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

澳州青年路斯文,決走遍亞洲國家,實地研究白人是否應該歧視有色人種。他抵臺後所得的印象是:中國沒有人種歧視,中國人也不應該被歧視。

路斯文先生的研究精神很令人佩服。在大潮流之下,他研究所能得到的結論也是可以預料的。但經過他的努力。到達這一結論的過程必斐然可觀。人種歧視是人類悲劇之一。導因於人性中的偏私。藉人類的群體意識發揮殘忍的力量。白人歧視有色人種的結果。使某些有色人種也歧視白人,形成羅米歐與朱麗葉兩家的局面。有一部電影,描寫一位傳教士深入蠻荒,受到當地土著的信賴與尊重,可是,當土著們從傳教士手中看到救主耶穌的畫像時卻譁然了:「救主怎麼可能是個白人?」

我不清楚路斯文先生研究的內容。但願他不是專誠搜隻「奇風異俗」的。「地方色彩」「民族性」的強調,不能消滅人種歧視,甚或足以助長。凡是誇張「他們」的「特點」,所述不近「我們」的「人情」;都能挖深加寬「我們」「他們」之間的鴻溝。什麼「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什麼「花不香,鳥不鳴,男無義、女無情」,什麼「一生之中只洗三次澡」,這些說法都在製造地域偏見,而有關苗族人或西藏居民的生活報導——尤其是婚姻生活的報導,也時常使漢人覺得與苗人藏人間用不著休戚相關。我希望路斯文先生反其道而行,著重觀察各民族間的共同之點,白色人種與有色人種的共同之點——比方說,大家都有類似的弱點,類似的願望,一個白種人為甚應該受尋重,其理由同樣可以用於非白人。如此這般,使足不出國門的白人,見了有色人種,油然而興「彼亦人子」之感。這些白人心中的「冰點」,庶有溶解的可能。

最後,我願指陳,有色人種的某些缺點往往使歧視他們的那些白人振振有詞,以正義感的姿態為不正不義之行。這是被歧視者應該自反的地方。拆毀「種族歧視」之城的工程,應該雙方都來參加,只要求單方面的寬容與施捨是不足恃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