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

歷史上最早的噴氣發動機被認為是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利亞的希羅(hero of alexandria)在公元1世紀發明的汽轉球。它通過安裝在金屬球上的兩個噴嘴噴出蒸汽使球轉動。不過它只能輸出很少的一點功率,只是一個玩具。

13世紀時在中國則出現了使用黑火藥作為推進劑的火箭,他們常被作為煙花和軍用火箭的推進器,這也算是最早的實用火箭發動機。此後的時間裡,火箭的發展斷斷續續。

世界上最早提出噴氣推進理論的是法國的馬克尼上尉和羅馬尼亞的亨利·科安德。亨利·科安德還在1910年前後試製過最早的噴氣式飛機,也就是比較著名的da 1910(可以譯做科安德1910),但均未成功

嚴光會關注噴氣式飛機是肯定的,畢竟噴氣式飛機象徵著天空的未來。

而當羅馬尼亞的亨利·科安德試製噴氣式飛機的時候,嚴光尚在美國開闊他的未來。另外當時亨利·科安德的噴氣式飛機在當時並不算是什麼轟動的發明,何況他還沒有成功,不過就算這樣,當這個新聞出現在報紙的角落上時,嚴光還是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雖然完全不知道這個叫亨利·科安德的傢伙是幹嘛的,不過嚴光可是很清楚噴氣式飛機的重要性的。

只可惜當時嚴光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就別提投資噴氣式飛機的研究了。等到嚴光在四川落腳的時候,還要忙著其他的事情,而在四川軍政府成立的時候,當時的四川甚至連一架活塞飛機的製造能力都沒有,就不用提什麼噴氣式飛機了。

這種情況一直到四川稍有基礎才有所改變,也就是那個時候,嚴光開始了研究噴氣式飛機和噴氣式發動機的項目。

只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另外還有自身的實力,因此對這方面的進展一直都不是很大。

這一情況一直維持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是二十年代中期。

雖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中國在各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伊拉克和科索沃的油田開發出來後是得到了大筆大筆的資金。

然而當時的中國雖然在某些重要科技,比如說坦克等方面強於歐美列強,但是頂多也就算是一個優秀的偏科生,畢竟中國和歐美列強在科學方面的差距至少有數十年…

用十年的時間彌補某些方面的差距到不是沒有可能,甚至做出一些超越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是想要全方面的追平甚至是超越,卻多少有些天方夜譚了一些。

尤其是像噴氣式發動機這種尖端的東西,在後世航空發動機被稱作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哪怕是在後世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當中能夠製造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是屈指可數。

就算是如日本這樣的國家,其空軍和海軍裝備的也都是美國和英國的發動機。如比較著名的秋月級通用驅逐艦,裝備的就是四台英國燃氣輪機。

在後世許多人都說日本工業如何如何的強,然而事實卻是單是英國的一個羅·羅,就足以秒殺日本的全部企業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雖然中國也擁有了製造坦克、戰列艦和先進單翼活塞飛機的實力,但在工業基礎上畢竟不如歐美國家那麼全面,這也是中國在航空發動機上進展一直不大的原因。

當時嚴光的對策一共有兩個。一個是加大投資。畢竟無論是什麼研究都是需要大量資金才行的。沒有資金,就算你的技術再雄厚,就算你本人再天才也是沒有用的。

好在當時正是中國資金最雄厚的時期,所以這點上到是沒什麼大問題。

而除開這個外,另外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從歐美國家引入高技術人才。在後世的美國走的就是這麼一條道路。

前者好辦,後者其實也很好辦。

在引入高技術人才的過程中中國一共遇到過兩個高峰時期。

第一個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德國和奧匈帝國等國家的戰敗使得這些國家經濟陷入蕭條,像是奧匈這樣的國家是乾脆分裂成了一個個的小國家。

經濟蕭條,也就代表著沒工作。

趁著這個機會,嚴光在對當時的魏瑪共和國提供經濟資助的同時,也趁機從德國引入了相當數量的高技術人才。這些人才無論是對中國的【先進航空發動機計畫】還是在【高性能現代坦克計畫】當中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種引入工程,大概就和後世蘇聯解體後中國進行的【雙引工程】差不多。

