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經略大宋 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梁王

建隆元年十八日清晨,前往淮南巡視的欽差梁郡王趙德昭四艘官船已經到了開封的汴水碼頭。

從七月二十四日離開開封,到今日已經差不多快滿五個月了,而開封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趙德昭的動向,早在趙德昭兵不血刃平定淮南李重進的叛亂之時,揚州平叛的捷報就已經通過快馬飛信傳至東京開封府,朝中之臣、世家百姓皆對梁郡王趙德昭十分刮目相看,而趙匡胤也對自己兒子的行為十分滿意。

十一月初,朝中收到欽差梁郡王北返歸京的消息,而此盛事,朝廷聞之,大宋乃禮儀之邦,此番欽差梁郡王趙德昭此番出使淮南,南巡江南十四州,預防李重進的叛亂,在第一時間就結束了李逆的叛亂,穩定了揚州局勢,同時也穩定大宋南方,作出了貢獻,實為老趙家的喜事,大宋的功臣,這也是大宋建立之後第一次用最少的代價換得最大的利益的一場戰鬥,它為初創的大宋國之顏面增添了不少光彩。

所以天子趙匡胤格外重視,他大手一揮,讓朝中文武大臣,以及皇族子弟親自在碼頭上迎接,以此彰顯重視程度,以及宣示大宋國威。

當今皇弟趙光義與趙德昭乃叔父之別,趙德昭在淮南所行之事乃是趙家之喜事,作為皇弟,受益無窮。而他在開封幾個月也表現得不錯,然而這一切所行之事,還不及自己侄兒的精彩,而這個侄兒在之前就展現出他的才華,處處蓋過了他,因此他有一絲妒忌,不過在臉上看不出來。

所幸他知道君臣有別,畢竟自己的哥哥是皇帝,侄兒是郡王爺,所以他站在碼頭之上,等候欽差淮南使、梁郡王的歸來,不過這與今日一事勾不上邊連。

而今日一早,太上皇趙弘殷、天子趙匡胤、皇弟趙光義、趙光美以及朝廷上下,一干大臣等人親自到了汴水碼頭迎接趙德昭。

天子鑾駕、百官迎接還有史官在一旁記載今日之事,更有文人士子、百姓士紳商人,夾道歡迎,歡呼雀躍,共同見證偉大的時刻。

趙德昭今日身著一身官袍,雖然年紀看上去小,但是感覺一副不怒自威的樣子,他遠遠就在船上見到了迎接之隊伍,待船靠岸之後,趙德昭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迎身拜見天子趙匡胤,而他則道:「淮南使趙德昭幸不辱使命,業已完成陛下重託!」

趙匡胤龍顏大悅地說道:「淮南使、梁郡王完成的不錯!你為大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淮南之地,預判李重進叛亂,護得揚州安寧,實乃大功一件,而迎鑾操練大宋水師,更讓唐國國主聞之遷都避戰自保,其他諸如巡視當地官吏百姓、民事輿情等皆有功績!」

「多謝陛下美譽,兒臣必當為大宋鞠躬盡瘁,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待正式的過場之後,趙德昭坐上皇駕,太上皇趙弘殷、皇帝趙匡胤父子二人見到趙德昭瘦了不少,在路上一直問寒問暖。

