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

「這群該死的,趁火打劫的中國人…」

當日本人用一整船的資源還來了不到半船的軍火後,當船隻駛離港口的時候,一個日本人站在甲板上破口大罵道。

沒辦法,畢竟日本人實在是窮慣了,一下子出了這麼多的血,他們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如果不是國防軍的裝備的確很好,尤其是一些裝備在性能上要勝出日本本國的裝備一籌到幾籌的話,日本人根本不會同意這種用資源換裝備的模式——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日本人的工業基礎說到底還是薄弱了一些,就算給他們再多的資源也無法有效的進行轉換,所以就算用這種方式看起來日本人要賠一些,但最後日本還是咬咬牙換了。

當然,換的只是多出來的那些資源,那些在能力之內的還是運回了本土,由本土的工廠進行加工和製造,畢竟就算用換的比較省事,但是國內的工人也是需要工作的。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

這些換的資源不是自己的…

沒錯,的確這些資源都是從日軍現在的佔領地開採的,可問題是根據日本和國社政府的協議,當日軍佔領了南洋群島和澳大利亞後,中南半島和印度還有朝鮮、台灣將會交給國社政府進行處理。

而目前日軍的進展順利,在歷史上太平洋戰爭初期被日本人稱作「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曾經用55天的時間就攻佔了整個馬來半島,拿下新加坡並且俘獲裡面的十二萬英、印士兵也僅用了兩周的時間…

雖說因為日本人的對手是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有荷蘭人,在未來還很有可能包括美國人,所以日本人並沒有像歷史上來一個「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論,但是依照目前的進度,日本人卻很有理由相信在半年後攻上澳大利亞本土。

尤其是在沒有將大量的軍力消耗在中國,還有像歷史上那樣將幾十萬關東軍留在東北防備蘇聯的情況下,日本人能夠調用的兵力十分的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日本人看來現在佔有的中南半島很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就交給中國,既然用不了多久就要將這些土地交給中國,那日本人在這些土地上壓榨起來自然是十分厲害。

佔領區的土著居民剛剛還在慶祝著法國人的失敗,那邊日本人就已經開始拿槍逼著他們到礦場里去勞動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現在的生活可比在法國人手下苦多了。

日本人這麼做自然會讓當地土著產生抵觸甚至進而反抗,不過日本人也不在意,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地方,就算弄的再亂也不心疼。

也因為這個原因,日本人在當地的開採效率十分的高,因為他們完全不需要考慮未來,未來是國社政府需要考慮的。

對日本人的舉動嚴光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卻沒什麼反應,因為這本來就是他想要日本人做的。

首先日本人造孽越多,後來的中國也就越容易被當地人接受。

其次,嚴光需要日本去對抗美國,可美國人的實力並不是日本人能抗衡的,因此中國在背後出錢出力就變得十分必要了。

可是雖說現在中國不差錢,但嚴光也不想平白無故的就給日本人提供裝備,於是…

用資源換裝備的計畫自然也就上台了…

當然,目前日本人禍害的地區也僅限於法屬印度支那,因為嚴光還在中南半島上安插了一個泰國。

雖說泰國在實力上明顯無法和日本抗衡,尤其是泰國海軍裝備的都是一些國社政府退下來的老舊軍艦。但是作為有國社政府在背後支持的國家,如果是在陸上的話泰國和日本玩一玩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泰國並沒有和日本發生衝突,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兩國也算得上是隊友。

泰國人的主攻方向是緬甸和馬來半島,而在日本人橫掃法屬印度支那和南洋群島的時候,泰國人卻已經將馬來半島攻下,只剩下緬甸和新加坡是英國人的緊要之地,所以英國人還在部分地區堅守著。

不過隨著國社政府新支援的一百門280mm新式重型榴彈炮和大量重裝備的運抵,相信這兩個地方也只是時間問題。

#####

和日本人不同,雖然因為上次大戰英國差點賠個底朝天,但是作為一個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國家,英國人畢竟還是有些家底的,更何況是經過了二十年的休養後。

