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孽  成見、錯誤、北屋、電影

人生之初,心尚未形成,當然對人生沒有一點成見。然習慣成自然,生存的環境、事物,在成長過程中,便成為生活認知的一部分。生命體有適應的本能,其所適應的環境就是生命的一部分。這個部分就是經驗,有了經驗,人才能應付環境變化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

當一個環境長時期保持不變時,人的經驗可以說就是成功的保障。反之,環境一變,大部分的經驗也隨之失效,人必須經過另一段適應期,以取得新的經驗。所以,經驗也可以說是人對某些事物已經固化了的見解,故又稱「成見」。

成見只是一種權宜的認知、解決問題的借鏡,它不是真理,不是萬靈的仙丹。但是成見卻是人們判斷事物的標準、生存生活的保障,只要是人,就有成見。

人的成見雖然不斷地隨著環境而變異,由於生存的本質不變,人性依舊,所以也有恆久流傳的成見。我們不妨把中外古今、一切人類的所作所為分析一下,當不難發現,「自私」是人類共同的「成見」。

我不敢說自己一點私心都沒有,但由於多年來已經養成了觀察分析的習慣。我很容易覺察自己或他人的私心,也因此我力求超然,體諒他人在生存競爭中的無奈。

小時候聽說有人居住在沙漠中,當時我無從理解,為什麼有人會甘願住在那酷熱無比、缺水缺糧的沙漠裏?隨著年紀及閱歷的增長,看得多了,才領略到造物者設計之奧妙。環境是人所認知的一切,自幼成長在沙漠中的人,他的成見就把沙漠當作宇宙的全部。在個人因成見而塑造的宇宙中,唯我獨尊,就是主觀的意識中心。

意識中心以各種刺激與一己的利害為判斷的基礎,利令人感到快樂莫名;害則覺得痛苦萬分。這些刺激不過是感官所接觸到的能量變化,透過大腦皮層細胞,與既有的經驗結合成為利或害的綜合訊息。

快樂及痛苦不過是人體或人心感受到的比較狀況,經過習慣形成成見,驅使著人不斷追求快樂、避免痛苦。一個人的成見若成型於沙漠中,則沙漠環境的各種刺激便成為他感知的一切。換個立場看,沙漠中的居民也一定以我們生存的環境為異的。

這原是一種穩定的力量,使人們得以安居立業,形成社會、國家。人們群居一處,生存得到保障,人口不斷繁殖,空間及資源又將因生存競爭而漸趨匱乏。外在的環境改變了,成功者佔有了社會資源,失敗者不得不離鄉背井,到他方另起爐灶。

人類生存的環境,對佔有空間的身體而言,當然指的是地緣及物質條件。人的精神領域呢?所有的學術、職業又何嘗不是因應環境而產生的?正因為人有適應能力,人類在不斷的擴展之餘,由一塊大陸遷徙到另一塊,一個島嶼輾轉到另一個。人類的認知更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從具象的「物」,到抽象的「心」,其中無所不包。

如果不是環境的變遷,如果不是生存的競爭,如果沒有成功及失敗,人與其他動物真沒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只有人能達到今天的境地呢?造物者很幽默,早已將「今天」設計好了,卻讓人在無知中摸索。在人還沒有到達「今天」之前,人的所作所為不符合今天的標準,便被視為「錯誤」。甚至於連今天的所作所為,對明天而言也都是錯誤的!因為今天永遠不會停留,永遠無法到達!人就永生地在今天之前犯錯不已!

聽來似乎很荒唐,殊不知在所有的生物中,唯有人會犯錯、知錯。也正因為人犯了錯,才會在錯誤中學到教訓,在教訓下改進,由改進後有了認識。終於,人不再僅僅只是一具有生命的機體,而是知道對錯,明辨是非的「萬物之靈」。

人類文明之形成,也就是這種是非的積累。今人在今天之前,根據這一條線索,得以追溯人生,瞭解人性。

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七千萬年,今天牠們在地球上絕跡了,留下的只是一些化石。人類呢?自有歷史記載以來,也還不到恐龍時代的萬分之一。當然我們不能希望與宇宙同壽,但是,以萬物之靈與只僅僅體大命長的爬蟲來比,又將留下些什麼在天地之間呢?

在經驗中,犯了錯會受到責罰或處置,於是人人怕錯,不願認錯。漸漸地,人類社會形成了另一種成見,以犯錯多少為價值標準。於是在同一個模子下,製造出了千百萬個「不錯」的複製品,美其名為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是社會的中堅,是時代的主流。他們用自己的模式去塑造下一代,用自己的成見去規範一切,一代一代地沿襲下來。時到如今,人類渾忘了人的靈性所在,只知道保護自己意識所在的方寸之地,變本加厲地排除異己!

