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道淵戮魔 第1032章 誰渡誰

禪渡界。

無樂慧師閉關的石室外,本該是波瀾不興的寧靜,卻突然捲起一陣清風,沙石滾動,如同一塊石頭投入湖中,打破了平靜的湖面。

「唔,尊駕是誰?既然有事前來三寶殿,何必遮遮掩掩,藏頭縮尾。」無樂慧師發聲道。

「不敢,只是不想落得不請自來的惡名,故而特意吹起一波秋池,以引起主人的注意。」

說話時,只見一道天仙般的身影踏著清風,從天而降,其旁飄花如雨,步步生蓮,素白的袍子,長及膝的漆黑雲發華麗而隆重的傾瀉了一身,驚為天人的眉目,淡然冰冷的目光,瓔珞輕舞,暗香浮動,乍一看,也不知是哪裡來的得道仙客。

「恕貧尼眼拙,不知閣下是三教六宗的哪位,登門拜訪有何賜教?」

這名仙氣環繞,出塵縹緲的俊美男子笑了起來,似乎是聽到了一個非常好笑的笑話,他開口道:「在下非是出自三教六宗。」

在這方天地里,除了三教六宗的修士,便只剩下……

無樂慧師立即生出警覺,戒備道:「你是天魔!」

「只因為身份不同,便立即改變態度,執著於外相皮囊,你生出分別心了。」

無樂慧師厲聲道:「邪魔妖孽,人人得而誅之,除魔衛道,同你沒什麼可說的!」

一念動,殺意起,風起雲湧!

然而,這股殺氣在傳遞到俊美男子身旁時,就化作清風徐雲,煙消雲散,彷彿他所處的那片空間是一方世外桃源,獨立於大千世界之外,不受外界影響。

「人有好人壞人之分,魔難道就沒有善魔惡魔之別嗎?一杆子打翻一船,不覺得這種行為有違佛法教誨嗎?」

「哼,佛法教誨,唯有金剛怒目,明王凈世!」

心念一動,便有狂沙大作,一粒粒硬勝金剛的梵星砂帶著堪比劍氣的鋒芒迎面刷去,所過之物,所有物體都被沖刷切割成微小粒子。

這些砂子乃是星域中流落下來的宇宙塵埃,億萬年之中,諸天星辰壽命終了,爆炸之後所剩下的劫灰,經大梵真法祭煉而成,隨便拿出一小顆黍米粒大的晶砂,也比大山還重,此刻借著一股三昧神風,匝地狂卷過去,方圓百里都開始地動山搖,轟鳴咆哮!

然而,這些梵星砂在靠近俊美男子時,竟而自行繞道,好似不忍傷害到對方,轉了一個弧線,避了開去。

無樂慧師心中驚疑,先是懷疑對方手段了得,奪了她的梵星砂,可隨即又發現自己依舊能隨心所欲的操控梵星砂,並沒有任何被人奪取的跡象,於是她判斷是對方扭曲了空間,使得梵星砂無法近身。

當下無樂慧師再催法力,使得所有的梵星砂狂暴起來,不再依照特定規律運轉,而是顛覆上下左右的秩序,混亂的暴動起來,甚至還會出現兩粒梵星砂相互碰撞,激蕩出霹靂星火的「事故」。

狂暴中的梵星砂如同一方灰濛濛的砂罩,罩住了俊美男子,可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沒有一粒梵星砂擊中男子的身體。

無樂慧師能感應到對方所處的空間並沒有扭曲,真正改道的是梵星砂本身,而非環境,當下出聲問道:「你做了什麼?」

俊美男子笑道:「我什麼也沒做,只是讓它們知曉了我的慈悲心和仁善心,須知一切眾生,於佛眼中,本無不同,焉能助你殺我?它們生出了慈悲,生出了不忍,自然就消了殺念。」

「區區邪魔,竟也敢妄談佛法,你是想效仿魔王波旬,曲解佛經,壞吾佛法嗎?雖然佛說眾生平等,可也這眾生也分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梵星砂本屬無情眾生,沒有八識,也沒有感情,何來慈悲和不忍。」

「若是尋常的砂子,或許沒有生命亦沒有感情,但你的砂子不同,此砂取自星辰殘骸,在億萬歲月中孕育出了一點真靈。佛法中,草木屬於無情眾生,你砍了草木,草木不會叫痛,也不會報你的仇,但有的時候,當砍了一棵大樹後,結果就遭到了報復,因為報復你的那個不是大樹,而是在樹中孕育的靈,此靈便是有情眾生,這些砂子亦是相同的情況。」男子細聲軟語的解釋道,聲音就像是百靈般清脆動聽。

儘管不知道對方說的是真是假,可這麼一番簡簡單單的交手,令無樂慧師察覺到,對方的修為怕是遠在自己之上,雖然無法準確的看出底細來,但至少也是巔峰層次的界域強者,高深莫測。

