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血火北京 第一章 京師 不得不說幾句

昨天是中秋,回去看望父母。回來已經很晚,在網上看到一片批評之聲,心裡很不舒服。思忖良久,不得不說幾句。

關於這本書的起由,是因為兩年來南海及東海領土糾紛讓我很不舒服。作為一個愛好歷史的草民,往往從歷史上去尋求原因。

如果我們在二戰中有所作為,當今面臨的麻煩事中至少沒有這些東西。

如果兩字就是給失敗者準備的,現實從來不相信如果。但是在虛幻中可以,如果我們在二戰爆發前就是亞洲第一強國,中國的未來,完全是另外一副樣子。

當時剛寫完榮飛,開始構思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小說,主題自然是讓華人揚眉吐氣。其實這樣的書很多,尤其是抗戰的,大多數都是從1937年或者1938年寫起,主人公的戰場,始終脫不開自己的領土,主人公教訓的鬼子,都是深深地侵入中國腹地的日軍。主人公收復的,都是殘破的國土。

且不說一個或數個穿越者能不能在1937年的基礎上演繹那段故事。關鍵是這個故事,本身就刺痛我,為什麼要等到國家殘破呢?反正是虛構,為什麼我們不能去敵人的國土上折騰呢?

我的本意,是以二戰為背景寫一部書。這部書里,中國不是弱國,而是可以與美蘇英德日平等對話的強國。但直接寫又不願意,於是,穿越的時間要往前提。

要多少年才能締造一個強國?先說軍隊。軍種中最複雜的就是海軍,建立一支還算強大的海軍要多少年?我認為,三十年是少的。武漢大學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了台灣知兵堂的一部書,三冊,分別叫《菊花與錨》《逆天而行》和《聯合艦隊》,講述了日本現代海軍的發展史,結束於1945年。從1853年黑船進入瀨戶內海敲開日本國門算起,是92年。從明治維新算起,是70年。

都知道沒有強軍,就沒有強國。都知道治軍先治校,就算一年畢業1000名海軍軍官學院的學員(已經夠可以了),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需要多少屆軍官的積累?

強大的軍隊需要強大的經濟支撐。工廠,礦山,交通,以及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和自尊自愛的民心,這又需要多少年?我是在企業工作的,一項技術改造,投資少一些的需要半年至九個月,上億的需要兩年左右。那不過是一項旨在擴張和新建某種能力的改造。在近似於一張白紙上建設,需要的時間要長的多。

認為幾天或者幾個月就能建設一支軍隊的,即使是童話,也不是什麼高明的童話。

閃爍寫的《海魂》我大致看了看,認為不錯。背景是有著幾百年資本主義建設的中國。可以,我承認可以。但那樣寫,不符合自己原先的設想,所以,儘可能的提前,提前到一個可以寫入書中的年代。這個年份,選定了1899年。

為什麼選擇1899年開始講這個故事?是因為第二年是庚子年。真實的世界裡,國家的首都被兩萬多外國軍隊輕易打下,國家賠償列強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差不多是五至六年的財政總收入。國家幾近破產,人心思變,其實,自1900年,滿清實際上就滅亡了。以後的十一年,不過是改朝換代前的過渡。人心散了,對於一個立志於建立一個新國家的野心家,是好事。從1900年至1940年,在勵精圖治的前提下,差不多可以建立一個強國以及一支強軍了。

為什麼選擇在山東而不是其他省份講這個故事?主要的原因是山東人口密集,瀕海,資源也算豐富,鐵、煤都不缺,關鍵還有石油。如果選擇在青海創業,故事就很難講得合理。你去進口一批機床,從天津上岸,運到青海,要經過多少個軍閥控制的區域?你怎麼去招攬技師和科學家?你怎麼建立海軍?當然,在我的設定里,蒙山軍的勢力會延伸至東三省乃至兩廣,都是中國資源地理最好的地區。

激烈甚至帶有侮辱性的批評在蒙山軍受招安的問題上。

強漢盛唐是我們的夢想。但大漢帝國的創始人曾屈服於項羽。李淵父子更過分,為了獲得支持,曾稱臣於突厥。那可是異族!就說本朝,1937年某軍穿上中央軍制服,用了中央軍的番號,領著中央每月給的四十萬法幣的軍餉,算不算被招安?

