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建築文化之觸思

到印度去看看是我多年未實現的願望。在年輕的時候,到歐美旅行,幾次打算去印度,都因申請簽證被拒絕而不能達到目的,為此我一直耿耿於懷。前幾年印度政府的態度開始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成果所融化,有不少朋友陸續組團往訪,可惜我一直抽不出時間;這次勉強成行,雖然沒有完成全程而中途返國,大部分旅程又都在瀉肚,對我來的目的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

對我來說,到印度去,是看看這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古老文化的遺存。當然,我要看看它的建築。過去幾年來,深感自己對印度了解太少。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對我國南北朝以後的建築與藝術有相當根本的影響,但是我們對印度的古老文化卻甚隔膜。印度雖是我們的近鄰,今天的中國人對印度則鄙視而輕忽,沒有興趣了解,這是很可惜的。

石廟與女像

印度的傳統建築,可以因其歷史分為三大部分,即相當於我國秦漢以前的古代,所剩下的是少數佛教的石塔及石窟寺。

等到佛教消失於印度教中,自我國的唐宋到明初,是他們的中古時代。此時群雄割據,各地都發展了典型的廟宇,與歐洲中世紀的天主堂發展的情形可以比類,有些作品在宏偉之處,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廟宇大多尚存在,為英國人保留下來。到了十六世紀,蒙兀爾王朝自中亞高原侵入,建立了帝國,把波斯一帶的建築帶進印度。在帝都德里一帶,留下不少宮苑、陵墓。到了十八世紀,英國以少數水兵打敗蒙兀爾朝廷,並沒有把他們廢除,只把他們當作傀儡看待,所以回教傳統的貴族建築一直使用到本世紀中葉。古代的佛教建築以簡單古樸取勝,中世紀的印度教建築以雄壯的軀體、細膩的雕刻取勝,而近代的宮殿則以豪華、富麗取勝(圖8)。

在短短幾天的旅程中,所見與所思甚多。由於篇幅有限,今就兩點觀察,與我國建築文化有關的,向讀者報告。

印度中世紀的廟宇,是四座高低不同的石砌的方錐形建築連成一線而組成。最後一座特別高大,是神龕之所在。在東部的奧里撒斯省與中北部的普來德省,這些錐形廟的地面都是正方形,先是自地面垂直上昇,到大約三分之一處,外輪廓呈弧線內收,集於頂點,形成一個美麗的彈頭狀的造形。各地的特色有異,大多在外表的裝飾上。

〔圖片:印度塔式廟〕

這使我直覺的想到中國的密簷塔了。我國的佛塔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樓閣式,大家都說是來自漢代的望樓。由於在外表上完全相同,應該是沒有爭論的。這是今天中國人所熟知的塔。另一種是密簷塔,其來源沒有人提及。照一般的看法,密簷塔就是把很多屋簷壓縮在一起的樣子,應該先有樓閣,後有密簷才對。然而我國現存最早的密簷塔為嵩嶽寺塔,建於紀元六世紀初的北魏時代。這表示我國的兩種塔是同時存在的。

我看了那麼多印度中世紀廟宇之後(圖9),認為我國密簷塔的來源是它們的前身。現在的廟宇,大多建於八世紀之後,當然不可能是模仿的對象。但依據歷史發展的原則,在既有形式之前,一定有類似的建築。在南北朝時代,我國與印度的交往很多。撰寫於六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了若干僧人往西土考察的故事。也記載過印度饅頭形的佛塔(窣屠婆)。我想中國塔既然可以自漢代的望樓取樣,這些往印度留學的僧人,看多了印度的方錐形廟,難免混淆,把它當作塔而抄襲過來。這種式樣的「張冠李戴」,在形式轉換期是很平常的。

最漂亮的一座密簷塔,是唐代長安薦福寺的小雁塔。建造的年代在八世紀,已經是玄奘取經之後的事,幾乎可以斷定受印度教方錐形廟的影響。唐朝的中國人胸襟寬闊,在文化方面吸收很多外來的因素,均加以融化,並不因自卑感而予以排斥。

在密簷塔的下部,垂直的三分之一處,與印度廟宇一樣,是佛像的雕刻的位置,只是不似印度廟上那樣密密麻麻而已。以我推想,在八世紀以前的印度廟上,其雕刻一定也是比較簡單的。

說到雕刻,凡是去過印度,看過卡紀拉哈的神廟的人,大都印象深刻,因為廟上的雕飾,不僅是神像,而且有很多當時生活的寫照,其中有一部分刻了性交的各種姿勢,連現代西方人看了都臉紅。中國人喜歡稱它們為「性廟」,是很不公道的。因為那些廟都是奉祀印度教的神,是很認真的。我要談的,不是這些,而是印度人體雕刻的典型姿態。

