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問

○我剛剛寫好一篇論說文,勸大家好好練習毛筆字。我認為,會寫毛筆字的人一天比一天少,將來有一天寫毛筆字會成為稀有的專門技術,光憑寫字可以賺大錢出大名。你看這樣寫行不行?

□行!審題和立意都做到了。我很贊成你的意見,我希望中國人都會用筷子,都能用毛筆,也都能操作電腦。筷子,毛筆,電腦,代表一個理想的中國人。

○用筷子應該沒有問題。

□那些飄零在外的「小留學生」,大都漸漸的不會用筷子了。

○你是說他們呀,他們大概也不會用毛筆了。

□他們倒是可能學會了用電腦,在他們居留的地方,家用電腦已經很普遍。

○報紙上說,電腦可能代替今天的筆,包括鋼筆鉛筆和原子筆,當然也就代替了打字機。

□到那一天,誰能寫一手很好的毛筆字,誰不就是國寶了嗎?到處有人用八抬大轎抬著你去寫字!寫到老年,政府準會給他一座勛章。

○這麼說,我那篇文章寫得不賴?(□不賴!)還有什麼缺點沒有?有什麼應該改進的地方沒有?

□你可真是虛心好學,沒忘了層樓更上。你既然精益求精,我也就吹毛求疵。缺點,不能說沒有,剛才咱們兩個談毛筆字的前途,採用「單線推論」的方式,這個方式有弱點。(○什麼叫單線推論?)什麼是推論,我想你早已知道了?

○推論,推測,推演,都是一步一步的找出來,一步一步的做出來。可是這個單線推論?

□世界上的事都是縱橫交錯,互相影響,並不是一條路走到天黑,而是隨時可能轉彎兒,隨時可能有變化。想當年鷸蚌相持,一個說「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有死蚌。」一個說「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有死鷸。」這兩個傢伙都是單線推論,它們忘了世界上有漁翁,漁翁是個很大的變數,漁翁一出現,什麼都變了!

○鷸蚌相持的時候,如果能想到漁翁就好了!

□還得想到海灘上可能有遊人,還得想想今天是初幾了,夜裏會不會漲潮。(○它們全沒想到。我當初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沒想到。)這也難怪,單線推論能夠引人入勝。據專家說,我們雖然有兩隻眼睛,使用的時候卻偏賴其中的一隻,通常我們是用一隻眼睛在那裏看東西,另外一隻無關緊要。遺傳學有一條定律叫「用進廢退」,人的器官越用越發達,不用就退化,於是有人推論將來有一天人類只有一隻眼睛,另外一隻退化了,消失了。

○人人都是獨眼龍?哇!

□據說到那一天,人的審美觀念也變了,一隻眼睛才好看,兩隻眼睛不好看,如果有誰「不幸」生了兩隻眼睛,得用整形手術填上一隻,只留一隻。

□這個說法真滑稽!真有趣!

□我再說一個既不滑稽也不有趣的。秦朝是一個中央集權的朝代,中央十分孤立。劉邦革命成功以後,認為一個孤立的中央很容易被人推翻,就教他們姓劉的子弟一個一個裂土為侯,給他們軍事經濟的大權,教他們保衛中央,後來呢,諸侯造反!宋太祖見五代的方鎮尾大不掉,皇帝管不了他們,他們有時候還要管管皇帝,那怎麼行,他就把各地封疆大吏的兵權都奪了,以為這樣可以高枕無憂,哪知道招來了連綿不斷的邊患,終於亡給了北方的少數民族。

○做皇帝的人,頭腦怎麼這樣簡單?

□漢朝宋朝的開國之君,已經算是深謀遠慮了。

○一個國家到底怎樣才會長治久安呢?

□怎麼,我們準備參加高等文官考試嗎?

○唉,推論毛筆字的前途,應該補進去哪些變數呢?

□我想,提倡書法是很必要的,總得有很多很多人愛寫毛筆字,那寫得最好的人才會受到社會的尊敬,如果全國只有一個人會寫毛筆字,這個人的社會地位又怎麼奠定呢?當然,「只有一個人會寫毛筆字」,這句話也太「單線推論」了。還有,你有沒有發覺,今天的社會不像百年前的社會那樣依賴書法家,例如商店的招牌,已經不一定由書法家來寫。如果將來社會上沒有書法家,社會也可以不需要書法家。當然,這又近乎單線推論了。

○推論好像很容易弄成單線?

□避免單線的方法是把一條條單線搜集起來加減乘除。不過這樣內容就複雜了,作文不是畢業論文,不能長,內容也就不能複雜,一複雜,就變成大綱了。

○這麼說,單線推論又是不可避免的了?

