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穀雨  電腦、中文、資料、回國

有一天,我在工作中目睹了一本書的出版經過,由原稿送進工作間,從打字、校對、完稿、印刷、裝訂到送到書攤銷售,一共只花了整整十二個小時!

這件事給我的衝擊無與倫比,可以說徹底改變了人生的方向。如今回想起來,人的成長似乎有個嚴格的品管流程。一步跟著一步,一環緊扣一環,絲毫不爽。再要仔細分析下去,將不難發現人的判斷力、意志力、創造力等都與心態建設的過程同步。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覺悟以前,其結果及意義必然大不相同。人的心態成熟與否,端視所能從事的工作而定,小用小成,大用大成。古人說:「大器晚成」,晚成雖未必是大器,縱觀歷史,所有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功業,無不是在人心智成熟以後之所作所為。

我很瞭解國內出版界的窘況,由於中文字多,通常都採用鉛字排版。排字間的面積要大,以便大量貯存鉛字,甚至還要有銅模,隨時鑄造殘缺不足的字型。鉛字版則又笨又重,熟練的工人一天也排不了一版。再若要修改內容或調整章節,可是一等一的大功夫。因此一般文稿都要設法遷就版面,因陋就簡。

一般說來,如果是一兩百頁的書籍,初排就要兩三個月;校版一次又是兩三個月。待全書排妥交印,直到印刷完成,大概要將近一年的時間。

如果中文也只需十二小時,就能將最新的知識立刻傳到大眾的手中,使這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得免於無知、愚昧,那將是多麼有意義的事!

那是一個早晨,當我到達辦公室時,米朗達還沒來。也難怪,自從我把所有責任一肩負起後,他要做的事就不太多了。

八時準,編輯部送來了份公文,附著厚厚的一疊打字稿,叫我簽收。我簽了字,臨去,那個人很慎重地又囑咐了一句:

「別忘了,晚上八點要上市啊!」

幸虧他這一句話,竟為我開啟了一扇天窗,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什麼?這本書晚上八點要上市?」我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麼?這是緊急要件!你難道不知道?你們主管呢?」

「今天該我負責。」我不好說米朗達來晚了。

「好!那你按照規定做就是。」

他走後,我趕緊去查作業手冊,果然上面規定緊急件要在十二小時內完成!我心中還在不停地想,怎麼可能?但是上面的確是這樣寫的,白紙黑字,一點都沒錯!一定是我自掃門前雪,平時不關心所有事務,沒有注意到全部的作業過程。

於是,我細心地記下全部的作業流程,全力追蹤,一定要知道其中的奧妙。

根據流程,首先我到樓下的「打字間」。裡面有二十台電動打字機,每個座位上有一位打字小姐。我把公文帶去,請打字間的負責人簽了字,同時把稿子交給他。他好像司空見慣,一句話也沒問,立刻叫所有的小姐把當前的工作停下來。然後將手上的稿子,隨手東分一疊、西分一堆,直到稿子分完為止。

下一步,我應該先通知「校對間」,告訴他們有個三十萬字的急件,而且是小說。校對間一得知消息,立刻開始組織,要找誰?誰去找?等等。

第三步就是美工完稿,因為是書籍,這部分該由樓下的小組負責。我下去通知,他們即按照編輯部所規定的格式,先將封面、標條、頁碼等,預先貼在一大張有各種格式的、透明壓克力版上。到時只要取得印製的「大樣」,即可組版。

一切準備妥當,米朗達也來了,我向他報告後,他笑著說:

「看來我該退位了。」

上午十點不到,打字間的「校對稿」送來了一部分,約有五十頁。我立刻送校對間,他們已經安排好,一拿到稿子,便兩人一組,一讀一校,工作起來。

十二時,第一份大樣已經製妥,我再送到樓下,立刻「製版」。所謂的製版,實際上是將原稿照相成為正片,印在一大張透明的「賽璐璐」版上。版上格式頁碼等皆已完成,只待美工人員對準各版的「十字」標記,貼在全開的母版上即可。

下午四時許,製版全部完畢,我再送到「印刷部」。直到負責人簽收完畢,我才鬆了一口氣,對印刷部的頭頭說:

「晚上八點上市,看你的囉!」

公司五點半下班,吃過晚飯,我開車到離公司最近的一個書攤前等候,要看看八點鐘這本書上市的情景。

其實,還沒有到八點,一部公司的大卡車就轟轟隆隆地由遠而近地駛來。眼看車子快到書攤前了,速度卻一點也沒有減慢。車尾有個人,雙手拉著一根鐵鍊,腳下躺著一捆書。就在車子開過書攤當兒,猛然聽到喇叭一聲長鳴,隨見那人用腳一蹬,書已落地。書攤上的人把那捆書撿起,我過去一看,一點不錯,正是那本書!

