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歸鄉

第二天楊雲和孟超趕到碼頭,果然看見庫房上的封條不見了,連平源等人正在興高采烈地把東西搬回船上。

「楊兄弟!孟兄弟!」連平源看見二人,熱情地招呼起來。

「這次的事情多虧二位兄弟幫襯,要不然我們這些小民還不得被欺負死?」

「不用客氣,還是今天就開船吧,早點離開免得節外生枝。」

「我省的,不過二位兄弟既然來了,這頓酒可跑不了。」

當下和其他人交待了一下,拉著楊孟二人到附近的酒樓又是一頓山吃海喝,回到碼頭的時候發現水手們已經做好了出海的準備。

連平源跳上船,向楊孟二人揮手道別,長福號緩緩駛離了碼頭。

此時在碼頭的另一面,正有幾個人同樣注視著長福號的離開。

「舵主——就這樣放他們走嗎?」

說話的是個勁裝打扮的中年人,如果連平源在這裡,就能認出來此人來,連平源曾經雇了他的船回過一次霞島。

「暫時放手吧,我們謀取島子的事情是機密,鬧得太大就沒意思了,反正海上的島也不止那一個。」舵主周威說道。

「是,不過可惜那個霞島了,真是個好地方。這幫打漁佬真是不識抬舉。」

周威微哼一聲,「大事要緊,以後總有收拾他們的機會。」

長福號離開後,楊雲回到海天書院,繼續開始學習加修鍊的生活。

自從發現七情珠具有聚集月華靈氣的功效後,楊雲的修鍊速度幾乎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凝竅期的時候,由於真氣無法離開經脈竅穴,所以對靈氣的吸收效率非常低,滲入身體內的靈氣在竅穴中被轉化為真氣,外界的靈氣自然而然繼續滲透進來補充。

原來是吸收一點、滲透一點、再吸收一點,而現在身體周圍靈氣濃度提高了,滲透吸收的速度當然大增。

即使只是幾百米方圓的月華靈氣,短短十幾天,楊雲就勢如破竹般凝練成功了九個竅穴,現在月華真經第四層已經只剩下最後的膻中穴還未凝練成功。

如此修鍊速度,在楊雲的記憶中絕無僅有。前世的自己成就雖高,但是凝竅期也足足修鍊了八年,就算這樣自己的師父還天天誇口說收了一個天才弟子。

在識海的記憶中搜索了一下,楊雲氣餒地發現,竟然還有人十二歲就突破到引氣期,自己可是十六歲,馬上奔十七歲的人了,看來這個成績也不算什麼嘛。不過聊以自慰的是,那個天才兒童最後只修鍊到了元神初期,自己前世的最終成就還是比他高的。

以前楊雲以為天狗石的七情珠手鏈是個大累贅,那個真靈顯化的黑狗除了整天睡覺什麼都不會幹,還不知什麼時候會給自己來上一出月食。

不料黑狗是能吃,可是架不住他往家裡搬的更多啊,哪怕吸聚來的月華轉換成的真氣被黑狗吞掉了七成,剩下的三成也讓楊雲富得流油了。

這世上能吸聚靈氣的法寶說多不多,但也絕對不算少,可是世上的靈氣千種萬種,寶貝吸聚的靈氣和自己的功法相符,那才對修行有助益。一般這種寶貝都藏在那些古老得不象話的名門大宗里,作為核心弟子的福利。

楊雲是近水樓台,沾了七情珠的光,而且楊雲隱隱感到,七情珠吸收掉的那些靈氣也沒有浪費,在靈氣的滋潤下,天狗石手鏈正在一點一點地發生變化,這些天似乎吸聚靈氣的範圍擴大了一點,那條懶狗也好像胖了點。

這種情況是天大的好事,代表七情珠能夠用吸聚來的靈氣自動祭煉,從而提升品階,這麼祭煉下去,也許黑狗真靈有朝一日能化形出實體來。

楊雲晚上修鍊月華真經,白天則繼續泡在藏書樓中「搬」書。

海天書院的藏書樓上下三層,藏書上萬本,不過其中也有重複的,算下來總量在六千本左右,奮鬥一個月,楊雲基本上把這些書全翻了一遍,現在他的識海經綸堂中,幾大排書架一字排開,上面密密麻麻的書籍,已經很有點樣子了,不過和還真殿中的景象比起來,那還是差得天上地下。

經論雖多,經義雖深,畢竟是凡間的學問,更何況只要把握住理念的主線,是一脈相承,可以融會貫通的。而還真殿中的那些,則是超脫了世俗、甚至可以顛覆乾坤,前世的楊雲花了以萬年為計的時間才收集起來的重寶。只可惜現在修為太低,能利用的部分太少太少,比較起來還是經綸堂更能給現在的自己帶來力量。

