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族通婚的逆差

在西方旅居多年的「有識之士」,心中多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在外國,東方女子要比東方男子更「吃得開」。不必確實的統計數字,只要在西方大城市街頭看看,便知在東西方通婚「異國情鴛」中,東方女子嫁與西方男人,遠比東方男子娶洋婦為多。導致這種異族通婚的逆差現象,原因複雜,經濟的懸殊導致新娘外流,只是表象之一。

首先是中國男子形象低落。中國大陸男子的陽剛英氣,四十年來慘遭共產極權閹割,淪為街道小腳婦女組長或「芙蓉鎮」裏的女共幹李國香之流的刀下魚肉,委頓消沉。港、台男子久在錢眼洞中折騰,有的帶點娘娘腔,或成為「陳積」一類貪婪的小男人,這等形象,魁梧英偉不及黑人,浪漫情調不及拉丁男子,在愛情市場中,屬於不大受歡迎的品種。但中國女人卻不同。雖在文革期間在毛江的淫威下暫時收歛溫柔,但改革以後鄧麗君的歌聲登陸,中國女性的魅力馬上復甦。雖然文化的元氣大傷,離「金陵十二釵」的境界尚遠,但女性美復辟,在大陸與市場經濟力量配合,衝擊了共產意識形態。

何況中國女人心有千竅,在那張神秘的東方娃娃面具後,深藏無數的計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秉承中國三千年三宮六苑的政治鬥爭傳統。洋漢不了解中國人,更不了解中國女人,在東方脂粉叢中獵艷,未免有點泰山深入蠻荒救美的帝國主義心態,只知尋找心目中嬌柔無力、亟待保護的蘇絲黃。對洋漢的心理,中國女同胞很快就完全掌握,漸懂得如何以騷、嗲、媚等一套西洋辭典中無適當翻譯的各種「中國功夫」,與女權高漲、溫柔漸失的洋婆們競爭。傻乎乎的洋丈夫許多與枕畔的蘇絲黃睡了半輩子,直到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在西方賣座,方知在紗帳中春睡嬌姿誘人的那具中國娃娃,可能是狐狸精或白骨精的變態,對中國女人政治手段之高明、心竅的複雜,這才開了一場眼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