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之辯

一連三天,大華晚報訪問六位教授,談「中國文學系應該分組嗎?」報導了正反兩面的意見。

我是希望能夠分組的,對反對分組的意見看得特別仔細,覺得有些理由實在很勉強。例如:

「新文藝運動還沒有完全成熟,不宜成為一科研究科目。」這話就有許多地方有待「補充」。一、如果分組,分組的目的不僅僅是「研究」新文藝,更希望藉正規教育的力量來推動新文藝創作,寫出作品來供後人研究,不必認為自己只能去研究別人寫好了的東西。二、誠如一位學人所說,研究新文藝作品乃是研究中國現代的語言。現代語言值得研究的地方,決不在古代語言之下,不能說它「不宜成為一科研究科目」。

「作家的培養,非人人皆可為之。」這句話的本意似乎在說,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作家。誠然。不過:一、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古董店的老闆」;二、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能成為作家。我們的希望是因材施教,也給「能成為作家的人」受造就的機會,一如能做古董店老闆的人業已得到機會一樣。

「不了解古代文學,不能創造新文藝。」一、這不是絕對的,中外文學史上都有很多例外。二、為了創作新文藝而去了解古代文學,和為了做「古董店老闆」而去了解古代文學,了解的方法、角度、過程和收穫,大不相同。寫新詩的人讀李白、杜甫,他的心得不是查出李白的血統,或比較歷代杜詩的版本。寫散文的人不必用硃筆圈點十三經。三、能「了解古代文學」並不同時等於能創作新文藝。誇張「了解古代文學的重要」,不能抹去創作新文藝所需要的其他條件。我們提出的問題乃是:中國文學系肯供給這些條件不肯?

反對中國文學系分組的人還有一些理由:

「新舊文學之間很難加以區分」。一、既然很難區分,何不多加些「新」課程?二、就創作而言,新舊文學未嘗不可分。曾今可和瘂弦不可分?金杏枝和王文興不可分?「我們六個」和「等待果陀」不可分?

「文藝人才的培養,不一定要在中國文學系」。一、那麼,「一定」要在那一系呢?哲學系嗎?數學系嗎?二、倘若「軍官的養成,不一定在軍官學校」,軍官學校又何必叫軍官學校呢?倘若「家事訓練不一定在家政學校」,家政學校又怎能成為家政學校?

「如果沒有天才,就是每天訓練,也不能寫出一篇文章來」。一、為甚麼專找「沒有天才」的人來「訓練」?二、如果「有天才」,不必經過任何「訓練」,就馬上能寫出「一篇文章」來嗎?三、一個學生即使「沒有天才」,如果「每天訓練」,後來仍然可以寫出「一篇文章」來,不過這篇文章只能文從字順,平實通達,不會成為傑出的文學作品而已。

「分組,師資不修」,一、師資不如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缺乏。二、在初期的辦法上可以先看有那些師資,再決定開那些課;三、師資可以隨需要而產生,新聞系和新聞學校的師資,就是這樣逐步解決了的。

中國文學系應該分組嗎?我想,應該。分組於事有補,於人無損。音樂系業已負起責任來培養彈鋼琴和譜協奏曲的人,美術系業已負起責任來培養畫油畫塑銅像的人,中國文學系的一部份學生能以寫小說誦詩為主課,這一天遲早會來的。國學界現存的前輩大師有人可以使這一天「遲到」,但無法使他「退學」。倘若現在做中國文學系主任的大師中,有人開放門戶,倡導分組,促其實現,那就是一個創造歷史的人物;足以在教育史上留芳百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