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博物館

「慕尼黑」這個名稱曾引起過一些爭論;有人以為這三個字是英文Munich譯來,不妥,因而主張應該從德文Munchen譯為「明興」。不過「明興」固然好,「慕尼黑」是否為Munich的音譯,則可疑。「明興」古名「Munichen」,意思是「和尚之家」,德文讀為「慕尼很」,與「慕尼黑」相差並無幾,稽古而有徵,不亦可乎。

這裡我從俗用「慕尼黑」這個譯名。

慕尼黑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離山腳不過五、六十公里。城區跨在衣沙河上,它原是巴伐利亞的首都,俾斯麥統一德意志後,巴伐利亞成為德國最大的一個邦,慕尼黑成為德國的第三大城。很不幸,這個美麗的城市卻出了一個希特勒。他雖不是生長在慕尼黑,卻在此組織「納粹」黨,從而建軍奪權,闖下了滔天大禍。一九三八年英法德義四國在慕尼黑開會,以姑息換取所謂的和平,結果半年後捷克就遭希特勒的毒手,再過半年波蘭也遭了殃,西方人稱此為二次大戰的開端(其實中國於是時已經全面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兩年了)。「慕尼黑」因而成為姑息的象徵。與其他的德國城市一樣,慕尼黑也在二次大戰中幾乎被夷為平地,但是也與其他的德國城市一樣,它很快地補好了戰爭的創傷,依舊在阿爾卑斯山腳下招展嫵媚的風姿。

如許多古老的都市一樣,慕尼黑原來建城在衣沙河西岸,後來城牆拆除,市區擴展之後,就把河吃進肚裡去。如今衣沙河幾乎貫穿慕尼黑市區的中心。而就在靠舊城牆外的河心島上,建立了一座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科學工藝博物館——德意志博物館。

導遊手冊裡說:「奧斯卡.封.密勒(一八五五—一九三四)於一九○三年創設於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是一個文化教育的組織,專注於所有的精確科學與工藝。它的目標是使大眾了解科學的基本現象和定律,以及工藝的方法與工具,也是展覽科學知識的歷史發展及其應用。為達到這些目標,本博物館陳列有歷史上著名的儀器與機械的真品或複製品,以及模型和操作表演。許多表演是自動地不斷進行,許多是可以由參觀者啟動,還有許多工具與機械有工人實際在操作。各個不同時代的工業情況,可以由仿造的工廠或其縮小的模型中看出。德意志博物館不單陳列德國的成就,它也陳列其他國家出色的成果。本館展示科學與工藝是由許多人的貢獻匯成的,以求增進國際間的了解。本館百分之八十的收藏燬於二次大戰,現在都已復原供大眾參觀。」

這一段簡介固然冠冕堂皇,但是卻無從得知德意志博物館的規模。再讀下去知道博物館裡分為採礦、冶金、金工、引擎、電機、水力、土木、交通、物理、化學、音樂、測量、化工、印刷、攝影、紡織、度量衡、天文、農牧、太空等展覽,加上圖書館、研究所、大會堂等等,這就大致看出其內容包羅之廣了。門口的服務員告訴我,進到每個陳列室走一圈,就是十二公里路。光走不看也得兩三個鐘點才出得來。我大致瀏覽了一遍,花了兩天時間,還是因為看不懂德文,因而沒有細讀說明的緣故,否則不知要多久才能夠「看完」。

當我穿堂越室,走過這無數的精彩而活生生的展覽時,我一方面為許多妙不可言的機械設計所吸引,一方面也很意外地發現最基本而「枯燥」的科學原理,也受到應得的重視:我曾看過美國芝加哥、華盛頓等地的著名科技博物館,但總是以工業技術為主,以芝加哥的「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為例:裡面汽車、飛機、石油、電話四處充塞。實用的工藝展品至少佔百分之九十,而關於純粹科學的則少得可憐。只是福特、愛迪生、諾貝爾等人在館中昂首闊步,而牛頓、法拉第則縮在小小的角落,愛因斯坦幾乎不見蹤影。每一個博物館都是以大眾的興趣為歸依的。由此不難看出美國人心目中的「科學」是什麼。人們愛的是汽車、冰箱、電話,是更大的飛機,更快的生產機器,和更奇妙的任何亂七八糟——只要能賣得掉。而在背後支撐著這一些的基本的自然律,是可知可不知的,那幾個孜孜研究這些自然律的「書獃子」,是命定該寂寞的……。

但是德意志博物館卻不是這樣:它也有飛機、輪船、汽車、電話,但是它還有幾乎佔了一層樓的地盤,陳列物理和化學的基本原理。那化學的部分臨時關閉,物理的部分把濫觴時代的斜面滾球到近代的原子核物理都包括了。表演大氣壓力的「馬德堡半球」、倫琴研製的X射線管、赫茲做的電磁波儀器……這些在科學史上佔一席之地的實驗儀器,都陳列在此。有好些一按鈕就開動的實驗,表演波動、流體力學等原理,設計得實在很妙。最引起我興趣的,是漢恩和許特拉斯曼兩人最初完成原子核分裂實驗的工作檯(一九三八,柏林),那不過是一張書桌大小的枱子,上面的儀器就是些電池、真空管、燒瓶、電路、加上些鉛塊、石臘。可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就是在這堆「破銅爛鐵」裡完成的。轉頭看走道對面陳列的現在原子加速器、反應堆的圖片和模型,龐大、複雜、而昂貴,卻不過離漢恩和許特拉斯曼三十年左右而已。其實,這只是現代科學工藝發展潮流中的一股,其他任何機械,無不是朝「大」的方向越走越快。「電腦」轉而控制人類也許只是科學幻想小說家的奇妙構思,但是人類已漸漸陷入龐大而複雜的機器之中,心理飽受威脅則是不爭的事實。人站在他自己創造的機器面前,越來越顯得渺小,由於參加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一個人的地位,越來越不顯得重要。我們只有希望一位大物理學家的話是對的:

「這個趨於『大』的現象是很不幸的,因為它阻止人的進取精神與自由創造,它使研究變得不如從前那麼親切,鼓舞力也比較小,而且也難於控制。但是,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我們必須接受。讓我們記住,這些儀器及實驗本身雖然都很龐大,它們還是基於一些簡單、親切,而可以被控制的概念。」

——楊振寧「基本粒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