〔圖片:神廟上的石刻〕

我年輕時,孤陋寡聞,在國外大博物館裡,看到古代菩薩雕像,有點難於接受。其中最使我不了解的就是菩薩的姿態。因為我當時所知道的菩薩像,多是仙女一般,白衣飄飄,手執淨瓶的樣子。那有半裸著身體,做出一副慵懶的、不正派的樣子的女人,能稱之為菩薩的?其實這種不正派的姿態,就是印度的姿態。我翻翻,發現印度人在佛教未發生的時代,就把女神鵰成肉感的形象,站立的姿勢,成S形,胸脯取正,臀部扭向一邊,一腿直立,一腿微彎的迷人架式。這種典型,後來為佛教所借用,然後又傳到我國來,是十分順理成章的。直到明代以後,我國民間實在看不慣,才把它改為白袍的樣子。

自唐末到宋代,出現一種菩薩坐姿,除了上身半裸外,左腿高擡,右腿下垂,身子半倚在座位扶臂上,一副貴妃浴罷的神態,非常動人,但十分不雅,為文明國家的女性所不取,根據我的了解,這種姿態原也來自印度,只是到了中國就貴妃化了。

這次在印度中古的廟宇上,處處可見擺出S形姿態的女像。由於廟的下部環周一圈都是女像,而每一女像均呈S形或反S形,第一眼的印象,予人以群女一起左右扭動的感覺。但是我找了很久,只發現了一個類似菩薩坐姿的例子。大概這種姿勢不適於刻在廟壁上做裝飾吧!

宮廷與流水

這次印度之旅中,另一點值得提出報告的,是我對蒙兀爾王廷建築的一點感受。蒙兀爾帝王是自中亞一帶來到印度,本身是回教徒,又受了波斯文化的影響,所以是很講究享受的統治者。在建築上,融合了回教與印度的特色,創造出別樹一幟的式樣。這一階段的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有地位的,因為蒙古帝王沙加汗建造了美麗的墓室:塔姬瑪哈,是世上最可愛的一座大理石建築。

塔姬瑪哈太有名了,在此不必細表。且說當時的帝王為自己的起居建造宮殿是免不了的。他們喜歡大理石,更喜歡在大理石面上鑲嵌寶石類。但只限於用在最切近帝王生活的地方。城堡及其他建築,乃使用比較低廉的紅色沙石所建,所以德里的皇宮才被稱為「紅堡」。

照目前所見的印度皇宮,似乎帝王們生活在沒有門窗的大理石建築裏。這些建築不論大小,都方方正正,由成排拱廊組成,大家席地而坐,面對著院子。建築的樣子雖與我們中國不同,但與漢代建築使用的辦法是一樣的。

不但如此。印度皇宮中的主要建築為廟堂(Audience Hall)與我國古代的制度也相當接近。自城門進入有一很廣大的院落,院落中是幾何形花紋的圖案。正中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大理石廳堂,沒有門窗,裝飾得富麗堂皇,那就是皇帝接受民眾朝拜的場所,稱為「公眾廟堂」。自此而後,進入較私秘的院落,有規模較小,但是建築更加精緻的廳堂,為皇帝與朝臣議事的地方,稱為「私祕廟堂」。這種做法與我國周代以來,內朝、外朝的制度是相同的。可見有些道理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至於進入皇宮內院,當年帝王妃嬪所居的環境,帝王與外界完全隔離,也有類似的廳堂以接受三宮六院的侍奉。今天雖不見當年的盛狀,但錯綜的建築,曲折的廊道連通,似乎還可使人想像出鶯鶯燕燕的宮女,穿梭往來的景象。難怪瘂弦會說,看過印度,有一個結論,在印度只能當國王。

與印度皇宮比較起來,明清以後的中國皇宮,在氣派上自然要勝過很多,在生活享受上,卻顯然要落後。北平的故宮沒有敞廳,不但大朝是封閉的,宮內一切建築也都是同樣的模式,所以其可居性不高。難怪清朝的皇帝喜歡建造離宮、別館,住到宮外去。

印度宮殿中最有趣的是水的利用。當地暑期較長,他們引水入室,想盡辦法用水來減低室溫,使帝王充分享受到侍奉。水要流動,水性自高而下,因此到了夏天,要發動民工,把水搬運到高處的水庫。內宮的廳堂的屋頂上可以有不斷的水流,他們常用的辦法是使水自屋頂上流下,沿後壁急速注入室內的水槽,產生激流,後壁面對著夏季風向,水流過壁面時,有風口使之冷卻。這樣就等於一個原始的冷氣機了。這座機器不但有清涼的功能,而且有水聲助興。水流潺潺,又可增加室內空間的動感,在宮廳中,這水流又可與院內的景觀連結在一起,饒有趣味。

這使我想起我國後代帝王,受儒家思想影響,不敢在享受上大事鋪張,利用奇技。但早期亦有記載,說明中國帝王在這方面的頭腦並不輸於印度。<三輔黃圖>記載漢代宮殿,其中不乏暗示生活享受的描寫。對於暑日生活,有「清涼殿」之說,原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