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中國小姐

一年一度,在美國的長堤、英國的倫敦,舉行世界性的選美。我們這裡有很多人對這個別開生面的國際活動發生濃厚的興趣,一連幾年選出「中國小姐」前往參加,得到很高的名次。今年又要選中國小姐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興奮的注視著選拔的消息,尤其是女孩子們,尤其是都市裏的女孩子們。

選美這件事太有戲劇性了。倘若沒有選美,那女孩子祇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子,是你在廣場上、馬路旁隨時遇見的那種人。經過選拔會一連串的操作,像受了魔術師的點化一般,她立刻高懸在我們頭頂光芒四射。她不吃三塊錢一碗的擔擔麵、五毛錢一支的冰棒了,不去擠一塊錢的公共汽車了。她換了一個世界,她的世界裡到處是地氈,到處是鎂光,到處是名流們溫軟的手,還有,到處是新聞記者,她打個噴嚏也是新聞。你可以在電視幕上看到她,在畫報的封面上看到她,在照相館的櫥窗裏看到她。你看,成功是很容易的事情,人生真是美滿、大地真是平坦!

中國小姐的選拔,在社會上引起一陣一陣的轟動,也招來一陣一陣的議論。由這些議論,可以發現人類的意見繁複龐雜,極不「統一」。楊先生忙裏愉閒,用心搜集由選拔中國小姐所引起的議論,加以比較,他覺得很有趣。

有人說,太平盛世選美,可以給社會添一點美麗的點綴,可是在非常時期選美就是無聊的玩藝兒了。試問美有甚麼用?美能使敵人在陣前退卻嗎?美能使傷兵在手術檯上止血嗎?在非常時期,頂重要的人是勇敢健康,冒險犯難,或者有過人的智慧能創造發明,或在本位上安分守己貢獻自己的力量,至於誰的眉毛畫得好,誰的小腿圓潤,那是不值得如此費事去討論去表揚的!

又有人說,選拔中國小姐對社會風氣有不良的影響,有些候選人花十幾萬塊錢治裝,爭奇鬥艷,不遺餘力,在她們的影響之下,儉樸的風氣受到了損害。一個女孩子,除了在選美中保持美好的儀態,不需要再努力什麼,立刻可以得到大名大利,別人辛勤一生所積累的成就,相形之下都黯然失色,無形中增長了許多人行險徼倖的心理。

還有人說,選出中國小姐去參加國際選美活動,完全是崇洋媚外的行為。中國人對淑女的要求是嫺靜端莊,現在丟棄了自己的標準,去遷就外國人的標準,一個個袒胸露腿,甚至公布三圍數字,不遠萬里去求外國人的賞識,人家說美,就認為是莫大的榮耀,人家不說美,就垂頭喪氣,簡直完全喪失了民族自尊心。

以上是反對的意見。

贊成的一方面,有人認為選拔中國小姐有教育意義。中國小姐在競爭過程中受萬人矚目,她們的談吐、儀態,對千千萬萬的少女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競選失敗的人所表現的大方、自製的風度,也可以給別人很好的啟示。至於當選人本身,出國旅行,環遊世界,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也可以學到很多在家庭裏和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有人說,外國人對中國,還有許許多多成見,他們誤以為中國婦女還在纏小腳,以為中國男人都開飯館洗衣店。有些外國人不關心政治,對中國的印象很淡,現在,中國小姐來了,她到那裏,中國的國旗插在那裏,中國的國號寫在那裏,「中國」就在那一帶居民的心目中留下很好的印象。這是很好的國民外交活動,對國家很有幫助。

有人說,世局太緊張了,社會上的罪惡太多了,打開報紙,國際版有侵略者的咆哮,社會版有謀殺的血印,這裡貪污,那裏倒閉,使人緊張極了也煩惱極了。有人辦理選美,在社會上製造一點輕鬆,製造一點賞心悅目的光景,鬆弛一下人們的神經,是一件好事。

……………………

平時寒暄的時候,人和人之間似乎沒有歧見,可是,一旦面對比較突出的問題,那就無可避免的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是父子兄弟之間,也不見得能意見一致。人是複雜的動物,對同一件「事實」,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對同一事實的價值,有彼此不同的評判,這因為,各人有各人的是非標準。「標準」是深藏在他心裡的一把尺、一塊試金石。他拿外面發生的事實,向這塊試金石上磨一磨,用這把無形的尺量一量,然後他說,這件事是對的,是不對的,說它的價值很大或價值很小。評判是非固然要弄清外面發生的事實,尤其要在內心建立一個標準,沒有標準就不能判斷。

