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血火北京 第三章 太原 慈禧的故事

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人的性格自然受遺傳的某種決定,但其形成與自身的成長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後者往往重於前者。因此,假如你知悉某人成長,特別是其童年和青年成長的過程,那麼,你只要稍許留心,便能把握其性格的特徵,便能更輕易地贏得其信任。

慈禧是滿族人,姓葉赫那拉,小名蘭兒。其父惠征,曾為徽寧太廣道。蘭兒自幼跟隨父母生活在江南,江南的青山綠水熏染了這個北方女孩子少有的嫵媚柔情。她小時候便表現出聰慧的特徵,在音樂上流露出不俗的素質——南方軟綿綿的小曲,只要聽一遍就可以哼唱出來,加上其天生麗質,其父母便有「紅顏薄命」之憂了。

滿族的女孩子是要接受秀女遴選的,這是滿洲奴隸制的殘餘。即使是滿族人,也不認為將女兒送入皇宮便是幸福的歸宿,他們知道,偌大的皇宮,沒有幾個秀女能真正得到皇帝的寵愛。宮深如大海,秀女如浮萍,入宮的女孩子多是悲劇結局。但蘭兒還是被選中了,她走入皇宮的那一刻,便是改變歷史的開始。

當時的皇帝叫奕擰,年號為咸豐,是道光帝第四子,咸豐帝即位的前兩年,是勤奮的皇帝——其實滿洲皇帝比起前朝那些漢族皇帝來,勤政是其主要的特點,即使是帶有對異族統治不滿的漢族文人也難以否定這點。

「上誕膺天命,四方多事,旰食宵衣。每日披覽奏章,引對臣工,指使周詳。軍興以來,所授機宜,無不愜當。建元之初,詔免天下錢糧千有餘萬……或述志以示延臣,或手詔以褒直諫……飭內外大臣保舉人才,不拘資格,一秉大公……」完全是好皇帝的標準模板。

但咸豐只堅持了兩年,便選擇了逃避——洪楊亂起,西方列強漸次入侵,咸豐實在是對祖宗留給他的江山感到失望了,「咸豐季年,天下糜爛,幾乎不可收拾。故文宗以醇酒婦人自戕。」《清稗類抄》竟然說皇帝以美酒美女自戕——這似乎太過了。

好色之心皆有,中國的皇帝卻是天下最容易滿足要求的男人。咸豐的好色成就了蘭兒。或許擅長吳歌,喜歡穿漢家服飾,說著帶有江南韻味的漢話的蘭兒迷住了躲在圓明園中被政局搞的焦頭爛額的皇帝,蘭兒懷上了皇帝的龍種!

那年蘭兒二十二歲。

蘭兒所生的男孩,是咸豐帝唯一的兒子,皇帝自然喜歡異常。母憑子貴,蘭兒的地位也直線上升,從懿貴人而懿妃,再升至懿貴妃。

皇帝是最濫情的一類人,咸豐對蘭兒的寵幸很快就轉移到了他人身上,失寵的蘭兒沒有消失對生活的渴望,而是刻苦練習書畫和作文,達到了可以代替咸豐批閱奏章的水平,以期引起皇帝的注意,但沒有用。從那時起,這個對皇帝心懷怨恨的美麗女人開始顯示出驚人的毒辣和褊狹,伺機報復且毫不手軟的性格貫穿了她的大半生。

一部叫《十葉野聞》的野史講,「那拉氏久居園中,且無寵,因習書畫以自娛,故後能草書,又能畫蘭竹,皆此失寵時之成績也……有吳中女人不得幸,退居某內侍房,那拉後遊園偶遇之,斥為內侍匿小腳女人,立命縛之,且命與內侍對縛。二人俱極口呼冤,言此皇上之命許入也,今因退值,暫憩此房,二人並無感情。且不知此女子姓名也。那拉後不允,強指為外間婦女闌入,有違禁令。時左右俱那拉後心腹,更無人傳達與帝處。那拉後乃使其黨裸女子而撻之,醜辱萬狀,女子求死不得,既乃縛之於柱,以示大眾。復恐文宗駕至究問,故名飲以冰水,遂絕,私掩埋之以滅跡也。」

我們姑且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一個無辜的女孩子就這樣被慈禧折磨死了。這樣的例子在歷朝歷代的皇宮不斷上演著,所以,皇宮在其威嚴和美麗的外表下,包藏著是人間至慘的現狀。但故事的導演是一個女人,並不是無情的皇帝,就必須相信歷史告訴我們的現實,慈禧是個極端殘忍,心胸狹窄的女人。

為什麼殺死這個女人,作者相信慈禧其實是相信這個女子是無辜的,但因為她的小腳,或者美麗,被慈禧找個理由幹掉了。為什麼慈禧痛恨女子的小腳,據說是咸豐喜歡漢族女子的小腳,圓明園中便有「四春」——四個美貌的漢女,其中甚至有妓女,她們奪走了咸豐對慈禧的寵愛,那四春是動不了的,慈禧完全可能將怒火發在了無辜的宮女身上。

