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幻之間談輞川圖中的建築

在我國的古畫中,描述建築與環境者不少,其中以王維的輞川圖最為著名。王維是唐代的大詩人,晚年與友人裴迪暢遊於輞川,有詩傳世,所以輞川是家喻戶曉的地點。王維又是一位大畫家,在當時已經有相當的名氣,但尚算不得一流畫家,宋代以後,由於唐代詩作少見,王維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為人所牢記不忘,名氣漸超過當時的一流專業畫家如吳道子等。到後代,畫壇南北派別之爭,王維被奉為文人畫之祖師,他的聲望忽然上昇到不可企及的崇高地位,為讀書人所膜拜。然而他的畫傳到宋代的,恐怕已經都是贗品了。輞川圖在傳說中是他的重要作品,又有詩為證,自然受到畫壇的重視,成為摹寫的對象。

流傳到今天的輞川圖,為數相當多,比較受到注意的,被認為係標準摹本的是所謂的郭忠恕的臨本,在這裡,我不打算討論版本的問題。一方面,這不是我的專門,另方面,這些摹本雖有技法上的不同,在描繪的建築與環境上,差別有限,足證在古代,代代臨摹,乃出於同一來源。就我們的目的說,是可以暫時忽略的。我要討論的,是目前所見的輞川圖上的建築,究竟是那一個時代的建築,以及輞川圖上所見的建築是否就是王維當時生活的環境?這兩個問題的背後,都指向一個大問題,這些輞川圖真正有一幅王維的親筆畫為藍本嗎?

這是有待真正的專家回答的問題。可是我認為其答案是否定的,我認為如果宋代的畫家果然看到一幅唐代的輞川圖,這幅畫不可能與今天所見的摹本相同(圖21)。

我做此推論的道理很簡單,輞川是王維及其友人遨遊,過退休生活的莊園,它的特色在於豐富的自然景觀。因此在輞川中的建築,雖不一定是竹籬茅舍,至多也應該是樸質無華的廳堂,供知識分子過舒服的生活而已,並沒有建造華麗的亭臺樓閣,過宮廷式日子的道理。今天我們所見的郭忠恕的摹本,至少有兩處的建築是相當華麗的,超乎常理之外,何況,如果王維真稱得上文人畫的祖師,他那裏會畫那樣一筆不苟的工匠式的界畫呢?

所以宋人的摹本充其量是照真本改畫的,非常可能並沒有真本,一切均由後人按文意想像出來的。不管其來源為何,宋人的摹本表達了宋代建築的特色是毫無問題的,並開啟了後代畫中建築的多種格局。

輞川圖共有二十一景,其名稱都寫在畫上。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自然風景,計有茱萸湖、敧湖、柳浪、欒家湖、金屑果、白石灘、辛夷隖。第二類是與生產有關的,計有斤竹嶺、木蘭柴、鹿柴、漆園、椒園等。第三類才是與建築有關的,計有華子岡、孟城㘭、輞口莊、文杏館、宮槐陌、南垞、臨湖亭、北垞、竹里館等。第二類由於生產的需要,很顯然的是經過開墾的區域,四周都有圍籬。至於第三類,則是由各式各樣的建築所組成,就是我們討論的主要對象。下文中,將依郭摹輞川圖之順序,分別予以分析說明。

華子岡

在郭摹圖卷中,華子岡是第一景,但在王維的二十首輞川詩中,華子岡是第二首。我懷疑其中之一是有問題的,而畫上出錯的可能性較大。

「岡」是高地的意思,這裡很可能是進入輞川穀地前的高地。照理說,在高地上築屋並不尋常,輞川圖中不但畫了很多房舍,而且把它畫成群山圍繞的形勢。這是非常幼稚的畫法,在此圖中數度出現,似可證明此圖有一張唐代的粗糙藍本,但要來描述「華子岡」是非常離譜的,王維的輞川圖詩中對「華子岡」的描寫是這樣的: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說明王維對於登上這一高岡,所見的飛鳥與群山,是令人大有感觸的。即使岡上建有房舍,亦不應為一大宅,當然更不應該把它畫為谷地了。郭摹本的華子岡竟為河川圍繞,實在說不過去。然而可笑的是,後來的摹本亦大多把華子岡畫成群山與河川圍成的洲渚,是不是古人寫實的技術太差有以致之呢?