勝利者不受譴責。其實古今中外的勝利者,都經歷了曲折的過程,甚至與魔鬼結盟。

如果一味的打到底,就是對弟兄們負責?就是睿智?設想一下,以區區千餘兵力,不知變通,不知利用每一個歷史給與的機會,真的能推翻滿清,一統華夏?

我認為絕不能。

也是2011年,有一本值得一看的書,叫《張力與限界》,講的是中央蘇區1933-1934年的故事。我很佩服作者對於資料的佔有,其結論是,即使沒有所謂的正確路線和錯誤路線的問題,中央蘇區的人力物力也已耗盡,實難支撐了。長征成為必然。其實,還有一個例證,就是張徐領導的川陝蘇區的放棄,也不能說是為了接應西征的中央紅軍,同樣是因為根據地的民力被耗盡了。

龍謙依靠可憐的幾支槍和一小塊地皮,絕沒有抗拒滿清的力量。即使是寫小說,也不能無視客觀。

虎軀一震八方降伏的故事,我從來就嗤之以鼻。講那種故事的人,才是腦殘,喜歡讀那種故事的人,也差不多。

其次,歷史事件的鋪墊是不是多了?是不是湊字數或偏離主題?

蒙山軍借庚子之亂脫離魯南山區,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其實,在故事的大綱中,是從蒙山軍進入京畿戰場講起的。但後來發現,這樣寫過於突兀,缺少一個合理的鋪墊。所以,故事便前溯,從一支響馬開始講起。

為什麼穿越於響馬隊伍而不是八旗或者新軍,是為了在與滿清決裂時更容易一些。既得利益者在與其母體決裂更為困難,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將北洋軍官團體或者炮黨的幹部挖過來不是不可以,而是編出一個合理的故事要難的多。

袁世凱為什麼會招安蒙山軍,是因為他不願意將自己的部隊投入必死的戰場。朝廷為什麼會調袁世凱部入京,是因為對列強宣戰。朝廷為什麼會對列強宣戰,是因為易儲之爭。朝廷為什麼易儲,是因為戊戌事變。除掉第一條,都是真實的歷史。歷史就是這樣環環相扣,讓人唏噓不已。

回到虛構的故事,袁世凱為什麼招安蒙山軍而不是抱犢崮?是因為蒙山軍戰力強大威脅到了其山東的統治。只有之前蒙山軍一敗再敗新軍,才會有袁世凱的無奈選擇。

其實,阿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刪掉了大段義和團的興起和戊戌年百日維新的故事。的確,讀者批評的對,確實有些多了。可以少一些,但不能不講。正因為東南互保和袁世凱的抗命,才會凸顯蒙山軍的戰功和救駕之功,才會有蒙山軍寬鬆發展的空間和時間。所以,鋪墊或者過渡都是必須的,不是偏離主題,更不是廢話。

有些說的多了。

穿越帶來的,是思想,是對歷史發展的掌握。不是其他。龍謙沒有帶來一支八一杠或者95式,沒有殲十飛機,沒有99A坦克,更沒有航空母艦和核潛艇。他就是一個人,他一方面要打造自己的軍官團隊和文官團體,一方面要和已經存在的,功成名就的梟雄們對話甚至合作,他就必須屈從於他所穿越世界的遊戲規則,必須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改造世界而不能超越現實。當然,也可以帶著未來世界的先進武器去征服過去,那樣的書不是沒有,很多,我基本不看。在我比較頑固的認知中,如果真的出現那樣的事,麻煩來自內部而不是外部,帶來的隊伍可能很快就散了,主人公得提防戰友部下的背叛甚至打黑槍。在二十一世紀所能維繫的紀律乃至理念,絕不會在十九或者二十世紀得到鞏固和發展。別人認為可以,我堅定地認為不可以。

每個讀者都有自己愛好的題材和風格,或許,阿龍的故事,不那麼令人滿意。榮飛的故事是那樣,這部書的主人公,也不會做虎軀亂震的事情。將來,龍謙講述的故事,還會讓很多人感到失望。比如民主和獨裁,當龍謙自願放棄權力,自願放棄獨裁。我認為他是英雄,而不是狗熊和腦殘。

不知進退,自以為自己永遠正確,萬壽無疆的,才是笑柄。

最後,阿龍還要說,批評可以,探討更是歡迎。但罵人的話,就不要再講了。看書也是生意,你去買一件東西,滿意就付錢,不滿意就走人,不至於去罵廠家為什麼做出你不滿意的商品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