選拔中國小姐是一件很突出的事實,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很多人都要用內心的一把尺,量一量它的尺寸,用內心的一塊試金石,試一試它的成色,結果,產生了各色各樣的意見。各人意見不同,是由於各人內心的「標準」不盡相同。認為「美麗不能禦敵」的人,在使用所謂「戰時標準」,主張「國民的生活條件跟戰鬥條件一致」。女孩子不該美容,應該學救護。女子的音樂造詣,不必超過戰士們的欣賞水準,她們在洋裁方面的能力,應該先滿足聯勤被服廠的需要。女子,無論她多麼美,她存在的價值,永遠在一個突擊英雄之下,人們對她的注意,永不該超過對前線軍官的注意。認為選美妨害善良風俗的人,在使用一個道德的標準,他主張女子的美應該含蓄,不該招搖,應該隱藏,不該誇耀。他認為,憑著自己的漂亮在社會上得名得利總不是正路。把選美看成崇洋媚外,他是個非常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他早覺得中國人太依賴洋鬼子,英制美製在中國太流行,現在連中國女人美不美都要送出去由洋大人鑑定,實在教人看不過去。中國有自己的國格,中國人有自己的人格,為甚麼這樣處處仰人鼻息!

另外一些人又另有一套看法。教育不僅在學校中,也在生活裏。成功的路不祇一條,條條大道可以發展自己完成自己。用這個尺度來衡量,選拔中國小姐就有了教育意義。有些人到過外國,看見過人家的做法,深深知道一個美女,一個運動員,往往能使一國國民對我們的國家覺得親切可愛,那效力,勝過外交大使的十次演說。用這個尺度來衡量,派中國小姐出國其中關乎國家的利益。也有人覺得這些話統統太迂了,人生,那能每一件事都這麼嚴肅,事實上人生充滿了未必有益然而無害的事,有了這些事,人生才不太緊張,不太枯燥,人的神經才不致於崩潰。選拔中國小姐之舉,未必有益,然而無害,所以可辦。

這樣看來,「標準」太重要了,有標準,才可以言之成理,沒有標準,免不了要徬徨困惑。幾個人標準相同,謂之志同道合。沒有標準,就沒有意見,沒有意見怎能寫論說文?錯誤的標準,產生錯誤的意見,又怎能寫出一篇站得住的論說文?就文章的形成來說,先有標準,就學習的過程來說,可靠的標準往往到最後才建立。教人寫論說文,應該先助人建立標準,可是,標準的建立,絕不是一門功課、一個教師所能獨力完成的。追究到這一層,真覺得玆事體大。

建築這個「標準」的材料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知識。如果有人對我們說,今天月球上投票選舉總統,我們立刻可以斷定這是胡說,因為根據我們現有的科學知識,月球上不可能有「大選」。科學知識是我們胸中的標準,憑著它,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香灰不能治病,照相機不會攝去人的精魄。憑著國際知識,我們又知道中國小姐可以促進國民外交。知識產生判斷是非的能力,知識愈正確,判斷愈可靠。

除了知識,還有「約定」。選拔中國小姐,照例要選一位未婚少女,如果選出一位家庭主婦,大家一定大呼「錯了!」因為根據約定,結了婚的女子是「太太」。每年快要過陰曆年的時候,債主紛紛向債務人討債,債務人也「應該」在這時候還債,如果他實在還不出來,債主逼到大年夜,就「不許」再逼,這是民間的一種約定。如果到了大年初一,債主見了債務人不說「恭喜」而說「拿錢來」,大家會批評這個討債的,認為他做得不對。

除了約定,還有個人的理想。很多人,尤其是社會改革家,往往先懸一個理想,朝這個理想努力,在他的心目中,人與事的是非,要看跟他的理想配合還是衝突。「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是一種理想,選拔中國小姐不合這個理想。「每一個清寒的學生都該免繳學雜費」是一種理想,現在各學校的收費辦法不符合這理想,抱有這種理想的人,就要批評現行的收費辦法不對。

理想可以變成知識。當法國還在國王和貴族手中的時候,「民約論」裡面的那些主張祇是對法國前途的理想,可是,到後來,它變成政治常識。知識也可以變成一個人的理想,一個青年,在有了太空方面的知識以後,可能主張努力發展太空科學。

約定可以變成知識,「欠債還錢」本是一種約定,到今天,債權問題是相當複雜的法律知識。知識有時也變成約定,有關公共衛生的許多「約定」,大半是知識普及以後變成的。

約定,有時候實在是一種理想,例如各種的誓詞、公約之類,沒有人能完全做到,它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的理想,披上了約定的外衣出現。在這種情形下,理想很容易產生「約定」。

知識可能跟約定牴觸。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裏來,再三拜託導師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