長沙尚未北進的蒙山軍!不管武昌怎麼變,蒙山軍是一定會北進奪取武昌的,武力抵抗還是與蒙山軍談判?如果談判,該持何種立場?

譚人鳳主張與蒙山軍談判。既然龍謙「勘電」聲明只要主張推翻滿清重建國家者即為同道,那麼談判的基礎是有的。打肯定不是辦法。譚人鳳做了這樣一個推理:蒙山軍主力是第五鎮,現在即在長沙。既然其留在山東的雜兵能夠打敗北洋主力守住德州,第五鎮戰力就極為可怖了。打是自取滅亡,說不定龍謙那廝正希望我們抵抗呢,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武力解決武昌問題。

宋教仁則希望立即聯絡同盟會其他領袖,最好請黃興前來主持大局。宋譚二人均是湖南人,與黃興是同鄉,宋教仁自忖自己與譚人鳳在你兩湖的威望不及黃興,如果黃興前來主持軍務,龍謙定有顧慮,他總不能與兩湖軍民為敵吧?

譚人鳳則不同意找黃興來。他對孫文已經失望,而黃興總是顧慮同盟會的團結,無原則地支持孫文。他來萬一別生枝節又當如何?而且黃興現在尚在日本,眼前已是千鈞一髮之勢,哪裡還等得及?

於是商定,先把起義搞起來再說。

結果,第二日晚上武昌城就亂了。天明時分,蔣翊武派人來報,二十一協乘勢起義,楚望台已經佔領,而第九鎮部隊已經舉事,攻佔了總督府及藩庫,瑞澂等人都跑了。已經聯絡第九鎮起義部隊,他們願意接受譚宋等同盟會領袖的領導。

這簡直太好了!譚人鳳和宋教仁大喜。現在不是一個二十一協了,而是一鎮又一協,手裡的軍隊翻了一倍有餘,無論是跟滿清角力還是跟龍謙掰手腕,本錢都大多了。

9月2日下午召開的起義軍聯席會議雖然一致同意接受同盟會的領導,但在具體的行動方略上卻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以林述慶為代表的第九鎮起義軍不同意宋教仁提出聯合蒙山軍的主張。林述慶激動地說,「龍謙是害死趙伯先的兇手!是數次鎮壓革命的元兇!滿清韃子是我們的敵人,蒙山軍一樣是我們的敵人!怎麼能跟敵人聯合呢?那些慘死在湘贛、粵西的同志怎麼能原諒我們呢?!絕對不能跟蒙山軍聯合!第八鎮的同志實在是太糊塗了!他們發動起義是對的,但怎麼能投降龍謙的軍隊呢?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肅清武漢三鎮的滿清餘孽,特別是奪取漢陽兵工廠為我所用,然後準備跟蒙山軍干!」

譚人鳳愕然,覺得這些年輕的起義者(譚人鳳一把大鬍子很是顯老,其實是年他尚不足五十歲)實在是太幼稚了,「既然你們願意接受同盟會的領導,那好,現在我就是中部總會的總理,我命令你們,不能跟蒙山軍打,我們要說服龍謙接受同盟會的政治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