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順利

軸心國選在1941年6月22日的凌晨展開攻勢,要計算雙方在這個階段的特定地區部隊分布相當困難,因為大多數德軍的名單都包括許多還未參戰的後備軍人,同樣的兩方在力量上的對比也很難有效計算。合理的計算是約有260萬德軍在6月22日進入作戰狀態,而他們所面對的蘇聯軍區也有差不多數量的紅軍軍隊。德軍的突襲收到完美的效果——雖然蘇聯指揮部在收到德軍部隊逼近的報告後即在凌晨00:30分對邊界部隊發出警告,但當時卻沒有任何一個部隊展開備戰。

突襲帶給蘇軍的最大震撼並非是突襲的時間,而是同時進攻蘇聯領土的德軍數量之多和配合之緊密。約有320萬的德軍地面部隊投入了西線的攻勢,伴隨的還有數十萬的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和義大利部隊,芬蘭則從北邊發動攻勢。

德軍的攻擊速度之快使得蘇軍的防禦計畫完全癱瘓,而無線電和通訊配備的嚴重缺乏也造成蘇軍部隊難以互相協調作戰。

德軍從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長戰線上分為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圍殲白俄羅斯的蘇軍,兵源達50個師另2個旅,進攻蘇聯的心臟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的兵力是29個師,任務是殲滅波羅的海沿岸的蘇軍,進攻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的任務是向基輔和整個烏克蘭總方向進攻,把烏克蘭的蘇軍主力消滅在第聶伯河以西,兵源達57個師另13個旅。此外,還有直指北方的挪威和芬蘭兩個集團軍,分別向摩爾曼斯克和列寧格勒方向實施突擊。

戰爭剛開始,蘇聯西部66個機場遭到猛烈轟炸,蘇軍半天之內就損失飛機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飛即被毀於機場,蘇聯西部城市、海空軍基地、通訊設施,在德軍航空兵襲擊之下嚴重受損,邊境軍區指揮機構基本陷於癱瘓。德軍在戰爭的第一天就前進了50至60公里。蘇聯國防委員會在戰況不明的情況下,於當晚發布不切實際的命令,要求邊境軍區實施猛烈反擊,消滅入侵之敵,這種盲目的指揮使前線戰況更加惡化。

在戰爭的頭一周,德軍憑藉突然進攻、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軍隊早已動員和集中並有作戰經驗等優勢,打得極其順手,中央集團軍群已推進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南方集團軍群的前鋒,已近至通向基輔的接近地,北方集團軍群,已經渡過西德維納河。

面對有備而來的德軍,蘇軍猝不及防,蘇聯政府雖然採取緊急措施,把前沿軍區改為方面軍,成立了蘇軍統帥部,但由於大量工作未能搶在戰爭爆發之前就緒,因而在戰爭開始時嚴重失利,由於蘇軍裝備陳舊,指揮人員素質較差,對敵主攻方向判斷失誤等原因,致使戰爭初期,便有28個師被全殲,70個師人員武器損失過半。據戰後西方公布的統計資料,在蘇德戰爭的頭18天,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另外還有30萬蘇軍被俘。

德軍在佔領明斯克後,7月15日,通過激烈戰鬥,攻佔了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門戶斯摩棱斯克,合圍了蘇軍十幾個師,切斷了蘇聯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幹線明斯克-莫斯科公路,並將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司令部設在此地。而此時德軍離莫斯科僅有380公里之遙了。

#####

德國人在對俄國展開的攻勢當中如摧枯拉朽一般摧毀了俄國人的抵抗,而等到戰爭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幾乎所有人都對德國人的表現表示了震驚。

而英國和其他被德國佔領的歐洲國家,也紛紛絕望的吶喊了起來。

因為隨著德國人的攻勢的順利進行,在絕大部分世人的眼中,俄國幾乎就是第二個法國一樣…

在戰爭初期的時候,法國就是在一個多月後被德國征服的,而這時俄國的表現在世人眼中還不如法國…

「如果連俄國也失敗的話,那麼最終在歐洲大陸上將再也沒有人能制衡的住德國…」

這時的英國,由於通過「交換法案」已經從中國獲得了大量的新式活塞戰鬥機和大口徑高射炮,所以德國人對英國本土的轟炸已經減輕了許多,不過獨自面對德國的那種絕望感卻依然存在於英國人的心中。

