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壁立山東 第一章 滿清新政 第七節 繁雜的頭緒(一)

吳永早已急著想去濟南了。但鄭家莊是龍謙的老窩,礙著面子,吳知府還是跟著龍謙在幾十名騎兵的護送下,跑了百十里山路,來到了蒙山軍——如今的威勝軍右翼的司令部。

自認跟龍謙相識已久,經歷了一同護衛兩宮西行,一同赴京協助李鴻章交涉善後,應該說是很了解了。但吳永發現,龍謙身上的謎團更深了。

儘管知道龍謙出身響馬,鄭家莊這個山村是龍謙做響馬時盤踞的莊子,吳永還是沒想到,村民們對於龍謙歸來的異乎尋常的熱情——越來越多的村民們湧上街道,呼喊著龍司令,像是父母迎接久別歸來的遊子,又像是女兒盼回了慈父一般。這種場合,吳永不僅沒見過,連聽也沒聽過。

而龍謙從進入趙家樓,那裡早已等候了蒙山軍的高級軍官們,自周毅以下,宋晉國,封國柱,鄧清華,盛光等留守部隊主要軍官,以及跟隨龍謙遠征的魯山、馮侖、葉延冰、石大壽等,早已等候在那裡。除了生病休息的寧時俊,幾乎全部出來迎接了。

「鎮守老家,使我無後顧之憂,都是周兄你的功勞啊。」龍謙緊緊握住周毅的手。

「國柱兄弟,這一仗打下來,魯南的響馬聽到你的名字就望風而逃嘍,這給咱們接下來的剿匪帶來很大的麻煩啊。哈哈。」龍謙使勁拍著封國柱的後背。

「老宋瘦了啊,怎麼搞的?錢不夠花嗎?還是周副司令和國柱給你出了大難題?」龍謙使勁搖著宋晉國的手。

又是讓吳永不解的場面。他跟隨李鴻章時,不是沒有到過軍營。絕對沒有龍謙軍中上下級之間融洽無間的程度。

與這些戰友們擁抱問候後,龍謙將吳永介紹給留守鄭家莊的周毅等人。然後龍謙不再騎馬,步行穿過村子,與認識的村民們打著招呼,噓寒問暖,其情景令吳永深為詫異——他當時可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呀,這些百姓為何如此的熱情?奇哉怪哉!

「百姓就是這樣,你只要對他們做一點點好事,他們就會記住你……」龍謙對身邊的吳永說。

「吳某真沒想到,鎮守使竟然如此的得民心……」吳永嘆道。

「不過附近十幾個村子而已。吳府尊,你也可以的。民風淳樸,民生困苦,正是你我施展手段,報效朝廷之機。」

再走大約十里,到了陳家崖,百姓們早已湧出被陶三手下炸塌的南寨門來迎接龍謙。

「鄉親們,你們好啊,我這不是回來了?寨門炸塌不要緊,咱們修好它便是。而且,以後再不會有人來攻打咱們的莊子了!」龍謙說完,一眼看到陳超,走過去,「陳先生安好,這段時間辛苦你啦。」

「嘿,嘿,你回來,大伙兒就有主心骨啦。」陳超有些激動。

「前幾日抱犢崮攻打莊子,沒有損傷到鄉親們吧?」

「除了咱隊伍死傷外,村子裡的人倒是沒損傷,就是這寨牆……」

「沒傷人就好啊。寨牆的事,好辦。對了,家裡都好吧?」

「好,好。」陳超想起了陳淑,卻不知這丫頭去了哪裡了。

「走,咱們到司令部,好多事要商議呢。嘿,差點忘了,這位是兗州知府吳永大人,是我的好朋友。老吳啊,陳先生是這個莊子的莊主,扶危濟困,是一位真正的純儒啊。」

「草民見過知府大人。」陳超深施一禮。

「不敢,不敢,結識陳先生,是吳某的榮幸啊。」看得出,龍謙對這位鄉紳很是敬重,吳永自然不能擺架子。

百姓們聽見吳永的身份,更覺驚異。如陳家崖這般山村,村民們一輩子也見不上縣令,更別說是知府了。瞧龍司令多大的面子,堂堂知府,跟在後面像個書童。

熱烈的歡迎場面一直到了鄭家大宅。

「想不到這傢伙如此得百姓擁戴啊。難怪能打敗袁大人的小站新軍……」吳永暗道。

「吳大人,諸位兄弟,這半年來風雲變幻,難得咱們又坐在一起了。今兒既是兄弟團聚,更是為咱們的父母官接風。老宋啊,你可要將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哦。」龍謙坐了上席,笑眯眯地看著擠了一屋子的軍官們,「啊呀,差點忘了。聽說周副司令得了個漂亮的女兒,我準備的禮物不知道合不合我這個小侄女的心意,哈哈,小盧,那件東西呢?」