這才是知識時代!誰都知道知識就是力量,應如何把知識轉成力量呢?第一步一定要使知識成為多數人熟悉的工具,因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僅有少數的知識特權份子。否則,大多數知識缺乏的人、就會成為少數擁有者的奴隸。

如何能使知識成為多數人使用的工具呢?想要獲得知識,必須先投入時間精力。基於人性的特質,人做了投資就期望有所回收。唯有使知識本身具有價值,一旦人們可以藉著知識獲利,知識才會受到重視。

知識的價值有兩種,一是實用價值,這點自是毋庸置疑。然而,個人生存的時空都受到限制,個人擁有的知識,其功效也必然有限。若能將知識轉化為商品,亦即將知識記載下來,印刷成書,則人人皆可經由閱讀而獲得知識。而將知識記載成書的知識擁有者,亦能透過大量的行銷而獲得利益,這是知識的傳播價值。

最後,最重要的根本問題浮上了檯面,如果出版印刷的效率不高,上述的理想便是一場空話,窒礙難行!

從那時起,我下了不少功夫,徹底檢討問題所在,最後發現中文印刷的瓶頸完全在中文文字的檢索系統上。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學校讀書時,最怕的便是查中文字典,十次總有八次不知從何查起。原因就在於中文沒有「序位」的觀念,至少,還沒有人建立起中文的序位來。

拚音文字如英文,由於字母只有廿六個,其序位很容易記憶。再依照每個字母的前後關係來定順序,則每一個由字母所組成的字彙,都有絕對的順序。中文卻不然,文字太多是因素之一;而文字自圖形蛻變而來,雖然表意能力較強,但卻難以歸類。不僅在字典中的順序很難排列,在排版時,由於鉛字的檢索全靠工人的死記,效率也低落不彰。

我相信只要有了中文文字的序列,其他的作業過程都可以迎刃而解。於是,我下定決心,如果找不到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法,絕不停止。

在巴西,中文參考資料少得可憐,我僅能憑自己所知的文字,一一分析。我認為字母式的打字機鍵盤,幾乎已經成為國際標準,中文文字序列絕不應該標新立異。另行設計不僅違背經濟原則,也將導致未來溝通及兼容的困難。此外,在使用的過程中,數字以及各種符號之重要性不下於文字,所以也不應隨意佔用。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下,鍵盤上所能提供給中文編排序列的用鍵,僅限於廿六個字母鍵而已。

這是史無前例的挑戰,好在我無視成敗,不計己身的利害,心安理得地思考研究,每天不斷地在文字間推敲,坦然無礙。

經過了幾個月的摸索,只用一兩千個字為例,我已經找到一種規則,可以用廿六個字母編碼。雖然中文文字有幾萬個之多,但在目前因陋就簡的環境下,已經有了一點起碼的收穫。我確信只要繼續努力下去,不難獲得理想的結果。

人只要有了一個長處,相對的也就有了一個短處,我知道得很清楚,可是自己無法改善。後來習慣了,只好自我安慰,能有一個長處已經不錯了,人哪能十全十美呢?好在我也明白,我的缺點必須想辦法彌補,否則得不償失,原來具備的優點等於沒有。

我的長處是反應快、想得遠。缺點就是處理得馬虎,細處照料不到。在處理細部事務時,就會自然而然的,再把細部放大。結果就失去了原來處理細部的目的,轉而又把細部當作主體,使得問題越來越複雜。

我一直希望有個人能幫我處理細節,那我便能大刀闊斧、全力衝刺。可是談何容易,有誰會願意替我做這些收尾的工作呢?

就以對中文的研究而言,我發現有無數種編碼方式,任意採用某一種字序,把文字分別排列,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因為我想得太快,所以強迫自己每次只能用其中一種方法,把所有的文字重頭到尾排列一次。甚至於還得把其他不同的方法都排列出來,然後再根據這些客觀的証據,求得最理想的方式。

不幸,我就是做不到。因為每當我按耐著性子,一個一個字地整理時,還沒做到十分之一,我就又想到一種更好的方法。當然,在那時我的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新方法絕對要比舊的來得好。可是,舊的方法還沒有機會全部測試,又怎知沒有可取之處呢?

這是自命「聰明人」最大的缺點,就像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