「轟隆隆隆隆隆隆…」

在遼闊的俄國大地上,近百輛德國坦克正在不斷的賓士著。

雖然這個時代的坦克技術還不怎麼樣,在狹小的坦克里長時間呆著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然而由於前段時間才剛剛獲得的大勝,那些坦克裡面的德國坦克兵們間還是存在著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

而此刻,這支坦克部隊的目的地,就是遠方的基輔…

就在不久前,德軍剛剛取得了明斯克戰役的勝利。

在6月22日戰爭爆發後,德軍突然出動數百架飛機轟炸蘇軍西方特別軍區的26個機場,當天擊毀蘇軍飛機738架,奪得制空權。德軍第3裝甲集群從蘇瓦烏基地域出發,在蘇軍西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的接合部突破防禦,爾後向維爾紐斯、明斯克方向發展進攻,第9集團軍隨後跟進;第2裝甲集群從華沙以東地域出發,迂迴布列斯特要塞,繼而向斯盧茨克、明斯克方向快速推進,第4集團軍隨後跟進。

23日,德軍佔領格羅德諾。蘇軍第10和第3集團軍各一部向該市實施反突擊,未達目的。24日,德軍佔領維爾紐斯,為此巴甫洛夫大將急令西方面軍預備隊前出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

25日,德軍向西方面軍深遠後方實施兩翼包圍,使其面臨被合圍的危險。蘇軍第3和第10集團軍奉命通過僅剩60公里寬的走廊,撤離突出部。26~27日,德軍2個裝甲集群先後進至明斯克近郊,並於28日佔領該市;西方面軍主力第3、第10集團軍的11個師在比亞韋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間新格魯多克附近地域陷入合圍。29日,德軍第9和第4集團軍在比亞韋斯托克以東地域會合,將被圍蘇軍分割為兩部分。7月9日,被圍蘇軍大部被殲,一部分散突圍,一部在德軍後方開展游擊活動。

最後德國人在明斯克戰役俘獲了約32.4萬蘇軍,繳獲坦克3332輛,火炮1809門,幾乎佔領白俄全境。

不得不說,由於蘇軍自身缺乏警惕性,斯大林本人的自大,再加上經過大清洗後蘇軍各方面的素質都下降嚴重,巴巴羅薩作戰的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而在烏曼戰役取得勝利後,德國人也將目光轉向了基輔。

對德國人來說,將不會在有所謂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出現,因為所謂的斯大林格勒其實就是伏爾加格勒。

伏爾加格勒1925年前叫察里津,1589年建城。17世紀初毀於大火,1615年在伏爾加河右岸重建,是伏爾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8世紀起為軍事要塞,19世紀後期建成鐵路,城市迅速發展,成為俄羅斯南疆重要的工業與商業貿易中心。

1918--1919年國內戰爭時期曾在這裡發生過舉世聞名的「察里津」保衛戰,由於這場戰爭是由斯大林領導的,後來在1925年改稱斯大林格勒。

因此伏爾加格勒在1925年稱「察里津」,1925至1961年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因赫魯曉夫「反對斯大林個人崇拜」這裡被更名為「伏爾加格勒」。

而在1918年的十月革命後,由於當時俄國局勢混亂,趁此機會,當時位於高加索的中國遠征軍北上佔領了伏爾加河南部的全部地區,而這些地區當中也包含了佔有重要地位的伏爾加格勒。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德國人根本沒有必要在打什麼「斯大林格勒」戰役,因為歷史上的斯大林格勒根本就不在俄國人的手上。

不過即便這樣,德國人還是需要佔領烏克蘭全境。

因為只要佔領了烏克蘭全境,德國和中國的邊境就能接壤,這樣一來德國軍隊也就能更方便的接受中國在物資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隨著巴巴羅薩計畫的順利展開,希特勒的野心也增長了許多。

再加上希特勒本人一直都對高加索的產油區垂涎若渴,就更不用提位於高加索南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了,雖然這兩個地方的距離比較遠,可是同樣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產量絕對位居世界前列。

更何況如果真的有一天能打到亞塞拜然去,何不更進一步呢?

畢竟九十九拜都拜了,也不差最後一拜了…

只不過這個想法希特勒本人也只敢在心裡藏著,畢竟德軍在俄國的作戰能夠順利進行,很大程度都依賴著國社政府對德國在資源上的資助,尤其是燃料上的…

目前德軍使用的燃料,至少有一半是由國社政府供應的。

如果嚴光突然中斷了對德軍在燃料等方面的供應,那已經深入俄國腹地的德國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不過…

雖說這個想法希特勒一直都深藏心底,也只敢跟身邊的幾個比較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