盧廣達將一個檀木小盒子取出來,看了眼龍謙,將盒子遞在周毅手裡。

周毅正要打開,「慢著,現在別看。帶回去給夫人和千金看。哈哈。」

對於蒙山軍的軍官以及徹底融入蒙山軍系統的陳超等鄉紳,吳永無疑是外人了。所以,大家避而不談敏感的話題,只是圍繞著殲滅陶三部說了些無關宏旨的話。龍謙向吳永介紹了鄭家莊的情況,「吳府尊,鄭家莊雖然不在您的治下,但您和別人不同。咱們是出生入死的戰友,過命的交情,這裡就是您的家,可不要存了地域之見哦。」

「不敢。吳某今日甚是開心……」

正在聊著,外面來報,說沂州新任知府唐紹儀到。

「哈哈,今兒真是好日子,唐少川竟然也來了。走,咱們迎一迎父母官。」龍謙大喜。

龍謙等人迎出屋子,唐紹儀已經進了院子,不等龍謙開口,「紹儀見過鎮守使大人。」

「哈哈,我的唐大哥,你這不是折我的壽嗎?對了,這位吳永吳永川,是兗州知府,你們這兩個鄰居,今兒可要好好親熱親熱。」

吳永沒想到龍謙和唐紹儀如此的熟稔。於是,兩位知府互相見禮,客氣了一番。

「永川兄有所不知。唐府尊跟我也是戰場上的交情。當初在西沽伏擊多國聯軍,唐大人始終跟我在一起。哈哈,一轉眼,大半年過去了,少川兄,你可發福了呀。」

「那是沾了老弟台的光。哈哈。袁大人聞聽鎮守使已經返魯,特意囑咐唐某前來鄭家莊拜會,聆聽大人的指教。沒想到甫一到沂州,屁股還沒坐穩,就傳來龍司令大破抱犢崮的消息,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名將出馬,群醜束手。哈哈,哈哈。」比起吳永,唐紹儀風度口才,均是一時之選。談笑風生,頗有些反客為主了。

「唐知府似乎與這邊很熟嘛。」吳永看唐紹儀與蒙山軍諸將打著招呼,得了機會,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那是,去年唐某就來過啊,跟各位將軍都是朋友啊。」唐紹儀笑道,「唐某之前還為大伙兒北征擔著心,誰知道龍將軍一到天津,便以少擊多,打出了名震全國的西沽大捷。消息傳至濟南,袁撫台讚嘆不已,連說勤王支隊為山東爭了光,龍將軍不愧當世名將。這回派唐某至沂州,就是輔佐龍將軍剿滅匪患,治理好地方。這不,鎮守使大軍一到,為患魯南數十年的抱犢崮就拿下了。沂州百姓高興的很,都要給你立生祠啦。」

「這可是咒我。少川兄欺我海外長大,不習國史。魏忠賢倒是生祠滿地,差一點落個凌遲的下場。你讓治下百姓為我立生祠,不是咒我不得好死嗎?」龍謙假意生氣。

「屬下失言了。」唐紹儀沒想到龍謙反應犀利,「沂州百姓苦匪患久矣,對鎮守使的感激是發乎內心……」

龍謙打斷了唐紹儀的辯解,「少川兄,非是兄弟矯情。在我看來,戰役戰鬥的勝利,統帥固然重要,但普通士兵才是決定性的因素。抗擊洋人侵略是這樣,剿滅土匪也是這樣。沒有大批吃苦耐勞,勇於犧牲的士兵,什麼仗也打不好。所以呀,如果要感激,最應當感激的就是為了戰鬥勝利而付出生命的官兵!此番回來,龍某決定在鄭家莊的廣場,就是鄭家祠堂前的那塊空地上,建一座紀念碑。紀念我軍遠赴京畿,紀念在英勇抗擊八國聯軍對我中華的侵略戰爭中捐軀的烈士!讓他們家鄉父老,他們的後代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和光榮!」

吳永和唐紹儀登時肅然。龍謙接著說,「此番率軍回返魯南,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則以憂啊。喜就不必多講了,總算沒有辱沒袁大人的信任,為我山東軍爭了光。懼呢,四百餘魯南子弟埋骨沙場啊,是我不知道如何面對那些英勇戰死在抗擊外國侵略戰場上的烈士家屬。沒想到龍某回來,竟然受到了鄉親們如此熱烈的歡迎,直讓龍某愧疚萬分!二位知府大人,就算給那些失去兒子的家庭重金撫恤,他們的兒子永遠回不來啦!這筆債,是國家欠了百姓的,該怎麼還?最後就是憂愁了。正好二位都在,兄弟發愁什麼呢?就是如何建設好魯南!離開太原時,得蒙太后召見,永川兄也是在場的,太后她老人家諄諄告誡,要好好做!怎麼好好做?朝廷是打定主意推行新政,富國強兵了。旨意已發給了各省督撫,徵求大員們對於推行新政的意見。咱們的撫台大人乃一時俊傑,自然有極為高明的部署。但我等絕不可以坐等,或者以魯南地瘠民貧為借口,搞什麼特例。兄弟的打算,就是要在魯南率先行動起來,鼎新革故,破除陳規陋習,大力發展經濟,以厚民生。兄弟是一武夫,剿匪的事,不需二位操心。練兵的事,兄弟已有成算。但這經濟一途,兄弟卻是霧裡看花,外行的很。這方面,就需要二位多加籌划了,要儘快拿出一個總的章程,然後上報巡撫衙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