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與文化

在攝氏二十四度的八月,到日本古都奈良去訪問,多少是有點殺風景的,即使是奈良公園中的馴鹿群,興福寺相當於宋代建造的五重塔的輕靈的輪廓,也無法使訪客的心情完全進入忘我的境地。

我來奈良是為了看中共歷史博物館所展出的「中國古代科技展」,做為我們規畫中國科學展示的參考。這是我第二次看到中共的古代科技展。第一次是在美國,看他們科技博物館辦的世界巡迴展,名稱是七千年的中國科學。兩個展示主辦單位不同,名稱相近,內容幾乎是一致的。這一點使我感到失望。比如兩個展示中都有一具所謂張衡的地動儀的復原模型。一個大型的罐子,八個方向有八條龍,龍頭向下,地上則有八隻蟾蜍,張著嘴,等待地震來時,自龍口裏接下那顆珠子。我想,如果那真是當年張衡的發明,也只是一個很幼稚的發明,並沒有甚麼科學的價值。我認為類似的復原是大有問題的。

就此次訪問之便,到京都參觀了一家展示與設計製作公司,覺得他們的作品還不錯,就要求他們帶我去看他們在博物館中完成的作品。他們告訴我,在我的旅館附近就有一處,使我大感驚異。在奈良公園附近有國立奈良博物館,有奈良縣立博物館,都是傳統陳列式的。「國寶」不少,展示乏善可陳。他們指的是那裏?他們說,在「近鐵」大廈的樓上有一個展示,稱為「奈良歷史教室」的就是。

奈良文化的開場白與總結

「奈良歷史教室」這樣的名稱很奇怪,看上去像一家補習班,但那是不折不扣的一間小型博物館,大概因為日本人的看法,不展示國寶等實物的不算做博物館,就把它稱為教室吧!我的日本朋友英語程度太差,怎麼問也問不出結果來。

這個「教室」是對奈良歷史很生動的展示。其中的標本都是複製的,都製作得相當精準。在對歷史的敘述上,他們使用了所謂的高科技的展示,用現代媒體,或小型電腦等製作了視聽資料與觀眾參與式展示。其中也有建築的縮小模型。這一套是日本最拿手的,也是他們最喜歡的。他們把奈良藥師寺的三重塔做成十分之一的模型,把天花板上的彩畫也畫出來,然後加以解剖,讓對古建築有興趣的人可得到深入的了解。

最後他們把新藥師寺中不常開放參觀的國寶,十二神將像,複製成精確模型,按照方向排列起來。這些神都是自我國唐代的武士形象發展出來,與唐三彩的武士俑有點相近,非常壯觀。

我看過這間「教室」之後,感覺其內容實在是奈良文化的開場白,也是它的總結。想了解奈良的訪客,先看過這裡,可對即將訪問、參觀的紀念建築與國寶等有深一層的認識,如果參觀完畢再到這裡,也有總結片段印象,形成完整知識的效能。這實在是非常好的鄉土館,難怪要收取相當的入場費。

這樣一座內容豐富、製作精美的地方性歷史博物館為甚麼建在「近鐵」大廈裏呢?詢問之下,知道這是「近鐵」公司的財產,「近鐵」是在京都附近經營鐵道的一家私營公司,賺了錢,就做些文化事業以回饋社會。

其實「近鐵」很早就對文化事業有興趣。「奈良歷史教室」是一座新式的博物館,是最近幾年應社會的需要才建造的。該公司另有一座傳統式的博物館在奈良近郊,叫做「大和文華館」。這是一座小型建築,是二十幾年前建造的現代式樣,其展示室簡單、清爽,面積恐不足一百坪。整座建築坐落在一個低矮的山頭上,濃密的叢林中,使來訪的客人,先感受到一種清幽的氣息。這原是日本著名寺廟的氣氛,「大和文華館」的「近鐵」主人大概有意的創造一個前景來烘托他們所珍視的文物吧!

由於日本人在大戰期間自稱為「大和」民族,以鼓舞其國民從事侵略行為,年紀大一點的中國人對這個名稱是很反感的。一個文物館稱為「大和文華館」未免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的意味。後來我知道這是有雙關的意思的。「大和」是個地名,也是奈良時代的年號之一,在奈良附近,串連起與當時文化有關的一些鄉鎮,稱為「大和路」。所以「大和文華館」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具有侵略性,只是設在大和路上的一座文物館而已。

日本人對文物的珍視,世上無出其右。由於他們的文化與中國古代的密切關係,對收藏中國漢唐文物的興趣,超過中國人甚多。大和文華館也是以中國文物為主要的寶藏。在我去參觀的時候,展示室中只展出一百二十件文物,屬於中國的佔八十件。他們收的門票約摺合新臺幣一百一十元,超過故宮三倍。比較起來,這可能是世上最貴的博物館門票了。他們珍視文物,不但花大價錢珍藏,當做寶物供養,而且不吝於付出昂貴的門票。