我認為犯錯越多,人的價值越高。當然,前題在此人必須知道什麼是對錯。比如說在三叉路口上,狗用鼻子一嗅,就能找到方向。對狗而言,牠從來不用懷疑,只要撒泡尿就行了。可是記性再好的人,除非常常經過,養成了習慣,否則人總會猶豫不決,要在各個叉路試探一番,才能確定。

恐龍的身體對環境的適應比人體還來得有效率些,但是造物者也犯了錯!恐龍沒有活到今天!人會犯錯,但卻因此多了一種試探的機會。在無數次的探索中,錯的一定大於對的,失敗多於成功。這些就是經驗,等到人的認知範圍擴大了,適應能力也相對的增加。這種試探的機會才是人類所獨具的,也是有異於其他生物的最大特色。

俗話說:「不做不錯,少做少錯,多做多錯」,人一定會犯錯,犯了錯才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機會。只是犯了錯以後,不僅要知道錯在哪裏,而且要改,否則白錯一次!

資訊界的巨人IBM,即國際商業事務機器公司,在公司壯大之前,有一個單位主管犯了大錯,使公司損失慘重。董事長召他去,他惶恐不已,以為一定會被革職,不料反而晉升了一級,他詫問道:「為什麼我犯了這樣重大的過錯,卻沒有被開除呢?」

董事長說:「我花了那麼多錢,給你買了個經驗,當然更要借重你!」

言下之意很明顯,如果這個主管沒有犯過錯,就不會瞭解什麼才是對的。怕錯、不認錯的人,充其量只是一隻活恐龍罷了!

不過,錯誤雖是學習的必經過程,但要有錯就改,越改錯誤越少。對已經過了學習階段,而且權高位重的人來說,千萬錯不得一步。這種人若犯了錯,很可能會使他喪失了生存的權利。而一群人的成敗,則在於這個團體領導者一念之間,在上位者豈能不慎?

從進化史上看,很多物種都絕跡了,各有各的因素及理由。到目前為止,還有一種因素還沒有發生過,就是該物種自己犯下的錯誤,導致了全體的絕滅。所謂:「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人類有多大的創造能力,也就有多大的毀滅能力。

不幸的是,我所看到的人總是在學習時期力求避免錯誤。等到學以致用之時,竟是錯誤百出!

我犯過無數錯誤,正如周處除三害一般,當人發現了真正的罪魁禍首竟是自己時。在反省自律之下,人才能發揮最高的價值。

在外飄流了多年,浪費了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終於倦遊知返。我抱著贖罪的心情,打算獻身於中華文化,以下半生從事中文打字機的研究。

這時台灣更繁榮了,一回到闊別三年的生長之地,居然家園變了,變成一座高樓。我多方打聽之下,才知道繼母以五百萬元的代價,把土地賣給了和泰汽車公司。

我該不該去找她呢?與她在一起生活是一種挑戰,能避免最好。可是不論如何,她總是我的繼母,至少我也要把所有事情交待清楚,免得大家都難以安心。

我決定先找到她,表明賣房子的錢都是她的。我則離得遠遠地,另謀生計,以便專心從事自己的工作。

堂兄朱星垣告訴我,繼母搬到新店的中央新村去了,江述凡與她相處得很好。我聽了大為寬心,幸而有老江這種朋友,否則我真無法原諒自己。

繼母一個人在家,見我突然出現面前,她大吃一驚:「邦復,是你嗎?」

「是我,媽,我回來了。」

她停了一下,打量著我,然後說:「你回來得正好,我的錢都被你的朋友騙光了!」

我一聽,心想糟了,怎麼會變成這局面?為了求証,我再問一遍:「妳是說江述凡騙了妳的錢?」

「倒也不是騙..」她嚅嚅地欲言又止,改口說:「他一直打算騙我的錢,其實我哪裏有錢?你知道,我嫁給妳爸爸時..」

我這才放下心來,她的想法我很清楚,她不希望我知道她還有錢。錢是她的命根子,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老人,總會用盡一切手段保護自己。

「錢的事請不要擔心,如果妳有,好好存起來,不要動用..」

「我哪裏有錢?賣房子的錢還債都不夠,可憐我一個老太婆,你馬大哥也不管..」

「媽,我們能不能暫時不談錢?我剛回來,一切慢慢商量。」

「是你提起錢的呀!我一個老太婆,哪裏有錢?」

我不得不承認,這次來看她是失策了。在這種情形下,只好用點手段再說:「媽,我不久就要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