慈禧仗著自己生育了唯一的皇子,借勢弄權也引起了大臣的警惕。為此,咸豐的心腹大臣肅順曾想皇帝建議,效仿漢武帝處置鉤弋夫人的前例,「殺母而留其子」,但咸豐處理家事與處理國事一樣優柔寡斷,等他終於意識到肅順建議的正確性時,自己病的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咸豐被選為道光帝的繼承人完全是歷史的偶然。在道光帝的九個兒子中,繼位呼聲最高的是老六奕訢,就是後來著名的恭親王。奕訢才思敏捷,才具開闊,勤於國事。有賢王之稱。為什麼道光帝選擇了才具平平,體質也不那麼健康的老四呢,據說是因為幾件小事:在南苑打獵時,老四什麼也沒打著,在道光的責問下,老四搪塞道:正值春天,鳥獸繁育,頗不忍心殺生。這個說辭竟然讓道光帝大為感動,認為老四有帝王最美好的品德:仁心。還有一件事,說道光晚年時,曾將老四和老六叫到面前,就國事親加垂詢。奕訢知無不言,侃侃而談。但咸豐則伏地流涕,對父皇的垂老表示出深切的關心和痛心。這番表演令道光帝深為滿意,遂確定了咸豐的太子身份。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咸豐帝在熱河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齋病故。據說,咸豐在臨死前,出於對慈禧的巨大戒心,曾給皇后慈安留下一道防範慈禧的密詔,明確賦予了慈安這樣一個權力:一但發現懿貴妃「失行昭彰」,皇后即可「召集延臣,將密旨宣示,立即賜死,以杜後患。」

自認為對後事有所安排的咸豐不知道,他的顧命大臣們也不知道,慈禧是知道這份密詔的。不僅如此,她還知道另一道密旨:為防止慈禧垂簾聽政,任命八個顧命大臣輔佐六歲的小皇帝行使帝國的統治權力。

慈禧哪裡能咽得下這口氣?咸豐一死,慈禧便斷然發動了決定大清帝國未來走向的「辛酉政變」,聯合頗具韜略的「鬼子六」奕訢,將八位顧命大臣或押至菜市口砍了腦袋,或革職回家。這個過程,幾乎可以囊括宮廷政變的所有要素:指鹿為馬,篡改真相,利益聯盟,蓄意陷害,殘酷謀殺……那年,慈禧年僅二十七歲。

這件事的另一個主角就是恭親王奕訢。相信奕訢並非不了解寡嫂的政治手腕和野心,但出於對失去皇位的怨恨,奕訢還是斷然與慈禧結盟了。如果沒有奕訢的幫助,慈禧絕對不會實現政變的成功。奕訢幫助慈禧度過了她生命中最艱難、最危急的時刻。入主軍機處當上了議政王的奕訢也沒有過了多久的好日子,慈禧絕對不能容忍奕訢對朝政的把持,她耐心地等到了機會,借中法之戰,議和失策,慈禧毫不猶豫地借皇帝的手將鬼子六趕出朝廷,不過沒有趕盡殺絕,世襲罔替的親王王冠還在,親王的俸祿也照拿,不過雙王俸祿是沒有了,回家去養老吧。

至此,慈禧掌控了大清的最高權力。

如果說慈禧的性格只是猜忌和冷酷,那未免過於臉譜化了。慈禧的另一面是報恩。一般而言,報仇心切的人對報恩同樣看得重。這方面,有一個看上去更暖色調一些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吳棠,故事開始時是清河縣令。

吳棠的朋友父親病故,護送靈柩的船隻經過清河,吳棠念及故交,派人送去三百兩紋銀表示慰問。執行完任務的僕人回來一稟告,吳棠才發現銀子送錯了地方,三百兩白銀竟然給了另一條船,那也是一條掛著白布的喪船。吳棠氣得要死,將那個不會辦事的僕人臭罵不止。一個幕僚解勸道,事已至此,銀子肯定是要不回來了,聽說那條船上有兩個滿洲秀女,是去北京參加選秀的,萬一她們成為宮中貴人,大人這事不就做對了嗎?吳棠一聽,立即取了三百兩銀子,親自跑到碼頭給朋友送去,而自己則到那條錯收重禮的船上去弔唁。

吳棠這邊驚嘆女孩子的美麗,而深為感動的姐姐對妹妹說,咱二人若他日得志,千萬不要忘了這個好官。

俗話說,老爺死了沒人問,太太死了壓斷街。人情冷暖本來就是這樣,但這位素昧平生的縣令大人竟然如此仗義,讓身處困境的蘭兒死死地記住了吳棠。

後來,吳棠自然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官至四川總督。儘管不斷有人彈劾吳棠索禮受賄,橫行霸道,但所有的摺子都過不了慈禧那一關,吳棠一直逍遙自在地當著他的大官,直到死,沒有任何的風波降落在這個幸運的人身上。

假如知道慈禧的故事,在慈禧身上投機難道不是野心家的最愛嗎?

這段文字是原稿中的,現在作為飯後談資獻給書友們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