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稱而已

有客自香港來,告知一件怪事:據說最近香港立法機構有某英籍立法局議員被另一華人稱為「鬼佬」,乃斥之為種族歧視。

對種族歧視之行為及其成因,筆者在前文已略有探討,現適逢出現此事,正好用作臨牀病例,以進一步研究。該英籍議員感到受歧視,大概是基於以下基本邏輯:香港是華人社會,英國僑民佔絕少數,若香港人以「鬼佬」二字稱呼英人,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一種壓迫排斥;一如在英國,若英國人稱少數民族的華人為「清客」(Chinky),則也構成一般的種族歧視行為。

兩者雖有表面的雷同,卻有本質上的差異。在英國的華人雖然是少數民族,卻是被統治階層,手上並無政治權力。香港的英國人雖也是少數,卻是殖民地的統治階級,手中握有政治權力或社會優越地位。這種差異自鴉片戰爭以來就存在,是故海外華人若被當地人稱為「清客」,觸動了百多年來受屈辱的歷史創痛,自然有被歧視之感。反之,僑居香港的英人若被稱為「鬼佬」,則往往能甘之如飴,因為他們很清楚,再叫他們一萬遍,也改變不了香港華人受「鬼佬」統治擺布的政治現實。因此,「清客」兩字華人聽來礙耳,「鬼佬」一詞我們覺得只是戲稱,縱使在義和團以前的時期有仇外不敬之意,隨著西方對東方的支配征服,在心理上而言,兩詞絕不能相提並論,除非有一天時移勢易,世界由東方人獨領風騷。

因此,種族歧視之成立,必然是持有政治權力的一方,歧視無政治權力另一方,必須置於宏觀世界中發達國與貧窮國的政治經濟關係之中正確檢驗。香港在其中的地位很特殊,經濟名列先進地區之林,在政治上卻仍是殖民地,香港人對種族歧視的概念,因此也模糊不清,所謂「香港人也歧視鬼佬」之說,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奇談怪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