她並未生出恐懼,抱著捨生取義的覺悟道:「今日我不敵魔威囂狂,唯一死耳,但邪不勝正,他日會有人替我報仇,本界的魔軍早已大勢已去,你逃不出四宗聯合的天羅地網!」

「閣下誤會我的來意了,今日我來此登門拜訪,並非打算炫耀武力,而是想跟閣下探討佛法。」

俊美男子伸出手,用食指和中指拈住了一片隨風飄來的花瓣,放在鼻尖輕嗅香氣。

無樂慧師冷笑:「看來你是打定主意,要效仿魔王波旬了。《佛藏經》卷中說『舍利弗,惡魔於今猶尚隱身,佐助調達,破我法僧,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惡。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你是要引我入邪見嗎?」

她自覺縱然神通不敵對方,可也絕不會被其言語所動,只要抱定心念,如磐石不搖,哪怕對方說得天花亂墜,神通顯影,乾坤異變,於她也只是過耳清風。

這信心並非沒有端由,當初她的前生轉世時借用了斬三屍的法門,一分為二,她為善體,而沐戀花為惡體,正因為擁有天生善心,所以她才能憑藉中上之姿,在同輩中脫穎而出。

禪渡宗的修行功法於體質天賦的要求只是泛泛,更看重心性修行,天賦優異的弟子在修行前期或許會有優勢,可越往後,這種優勢就越不明顯,反過來心性堅定者能一步一腳印,突破層層關隘,獲得更高的成就。

正是憑藉一顆天生善心,無樂慧師才能跟上岳鼎這類妖孽的腳步,勉強望其項背。

俊美男子察覺到了對方的心思,卻不以為意,笑道:「世人只記得波旬逞凶,佛祖流淚的典故,卻忘了釋迦牟尼成佛時所受的考驗,魔者,磨也,是為磨礪。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世上最痛苦的非是無法消去心頭煩惱,而是不明白自己的煩惱為何物,魔障卻能助你認清煩惱,比丘脫去業障而後證果位,便是如此。」

傳聞釋迦牟尼即將成佛,無尚祥光徹照天地,衝上死亡與慾念的魔宮。

魔王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看到釋迦牟尼即將成佛,驚恐萬狀,於是叫囂著一定要阻止釋迦牟尼成佛,他急忙派三名魔女蠱惑佛祖,三名魔女一名叫愛欲,一名叫貪慾,一名叫樂欲,她們盛裝嚴飾,款款微步來到釋迦牟尼前殷勤獻媚,竭盡種種妖嬈之態,可釋迦牟尼深心寂定,對魔女的挑逗毫不動心,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彼時尚未成佛的喬達摩太子訓誡她們道:「你們形態雖好,但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滿盛糞穢,不自知恥,還敢來誑惑人嗎?」

隨後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見自身惡態,只見骷髏骨節,皮包筋纏,膿囊涕唾。

魔女見狀,匍匐而逃。波旬見魔女引誘沒有成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帶領眾魔兵、毒蟲、怪獸,帶上毒雷、毒箭,來到釋迦牟尼座前。

波旬威脅說:「如果太子你不立即回到皇宮去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卻妄想在這兒成佛,我就讓你粉身碎骨,死在樹下。」

悉達多太子專心修行,面對波旬的威脅一點兒也不恐懼。

波旬命令魔軍雷箭齊發,結果毒雷、毒箭射到釋迦牟尼近處皆紛紛散落。

釋迦牟尼佛告訴兇惡暴躁的波旬:「我所以得成菩薩道是因為從無數劫以來,積集了無量福德智慧,圓滿了六度萬行。你來攻我,不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嗎?」

說完後,釋迦牟尼就身放凈光,使得魔眾盡皆跌扑。

波旬聽後更加不悅,又發動進攻,無奈他根本無法衝破佛祖周身的聖潔之光,狼狽萬狀,只好承認失敗,最終釋迦牟尼渡劫而成佛。

這則典故無樂慧師自然是聽過的,而且對方從頭到尾也並沒有在說歪理,非是為強辯而辯,因此儘管她依舊抱持著戒備心,卻也不能強詞奪理的誣陷對方在妖言惑眾。

「我曾有緣得到佛門經文《大智度論》,在東方凈琉璃世界修行過一段佛法,曉得佛門有三法印,是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及涅槃寂靜,符合這三點的才是正法,不符合的皆屬外道,若入佛陀智慧海,花開見佛悟無生!」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盤。」無樂慧師直接背誦出來,「這便是《大智度論》中關於三法印的記載,卻也算不得什麼,只是最粗淺的佛理,即便是初入門的小僧也知道。」

俊美男子不在意對方言語的諷刺,笑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