把書記到識海中的過程,楊雲相當於把書讀了一遍,只不過還沒來得及體悟琢磨,即使這樣,隨著知識量的飛速擴大,楊雲隱隱感到自己又悟出了不少道理,學問有再次突破的趨勢,相信只要花上一些時間把經綸堂中的書籍體悟掌握,一定能夠再上層樓的。

同修鍊和學問都大有收穫的楊雲不同,孟超這幾天來可謂愁眉不展。

來到府城,進了海天書院,孟超就像從縣城的小池塘跳進大河,原先在小池塘里也不算出類拔萃,這下更是感受到了自己和其他學子的差距。

就算孫曄,看上去有些輕浮,可是一討論起學問來,孟超每每有自嘆不如的感覺。

偏偏孫曄還成天叫喚,說一些自己學問多麼淺薄,秋考日近,看來中舉無望之類讓人心煩意亂的喪氣話。

楊雲把孟超的神情看在眼睛裡,暫時不動聲色。

「老孟是個厚道豁達的人,只可惜對科舉的事情過於在意了。」楊雲想道。

說起來孟超也有點可惜,他的資質可謂上乘,身體的底子也厚,如果好好修鍊家傳武學,在江湖上揚名立萬不成問題。現在又有自己這個「明師」,踏上修鍊大道也不成問題。

可惜他執著於功名,也許他是想用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父親放棄江湖生涯的決定沒有錯吧。

靜海縣的江湖人物,提到孟父的時候都是說,「一條好漢!可惜棄武從商,弄得家破人亡。」

要是孟超中了舉,又當了官,江湖人士的口風就會大變吧。

加上現在又有章小姐的事情,讓孟超的功名心更重了,待在縣裡雖然也是焦灼,可是畢竟還能有一絲奢望,出來以後看見這遍地的才俊,孟超被打擊得有點狠。

這一天海天書院中有一堂押題課,孟超甚為重視,早早就拉著楊雲和孫曄來到學堂,在前排找座位坐下。

講課的是個往科的舉人,精心研究鄉試數十年,在南吳非常有名,他押的科考題目雖然沒有中過,但是最近幾科每每都能沾上點邊,因此名聲大噪,被海天書院專門請來。

這位講師在台上東拉西扯半天,說得雲天霧繞,學子們聽得昏昏欲睡又欲罷不能,深恐一個不留神漏了什麼關鍵東西。

滔滔而談整整一個時辰,在所有人幾乎都要崩潰的時候,這個老夫子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紙卷,用手指輕輕捻開。

「都聽好了,這是我用畢生心血精選的十道題目,我只念一次,不準提問,我也不會解釋,沒聽清的人就自認倒霉吧。」

課堂上頓時針落可聞,學子們的目光恨不得刺進那薄薄一頁紙里去。

「……」講師開始抑揚頓挫地宣讀題目。

台下數百學子沒人說半句話,滿堂都是刷刷的走筆聲,和粗重的呼吸聲。

念完十道題目,老夫子像得勝回朝的將軍一樣離開了課堂,下面的學子們一下子炸了鍋。

孟超往楊雲身前一看,「咦?你沒有記啊?」他隨即一拍自己腦袋,「忘了你的記性好。」

然後孟超拉著孫曄,逐字核對記下來的內容。

核對了好幾遍,孫曄都有點不耐煩了,孟超才珍而重之的把那頁紙收入懷中。此時學子們已經紛紛散去,課堂中只剩下他們三個人。

海天書院中的靜海籍的學子不止孫曄一人,不過也就他和楊孟二人比較投緣,成天混在一起。

看見孟超鄭重的樣子,孫曄嘆息著說:「唉,這個東西也不用太著意啦,其實這麼大張旗鼓的搞,有哪個考官會出這上面的題?聽說那個講師還有些真東西,不過自己藏著秘而不宣,除非是至交好友才肯透露。」說完又問道:「你們等會去幹什麼?」

「哎呀,我好像記漏了一道題,老孟把你的紙借我抄一份。」楊雲說道。

「那你們抄著,我先走一步啊。」孫曄告辭獨自離去。

望著孫曄的背影,楊雲若有所思。

「給你。」孟超把記著試題的紙遞過來,楊雲隨意掃了一眼。

「好了,記住了。」

「真羨慕你的好記性,我看今秋你中舉應當有五分成算。」孟超羨慕地說。

「不如我們撞撞機運如何?」楊雲突然正色說道。

「如何撞機運?」

「我們各憑心中所想,互出一題,看能不能僥倖押中。」

孟超感覺有趣,笑著答應了,閉目沉思片刻後在紙上寫了一題。

楊雲也張口說出一道題目,孟超正要拿筆記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