□只要你不把它推到極端。(○什麼是極端?)推論人類將來只有一隻眼睛,就是極端。推論本是要建立主張,可是推到極端,你反而崩潰了。

○我想起你在《作文七巧》裏寫下一段話。你寫的是:十個工人可以用三十天蓋好一間房子,二十個工人可以十五天完工,那麼,四十個工人只要七天半?四千名工人只要兩小時?兩小時當然不能蓋好那樣一座房子。你寫這段話的時候,心裡早就在盤算直線推理推到極端的後果了。

□你還可以推論下去,八千工人只要一個小時。

○四十八萬個工人只要一秒鐘?哈哈!

□還有一個故事,我早想講出來。話說當年有個老財主,請先生教他孫子念書,由春天教到秋天,老財主拄著拐杖帶著賬房到學屋裏去考核孫子的功課。老先生拿拐杖往地上一畫,問「這是什麼字?」孫子回答是「一」。他爺爺舉起拐杖再畫一道,問是什麼字?他回答是「二」。爺爺狠狠的再畫一道,孫子說是「三」。老財主很高興,認為孫子識字了,可以不必再上學了,當場辭退了教書的先生。然後他對賬房說,以後由我的孫子記賬好了,他把賬房也辭退了。

○這個老財主以為孫子認得三個字就認得所有的字,他用直線推理推到了極端,是不是?

□故事的主角不是他,是那個孩子。秋後,各地的佃戶大車小車運送糧食到老財主家交租,——那個時代是佃農替地主種田,——在門外大街上排成長龍等孫少爺入帳,來得最早的一個佃戶姓萬,叫萬三,他排第一名,可是他由早晨等到中午,肚子都餓扁了,那孩子還沒有把他這一筆賬做好。

○這是什麼道理?

□誰也不敢進去催問,都不知道什麼道理,外面的人只聽見孫少爺嫌紙不夠用,不斷的教人送紙。後來老財主忍不住,親自走進去察看,只見孫子弄得兩手墨汁,滿地是紙。爺爺問記好了沒有,他說「還早,現在才八千畫兒呢!」

○不得了,人叫萬三,他就得畫一萬三千畫啊?好奇怪,他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直線推理麼!一畫是一,二畫是二,畫一萬下才是萬,不是很合理?

○一,畫一橫,二,畫兩橫,三,畫三橫,可是到了四就不畫四橫了,五就不畫五橫了,人沒有那麼笨,人會想出更省事的辦法來。

□如果推理推到「四」要在「三」上面加一根橫線,也還大致可以成立,書法家寫篆字寫到「四」,有時就是這個形狀。如果說「萬」也得畫出一萬條橫線來,那就太可怕了,推理推到這個程度,是把自己的「理」推倒了。

○《作文七巧》引用韓愈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順便提了一筆,說是有人駁他「飛蝶無語」,難道也是「平?」這個「飛蝶無語」,恐怕也是直線推論推到極端找出來的毛病吧。

□沿著直線向極端推論,你可以從許多人的話裏挑出毛病來。例如當年有好多位學者討論什麼是自由,那提倡自由的人給自由下了個定義,說「自由」就是「由自」,「一切由著他自己」。

○由著他自己?由著他自己?

□什麼地方不妥當?

○說不出來。可是,由著他自己?

□有人就提出反駁:怎麼可以由他自己?學生「由自」,誰還上課?士兵「由自」,誰還打仗?官吏「由自」,誰不貪污?怎麼可以「由自」?

○這下子擊中要害了。

□這個攻擊的方法,就是把對方的定義直線向極端推論,使它站不穩、倒下來。

○幹嗎要弄得它倒下來?

□議論文有破有立,所謂「破」,就是推翻別人的主張。

○所謂「立」,是建立自己的主張?(□不錯。)那就各說各話好了?

□有時候行,有時候不行,因為議論文多半有攻擊性,有排他性。

○人家說自由就是「由自」,並沒主張罷課貪污,要是硬給人加上去,不是蠻不講理嗎?

□唉,我只好說,把自由解釋成「由自」,也太不謹嚴、太簡化了自由,使人家有機會把你推到牛角尖裏去。

○要「破」,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

□有。古文觀十選了韓愈幾篇文章,有一篇叫《韓辯》。當年韓愈勸李賀去考進士,李賀不但考取了進士,還成了很出名的進士,於是有人攻擊他,這些人認為,李賀的父親叫晉肅,有個「晉」字,李賀怎麼能做進士?父親是李晉肅,兒子是李進士,這不是犯了父親的名諱了嗎?——犯諱,你明白吧?(○我明白。)韓愈對這種論調不以為然,寫了一篇文章駁斥他們,韓愈說,孔子的母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