〔圖片:宋郭忠恕臨摹的輞川圖〕

畫中華子岡上的建築倒是滿有趣味的。由於有很多樹木掩蔽了建築的一半,只能根據畫面推測,這座建築應該是一個富有農舍。建築是木架草葺的,茅屋的屋頂在北方並不表示貧窮,而是一般農舍通用的作法,甚至在<營造法式>中都有「葺屋三分,瓦屋四分」的話,說明草頂的坡度,高與寬之比為三分之一。從畫上看,建築的架構是露在外面的,牆面可能是白灰粉刷。屋簷下則是成列的窗子,都是直條櫺子。是宋營造法式中的「破子窗」,與今天一些日本住宅的做法很相近,是很古老的中國傳統。建築的規模並不大,因為自山墻上看,是只有一根山柱的穿斗式屋架。

建築的配置似乎是三進的院落,愈後愈高。這是中國自周代以來就有的傳統了。農舍便於運輸穀物入內,大門沒有臺階,大門之外多一層圍籬,可能為家畜家禽之用。後院有兩個草堆,可能為當時的能源。在正院之右,伸出一廊,廊盡為臺,臺上一攢尖式大亭子,成為畫家著意描寫的重點。這座亭子成為後世的再摹本所不可少的主題。在一座住宅中,兼有生產用的空間,傳統的家庭正式的起居空間,及休閒用空間,華子岡代表了宋代農民耕讀為家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造形上,非常簡單樸實,反映了農村建築的特色,只有那座大亭子,草頂似有大小兩層,形成一點變化。

孟城坳

在王維的輞川詩中,這是第一首,照說畫中應該列為卷首才對。有人說,孟城坳是當年宋之問的居處,王維自宋購來輞川,初期可能住在那裏。但郭摹圖卷上,所見的只是一個有三處斷口的大圍牆而已。王維的詩中,提到「新家孟城口」的話,表示他確實以孟城坳為家,只是此處為古老的聚落,「古木衰柳」令人不勝今昔之感而已,何至於只剩一堵圍墻?詩文與畫意不合,這又是一個例子。在裴迪應合王維的詩作中,是這樣寫的:

結廬古城下,時登古城上;

古城非疇昔,今人自來往。

很明顯的指出孟城坳是一個古城墻,可以攀登以引發思古之幽情,而他們是住在城下的,為甚麼有這樣令詩人們興嘆的古城,已經無法了解,然而繪畫中沒有傳達出這種感情,只用一個城墻的符號來表示,是相當樸素稚拙的表現法。

輞口莊

在郭摹的圖卷中,輞口莊是輞川內最具規模,也是最考究的建築。其製作的制度幾乎與皇家宮廷建築相埒。然而使我們感到奇怪的是,王維及他的好友裴迪都沒有為它賦詩。在他們的心目中,這裡並不算一景。這是整個圖卷中最值得討論的一部分,很可能完全是後代畫家所杜撰的。

在文獻中,王維住在輞川,奉養母親是最主要的目的,因為他母親好佛,喜歡幽靜。據史載,他於其母逝世後,曾上表請求把輞川別業捨為佛寺,所以很自然的,我們會把圖中的輞口莊看做王維奉養他母親的住處(當時佛寺是免租稅的,所以要皇帝批准)。然而這段捨宅為寺的故事,能否證明當年的輞口莊,是這樣富麗堂皇的建築呢?

這是很成問題的,王維在表中明明說出他母親的「宴生之餘,經行之所」只是一處「山居」,不過是「草堂、精舍、竹林果園」而已,怎麼會出現重臺樓閣了呢?上表是對皇帝的文書,王維是不會瞎說的,何況他沒有欺騙人的理由!他所說的「山居」倒是很像華子岡建築的規模。不僅如此,就郭摹圖卷上看輞口莊的建築,絕不適於老太太居住,更不合適做佛寺用,而純粹是宋代仙山樓閣的格局。

就建築看,其規模相當可觀,四周環境的形勢與華子岡一樣,三面環山,面對輞川,符合世傳風水的原則,其背靠主山特別高,較華子岡尤佳,但與華子岡相較,全莊為河川圍繞就不符合風水了,因此可能是宋代園林的作法。

建築的配置粗看上去非常自由,以宋代流行的歇山頂為主要的形式。大門自水岸拾級而上,為三開間單簷歇山門廊。入門後,為一長方形院落,不像一般住宅那樣正方、規矩。亦不考慮均衡對稱。院落的正堂是一座歇山重簷的小型建築,可能為一座亭子。若為近代閩南式作法,那應該是一座戲臺。

建築的主角是堂後的樓閣,照宋代的做法,堂後有直廊,廊通到後堂,形成工字形格局。這裡也不例外,樓閣的本身為廊所環繞,院內包容的空間非常緊湊,因此樓閣的高度顯得特別突出,而且必要。這是一座典型的宋代二層樓閣,上層重簷,自「平坐」以上,完全高出四周建築,以便利眺望,並俯視庭園的全景。所以在配置的形式上,卻是以具有眺望功能的樓閣為主體了。因此這座建築雖名為「莊」,卻具備了園林建築的特色。

在廊廡所圍繞的主要建築組之外,輞口莊附有數座亭子,由廊子連結著,形成一些向外緣環境接觸的點。這是宋代以來在繪畫上一直出現的園林手法,明清以後的園林中卻未曾使用過。它的意義在於表現了中國人對自然關係的層次觀念,我曾在<清院畫〔十二月令圖〕的空間觀念>一文中加以申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