趙匡胤半年未見到自家孩兒,立刻迎了上去,然後道:「半年不見,昭兒都瘦了,也高了不少。」

「勞煩爹爹記掛,昭兒不孝!此次淮南之行,讓昭兒見識了不少,增長了不少經驗呢!」

「昭兒說來聽聽!」

「回爺爺和爹爹,昭兒在淮南之時,考察民情,見到還有不少百姓生活在窮苦之中,而要解決百姓生活窮苦,則我們大宋還要做許多有利於百姓之事。」

趙弘殷讚歎地點點頭,能有這些見識,不愧是自家的孫兒,而他則說道:「那倒不錯,年輕人出去闖闖不是壞事,你爹十多歲的時候就走遍了中原,才有了如今這番成就!」

「爹爹所言羞煞孩兒了!」趙匡胤點點頭。

天子讓文武百官先行退去,然後鑾駕回宮,趙德昭回到闊別差不大半年的皇宮,然後去後宮拜見自己的皇后娘親賀氏。

而賀氏挺著一個大肚子,聽宮中內侍女婢說道,如今賀氏已經有六個半月的身孕,而賀氏這段日子行動不便,走路都由香兒攙扶著。

趙德昭一身官袍,風塵僕僕就跑去仁明殿皇后賀氏寢宮,而殿外內侍見到郡王殿下回宮,即立即進去稟告。

內侍道:「稟告聖人,郡王殿下回宮了,此刻正在殿外!」

賀氏聽聞兒子已經回宮,候在殿外,她已經大半年未見到他,於是乎立即讓其入殿,「你快去宣殿下入殿!」

「是!」

賀氏立即讓香兒攙扶著,從榻上起身。

趙德昭剛入殿,見到香兒攙扶著賀氏,就道:「昭兒見過娘!娘,你還是坐著歇息一下吧!」

「昭兒,你去了這麼久,終於知道回來了,娘都擔心死了,在淮南還待得習慣嗎?」

「昭兒不孝,讓娘擔心了,昭兒在淮南一切就好!娘,你看這是昭兒給你準備的禮物。」

賀氏嗔怪道:「昭兒,娘在宮中不缺,你這孩子又破費了。」

「昭兒知道娘會這麼說,娘你打開看看,這是甚麼。」

趙德昭說完遞給香兒,香兒拆開來一看,原來是吃的東西。

「聖人,這是吃食的脆餅,還熱乎這呢!」

「脆餅乎!」

「這是娘最愛吃的脆餅,昭兒自家廣味酒樓特製,所以談不上奢侈。」

噗嗤一笑,賀氏被逗樂了,而她想到自己肚子里還有一個孩子,不知道是男是女,道:「昭兒,你希望娘生個男娃還是女娃兒。」

「男娃女娃都行!」

趙德昭與賀氏寒暄了一陣,然後回到了自己的寢宮。

※※※

而趙弘殷父子回宮之後,趙弘殷就拉著趙匡胤走到一邊,然後竊竊私語,趙匡胤一聽只是皺著眉頭。

趙匡胤疑惑地問道:「甚麼?立昭兒為太子?這……這也太早了,昭兒如今十歲,年齡尚幼!孩兒正值春秋鼎盛之日,這豈非太過唐突了?」

「不早,昭兒所行之事,孰能成為常人乎?二郎啊,你不要忘了那個神仙是怎麼說的?而且你知道我大宋並不是大周,周世宗後人主宰不了江山,這才讓我趙氏所得!」

「人曰:次子異乎常人,有人主之象!只是昭兒的年紀擺在那裡,而且太子乃國之儲君,恐昭兒暫時不能勝任!」

「嗯嗯,虧得二郎還記得,二郎你百年之後,這天下遲早要交給後人的,莫非你怕昭兒會搶了你的風頭。」

「這倒不是,孩兒覺得昭兒還需歷練一番,太早對他不好,孩兒此生定當要讓大宋一統天下,而今天下四分五裂,環宇混沌不堪,不應此事而罔顧天下臣民,相反我相信昭兒日後一定能夠承繼大統,興盛大宋!」

「胤兒所說的也在理!立儲之事,可大可小,如今昭兒平定淮南,為君之道,不知道二郎該如何賞賜於他?」

趙匡胤說道:「前幾日,宰相王文伯曾上疏道,梁郡王代天巡狩,平定淮南一戰功勞卓著,幾位宰輔一同上疏封梁郡王為親王,不知爹爹認為如何?」

「爹爹素來不關心朝政,但是也知道了飯要一口口吃,勿要一口吃撐,成為一個胖人。二郎這麼做,也是為孩子考慮,畢竟昭兒的年紀擺在那裡。太小了身居高位,對他不好,還是讓他進行一番挫折,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孩兒即是此理!不若改封昭兒為梁王,上次讓昭兒遙領樞密院一職,樞密院設四房,兵、吏、戶、禮分曹辦事。不過這職務就從最低做起!而昭兒從小就立志想習武,索性此番就讓他入樞密院進行參議軍事,就讓他在兵分曹辦事。這樣也好堵朝中大臣悠悠眾口。」

「嗯,此事就這麼辦!」

當日,趙匡胤就傳來內侍,傳召王朴、范質等大臣入宮商議封賞一事。

王朴等人從皇帝身邊的內侍官那裡知道分上的意思,想必是天子有主見,所以一同入宮覲見天子。

待天子於殿內商議趙德昭封賞一事,下面的幾個官員包括王朴在內的,幾人都贊同皇帝陛下的旨意,而王朴身為皇子的師傅,也是十分認同此事,待一切就緒之後,就打算明日早朝頒布旨意。

次日,十九日朝會之上,趙匡胤就宣布了此事,詔曰:皇長子、梁郡王趙德昭以淮南使出使江南十四州,功勞顯著,平叛李重進……升梁郡王為梁王……為同簽書樞密院事……

此詔令一出,除了昨日幾位宰輔,其他官員一同驚訝,而趙匡胤問道王朴等宰輔的意見,他們都十分贊同,而苗訓與趙普也也贊同的樣子。

此刻坐於朝堂之上參政的趙德昭終於有了一個合法的參議朝政的身份……同簽書樞密院事。雖然聽起來高大上,可是它在樞密院是最低的職務,不過也好,貌似在兵部內,這對自己日後軍事化改革有幫助力。

「謝陛下!」

朝會結束之後,趙德昭遂又回宮。

如今趙德昭身為梁王,乃當朝親王,若是居住宮內,顯得於理不合。

可是仍舊居住宮中,出宮也是一切難事。

當日他就去了趙匡胤的永福宮,將自己的難處都說給了自己爹爹聽。所幸天子趙匡胤知道趙德昭所做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