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二.毆打(2)

學生們開始當堂寫作文。冷薇站在講台上看著他們,產生了一種跟以前不一樣的感覺:在她發病前,她也是這樣站在講台後面,以通常注視學生的目光注視他們,她大可以罵他們,但她心裡清楚,這是她的學生,就像她的孩子一樣;可是今天,冷薇注視著他們,心裡老想著校長和她說過的那個學生講的話,她不想當著學生的面問那個要把老師殺光的學生是誰,她只是用目光一個一個地掃描,不斷地在猜測,當她把目光留駐在一個她認為有可能說這話的學生身上時,一種說不出的嫌惡就湧上來。冷薇第一次覺得孩子有時也是很可惡的。她想,我會知道是誰說的,然後我就打這個學生零分,看他怎麼把我殺了。

整個上午冷薇都在胡思亂想,她把所有學生都仔細看過了一遍,個個都像說那句話的人。

電視台記者朴飛今天早早地來到台里上班。他是陳步森事件的主要記錄者,他拍攝的對冷薇的採訪有一部份畫面已經作為《觀察》欄目的新片頭使用,所以樟坂人天天都可以看到冷薇對著鏡頭泣不在聲的畫面和聲音,這種不斷滾動的信息衝擊形成強大的刺激效果——天天看到一個可憐的人對著你哭,相信誰也受不了:而傷害她的人卻很有可能逍遙法外。

朴飛有點擔心會出現他意想不到的結果——全社會都站到了冷薇一邊。毫無疑問,她是弱者,這比較好懂。要理解加害人同時也可能是弱者就相當費力,或者乾脆說難以理解。每天晚上都有冷薇對著鏡頭哭訴的畫面,極大地加強了冷薇作為弱者的印象。

在朴飛的後續報道中,只要有話筒伸到被訪觀眾的嘴邊,大部份都是支持冷薇的,要求重判陳步森。尤其是朴飛在一次採訪廣場扭秧歌的社區老大媽時,形成了人人控訴陳步森的場面,被採訪的七八個老大媽,都一致要保護那個「妹子」的權利,說到陳步森時她們用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辭彙:千刀萬剮。朴飛知道這只是一個加重語氣的動詞,在中國古代的確有這樣一種刑罰:用刀慢慢將罪犯身體上的肉一小塊一小塊地挖下來,直到他死亡。顯然這些老大媽在說這句話時,並沒有想到它所指向的刑罰的真正意義,只是表達恨的一種方式。朴飛對他的主任說,我現在明白陳三木教授的文章什麼意思了,這恐怕就是所謂「民憤」吧,看來這東西是真實存在的。主任說,這不很清楚嗎?當有人要挑戰這種民憤時,大家都不會放過他,口水就要把他淹死了。朴飛嘆了口氣,說,不過說實在的,我很為陳步森可惜,他畢竟作過努力,做了那些事,可是沒人理會。主任笑了,說,他做的事大家都看到了,又不是沒長眼睛,但解釋起來就太難懂,中國沒有那麼費腦子的人,你殺人就要償命,這很好懂,你再羅嗦就要起誤會,以為你要逃罪。朴飛就問主任,陳步森是不是真的要逃罪?主任說我又不是陳步森肚子里的蛔蟲,我怎麼知道?也許他真的要逃罪呢。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朴飛獃獃地想著,後來他說,主任啊,我作為跟蹤這個案件的記者,有時同情冷薇,有時同情陳步森,我都糊塗了,不過呢,我還是要說,應該讓人家有一個悔改的機會,真的把陳步森殺了,這心裡還是有些怪怪的,不如判個死緩,以免人頭落地,就什麼也沒法說了。

主任拍拍他的肩,拉長了聲音說,你小子真是太嫩了嘛,要不為什麼我當主任你當兵呢,你還沒看出來嗎?不是冷薇要他死,是全社會要他死,你見過一個人因為什麼很難懂的懺悔而逃掉一死的嗎?沒有,那幫教徒真是幫倒忙,把事情越描越黑,出什麼書嘛,這是攪渾水嘛,凈整那沒用的。要我看,不如就好好地做冷薇的工作,從證據上找到陳步森認罪悔改的表現而從輕處罰,弄什麼……向上帝悔改,誰知道上帝是什麼東東?把這麼難懂的東西攪在一起,自討苦吃嘛。朴飛被主任的開導弄得稀里糊塗,因為他從沒想過這些。他說,這樣說來,陳步森真的沒有悔改的機會了?主任說,中國人本來就活得他媽的夠累的了,成天煩著呢,你報道了這麼些時間了,還沒看出來?不是冷薇,是全社會要「報復」,這個社會需要一個「恨」的對象,陳步森犯了什麼罪?大罪,不單因為他殺人,他還挑戰人的智力,我實話告訴你,這句話可能你這年輕人聽了不舒服——一個大罪是不可以悔改的,不允許,說白了就是這樣。你犯那麼大的罪卻悔改了,讓人不舒服,陳步森是在作無意義的掙扎,無論他是有意悔改還是抱有目的,結果都是一樣。

朴飛被主任的一番話整得目瞪口呆。主任說,這是我們私下聊的話,為了給你上上課,別瞎傳。朴飛說,我連聽著都費力,怎麼傳啊。

朴飛和主任的聊天還沒結束,有人接到電話報來的新聞線索,說發生了一件大事:冷薇第一天恢複上班,就把一個她班上的學生打成重傷,要求他們儘快到場採訪。朴飛聽了不敢相信:冷薇怎麼會打人呢?你們有沒有聽錯啊?主任說,你問個什麼勁兒啊,還不快去啊。朴飛說,主任,報道這個合適嗎?主任拍他的屁股說,有什麼不合適的?我們的立場是客觀的嘛,你是這個案件的跟蹤記者,你不去誰去?你什麼話都不要多說,把東西拍回來給我就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