所謂的【雙引工程】始於蘇聯解體後那段特殊時期,當時獨聯體各國動蕩不安,人心惶惶,工廠、機構大量倒閉,軍工領域許多專家、教授失業,收入銳減特別是一些尖端行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赤貧,美國、德國、以色列、韓國、新加坡等國科研機構紛紛派出專家前往俄羅斯、烏克蘭,以優厚條件招攬人才。

韓國的人才計畫卓有成效,烏克蘭專家只要聯繫韓駐烏使館,就可以拿到簽證和機票,並提供一個月工資。工資報酬沒有統一標準,視專家本人資歷和貢獻大小,一般1500、2000美元/月,知名專家3000、4000美元/月。

中國也加入了這一輪人才爭奪,採用的招攬方法類似韓國,但得益於蘇聯時期中蘇友好的淵源,一些留蘇專家學者通過學術交流、個人友情聯絡等多種形式,從烏克蘭請到了不少頂級專家。

在這段難得的時期,中國主動出擊,目的性很強,直奔軍工領域的關鍵技術,通過個人關係轉讓其技術成果。海軍專家李傑形容那時的工作說,中國人坐一個星期的火車,從滿洲里出去,穿過西伯利亞,取道莫斯科再到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進行摸底、契合,在知道了對方有哪些技術可以進行合作之後。馬上就有大批的烏克蘭專家赴華,介入具體項目。

中國當時的基礎技術比較落後,剛開始技術交流的層次比較低,規模也比較小。後來中國用輕工產品交換先進設備。烏克蘭專家開始大規模赴華。這些專家大多是舊時代的老布爾什維克,比較重視中蘇友誼,生活要求不高,工作嚴謹,有問必答技術、材料很爽快地提供,甚至掏心掏肺。

大約是1993年後,雙方交往起來就不那麼順利了。「有些技術材料絕對不給你,想要必須有些手段」李傑說,有人用一箱二鍋頭或中國的小土特產私底下交換一些東西,但像過去那樣在實驗室里正兒八經的實驗,要價越來越高了。

「後來乾脆只談錢,沒錢門兒都沒有」

為了招攬蘇聯軍工人才,當時的中國政府為此啟動了一項【雙引工程】,專門引進獨聯體國家的人才和技術。據說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主抓這項工程,並放言說:「這是一批窮十年之力都無法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對我國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為做好【雙引工程】,國務院授權國家外國專家局於1991年正式設立國家「友誼獎」,用以表彰外國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各省隨後相繼設立不同地方政府友誼獎。烏克蘭籍專家奧堅科·沃洛德梅爾、科瓦連柯、阿諾·阿夫恰茹克相繼獲得國家級友誼獎;卡強·鮑維爾·尤力耶維其獲得江蘇省友誼獎。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內部報告稱,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通過官民並舉,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雙引工程」,從俄羅斯以及其他獨聯體國家引進了大約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技術項目。烏克蘭是【雙引工程】的重點地區,每年都有大批專家、學者應邀赴華講學或從事科研。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一秘李謙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說:僅2006年,國內邀請烏克蘭科技界專家學者赴華約150批次,2000多人次。

#####

對於中國進行的【雙引工程】另一邊的魏瑪共和國,其實也是支持這麼做的。

畢竟當時的魏瑪共和國,就算將這些人才留在國內也根本無法提供養活他們的工作,別提資助他們進行先進科技的研究了。

反之,如果將他們送到中國去的話,不但能夠得到理想的研究環境,而且將來等到德國的情況恢複了,還能將他們重新邀回國內。

到時候,他們在中國所獲得的一切研究成果,自然也就是德國的了。

對德國人的想法,嚴光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在將這些在德國混不下去的人才攬到中國後,嚴光不但替他們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而且通過各種手段對他們進行收買工作。

工作的成效還是很好的,等到納粹掌權,希特勒上台並且開始恢複德國經濟的時候,雖然在德國政府的召喚下有相當一部分的德國人員返回了自己的祖國,但依然有至少一半的德國人留在了中國,這個他們已經生活了十多年的國家——小道消息,據說希特勒為此還發過脾氣,大罵他們不配為日耳曼人…

由於當時中德關係還算不錯,德國的情況也很糟糕,再加上當時的魏瑪政府也在推動這項項目,所以當時到中國工作的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