所以和用資源換裝備的日本人不同,英國人都是用真金白銀的,當然這也和國社政府的要求有關,畢竟英國和日本不一樣。

雖說在這件事情上英國人也經常抱怨,不過最後英國人還是拿著真金白銀到敘利亞換裝備。

因為英國人很清楚,雖然中國人開的價比較黑,而且還要求英國人用真金白銀來換,但這還不算過分,真等到英法聯軍和德國正式交火的時候,恐怕就不是這個價了。

而到那個時候,美國這個喜歡趁火打劫的民主盟友也未必就能白多少…

到那個時候,面對漲價的軍火英國人可能就要拿殖民地來換了…

而且由於敘利亞是法國的殖民地,再加上義大利目前還沒有正式向英法宣戰,所以地中海還是比較安全的,現在通過敘利亞的港口由地中海將軍火運出直布羅陀海峽還算比較安全,真要等到義大利也參合進來了,事情恐怕未必還能像現在這麼簡單了。

要知道雖然義大利的陸軍雖然弱的有些逆天,但是至少海軍多少還是有些進取心的…

#####

由於英國正忙著向中、美等國購買軍火和物資,另外在防備德國人可能發起的攻勢,所以對發生在伊拉克和高加索行省的一些事情也就沒怎麼注意。

比如說,國社政府借口蘇聯增兵歐洲部分,命令當地駐軍進入戰備狀態…

斯大林還沒有傻到一項《蘇德條約》就能保證德國人不會攻擊蘇聯,所以在保證西伯利亞等地區的駐軍足夠維持當地安全的同時,也將部分兵力調到了歐洲部分。

當然,說是在防備德國,其實也未嘗不是在防備中國。

畢竟現在中國和德國的關係可是有些曖昧,雖說現在中國還沒有什麼動靜,但是突然對蘇聯下手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而對斯大林來說,蘇聯的歐洲部分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斯大林將兵力調往歐洲地區的一個原因,至於西伯利亞?

雖說國防軍十分厲害,但是西伯利亞的幅員遼闊也是出了名的,雖然國防軍的機動性很強,但是一時半會也很難吃下西伯利亞,畢竟那是西伯利亞,不是法國…

而且西伯利亞的環境相當惡劣,就算國防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很強,到了西伯利亞也未必跟得上…

所以除非中德同時上,不然斯大林還真不怎麼擔心…

就在位於伊拉克和高加索的駐軍分別進入戰備狀態的情況下,位於歐洲的希特勒也已經和斯大林一起將波蘭瓜分的一乾二淨了。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法國,畢竟只有戰勝英法,這場戰爭才算是告一段落。當然,法國人的馬其諾防線還是很厲害的,真要是硬碰硬希特勒也給吃點虧,可是或許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也有可能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所以法國人並沒有將防線一直修到海邊,而是在法比邊境上留下了許多漏洞,而這也就給了希特勒很多的空隙可鑽…

其實自從德國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而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與盟軍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歐陸上處於未交戰的狀態,被稱為假戰。阿道夫·希特勒曾希望在法國和英國的默許下,迅速征服波蘭並立即與其停戰。因為德國的原物料儲存量(需從外地進口)非常不足,目前德國的戰爭機器主要依靠自蘇聯的原物料,出於兩國意識形態的不同使希特勒對該情況感到不安。因此在10月6日,他曾向英法兩國提出和平協議,並給予它們時間作出回應。

然而在1939年10月10日,英國拒絕了希特勒提出的和平建議,法國在10月12日也跟著這樣做。

英法的拒絕使得希特勒十分失望,於是作戰行動開始了…

隨著作戰計畫的展開,德國軍隊開始入侵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

由於彼此間巨大的實力差異,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至於法國…

由於稍後義大利也加入了戰爭當中,在戰爭進行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後,由於法軍的失敗,總理保羅·雷諾被迫辭職,因為他拒絕同意結束戰爭。他的繼任者是元帥菲利普·貝當,他在發表電台講話中向法國人民宣布他打算向德國要求停戰。當希特勒接到來自法國政府的消息,他們希望通過談判達成一個停戰時,他選擇了貢比涅森林作為談判地點。

因為貢比涅是簽定1918年停戰的地點,它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德國慘敗,希特勒觀看了選擇的地點以作為德國擊敗法國這個最好的復仇時刻。簽署停戰是在6月22日於相同的鐵路車廂舉行,其中1918年停戰協定簽署(被移離博物館座落在1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