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

墓園墳場在中外小說傳奇中往往是陰森恐怖的所在。即使沒有燐燐鬼火和迤邐的白骨破棺,至少也埋著冤屈、葬著不平。在月黑風高之夜,就有行屍復仇之類的事發生。

我愛聽鬼故事,但是止於文學上的愛好,自成年之後就不再相信鬼話。我可以欣賞「秋墳鬼唱詩」的境界,但如果我怕在「雨如絲」的秋夜到墳場去,則我怕的是人不是鬼,怕的是人可能把我當成鬼,而不是怕我把人當成鬼。

除了這個顧慮之外,我覺得墳場是個清靜適於散步沉思的好地方,而鏤刻在新墳舊塚上的姓名年代,和碑文,往往引起我的感觸和聯想,因此,我到維也納的第二天,就摸到市郊的「中央公墓」去。走進門去,不禁有「嘆為觀止」之感。

這座公墓,面積大約有兩平方公里,從巍峨的大門走進去,整齊的道路向四面伸開,花木夾道,與墓碑相參差,還有空地和花園。正對大門,大約在墓地的中央,是一座大教堂。墓地分區編號,一共有九十八個區,每個區還分五六個子區,每個子區裡少說也可以葬五六十人。大約估計一下,如果一個蘿蔔一個坑,可以葬得下兩三萬人,(總數一定不止,因為二次大戰時給炸得破破碎碎的絕對無法個別處理,就埋在一塊兒了。)要不是有張地圖,只怕我進得去,出不來。

每個墓,不論佔地的寬窄,都像是一座彫塑藝品,有幾個區似乎是特別留給名人的,這些墓地特別寬闊,也特別考究。音樂家貝多芬、修伯特、莫差特、史特勞斯父子、布拉姆茲、物理學家波茲曼等人,在維也納成就了百年之業,就在此安息了。他們的墓前都有上墓的人放的花,有的已快乾萎,有的還正開放,可見常有人來放,也常有人來把殘花取走。這些花有的顯然是門口的花店買來的,但有些小花小草必定是隨手從路邊採來的。我無從得知是誰上的這些花,當然可能是墓中人的子孫(但貝多芬是沒有後的),也可能是看墓的人,否則就是崇拜英雄的訪客了。

對一個揹負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人來說,一個只幾百年的墓園,應該是不會太受感動的,但是,我徘徊在這片整潔、安寧、和肅穆中,看到這些保存的歷史,我覺得我們可以不必誇口「慎終追遠」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