大原美術館收藏西洋畫原蹟

在這次匆忙的旅行中,路過瀨戶內海的一個小鎮倉敷,聞其鎮古樸幽雅,保存良好,有我們鹿港的氣質,乃去訪問了幾個小時。果然不錯。該鎮之古建築區乃沿一小河而建,長約一公里許,是明治時期的古市街,河邊以石砌岸,非常整齊,兩岸植柳,綠蔭扶疏,錦鯉游於其中。建築物為依當時資料修復,因保養良好,灰色方塊白縫,看上去好像是新建。這些店面建築均照傳統的功能開店,以供觀光客餐飲以及購買紀念品之需要。由於古雅的氣氛於今已不多見,所以遊客如織。

在這小鎮的諸多展示館中,最大的一處稱為大原美術館。對於喜歡美術的觀光客,這裡才是多花些時間的地方。門票六百元日幣,任大家排隊買票。

大原美術館在規模上是中、小型館,主要建築物為古羅馬式樣,戶外立著幾尊銅像(圖6),是一九三〇年所建。建築規模不大,配合小鎮的氣氛甚為恰當。其主要的展示內容是西洋近代藝術,也非常配合日本明治時代的精神,但是坦白的說,我進該館的大門時,不過只打算隨便看看,而進入主要展示室之後,才發現這個小博物館是不容忽視的。

我發現這是一個有心人花費相當的心思收集的一個系列。除了梵谷之外,十九世紀末印象派以來的名家,都有相當不錯的一、二張代表作品,包括羅丹的雕刻。最近幾年來,繪畫的國際價格猛漲。尤其是十九世紀的大師們的作品,動輒即以千萬美元換手。因此在這略嫌老舊的鄉下美術館裡,一眼看到數十張這個時代的作品,不能不使我肅然起敬。

原來這位大原先生是倉敷地方很成功的企業家,他對藝術非常有興趣。當時一位西洋畫家兒島先生是他摯友,受他之託,幾次到歐洲收集藝術品。收集的範圍很廣,自埃及文化到近代,均有代表性的標本,其中最有價值的仍然是十九世紀的大師作品。這位大原先生顯然有心要建一座美術館,展出各代作品,讓當時在精神上追求西化的日本人,可以親見西洋美術的真蹟。兒島先生突然逝世,大原先生感到十分悲傷,就立刻成立美術館以為紀念,據說這一批西洋畫的原蹟,對於日本西洋畫是有相當的影響的。

到了二次大戰以後,大原先生的後代繼承遺志,進而收藏一次大戰以後的作品,並把收藏面擴充到日本與中國,所以在該館增建的院落裏,看到一些中國古代文物的展示,尤其是幾尊六朝至唐的佛像、佛頭,十分珍貴。該館還特別弄了一間石室,來展示這些佛像,牆壁與地面均用花崗石砌成,足證是很受重視的。

近來大原美術館更加重視日本本土的作品,他們展出了一系列在二次大戰前的現代陶瓷作家的作品,顯現三〇年代的日本藝術家在尋求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上所花下的心力,十分令人感動。這些陶藝家都成為歷史人物,其作品均成無價之寶了。他們還為日本的西洋畫家專闢一分館,陳列大量的作品,其中梅原先生的紫禁城,使我想起郭柏川先生的畫來了。

自大原美術館出來,感到疲乏,找河邊一個石凳坐下來。院子裏經過細心培植、修剪的松樹,在夏日晴空襯托下,像高更的筆觸一樣的濃密,然而卻透出日本人所特有的灑脫與浪漫,日本的企業家是浪漫的,他們似乎容易受一種文化使命感的鼓舞,在文化的積存上把自己的姓氏留存下來。其精神是很令人感動的。

自倉敷的古市街到火車站間,有約半小時的步行距離,火車站的廣場及鄰近的大廈都是新建的。我們在站邊一座百貨大廈的門口,很驚異的發現一個廣告架上寫著六樓有景德鎮陶瓷展,在這樣一個小鎮上居然辦中國陶瓷的展覽,不能不去看一下究竟。

大家已經熟知日本的百貨公司通常有畫廊的設置,有時候也有社教活動,所以我認為這景德鎮陶瓷展,可能是中共製品的展售活動,可是找到那裏之後,發現是一間十幾坪大的房間,靜悄悄的,陳列了二十幾件中國古代陶瓷,自漢至清均有。這顯然是一座超小型的陶瓷博物館,因為其展品均為非賣品。

房間為長方形,縱向三排陳列櫃,每一展示品都有相當舒服的位置,最內面的牆壁為玻璃隔間,其後為一小室,不過五坪,沿牆壁均為書架,上為陶瓷書籍,中坐一老者,似為此館館長,兼研究員、兼管理員。這位先生顯然是業餘的陶瓷專家,對古陶瓷並沒有完全參透。展出的文物中大多非景德鎮所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