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大明葬歌 第25章 求生?求死?

當王承恩閱讀詔書時候,朱由檢焦急地從龍椅上突然站起,在暖閣中走來走去。片刻後向王承恩問道:

「你看完了?『親征』之計可行么?」

王承恩顫聲說道:「陛下是千古英主,早應離京『親征』,可惜如今已經晚了!」

「晚了?!」

「是的,請恕奴婢死罪,已經晚了!……」

朱由檢面如土色,又一次渾身顫慄,瞪目望著王承恩停了片刻,忽然問道:「難道你要朕坐守宮中,徒死於逆賊之手?」

王承恩接著說道:「倘若在三四天前,敵人尚在居庸關外,陛下決意行此出京『親征』之計,定可成功。眼下逆賊二十萬大軍將北京圍得水泄不通,外城已破,只有飛鳥可以出城。陛下縱然是千古英主,無兵無將,如何能夠出城『親征』?事到如今,奴婢只好直言,請恕奴婢死罪!」

聽了王承恩的話,朱由檢的頭腦開始清醒,同時也失去了一股奇妙的求生力量,渾身摹然癱軟,頹然跌坐在龍椅上,說不出一句話來。在這剛剛恢複了理智的片刻中,他不但想著王承恩的話很有道理,同時重新想起今日午後太祖高皇帝在他的夢中「顯聖」的事。太祖皇爺雖然囑咐他應該逃出北京,可是當他向太祖爺詢問如何逃出,連問兩次,太祖爺頗有戚容,都未回答。他第三次哭著詢問時,太祖爺的影像在他的面前消失了,連同那高高的寶座也化成了一團煙霧,但聽見從他的頭上前方,從一團線繞飄忽的煙霧中傳出來一聲深沉的嘆息……

王承恩悲傷地說道:「皇爺,以奴婢估計,內城是守不住了。」

朱由檢點點頭,無可奈何地嘆一口氣,命王承恩將剛才放回到御案上的詔書稿子遞給他。他把稿子撕得粉碎,投到地上,用平靜的聲調說道:

「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朕決不再作他想,但恨群臣中無人從死耳!」

王承恩哽咽說:「奴婢願意在地下服侍皇爺!」

朱由檢定睛注視王承恩的飽含熱淚的眼睛,點點頭,禁不住傷心嗚咽。

朱由檢斷定今夜或明日早晨,「賊兵」必破內城。他為要應付亡國巨變,所以晚膳雖然用得匆忙,卻盡量吃飽,也命王承恩等大小內臣們各自飽餐一頓。他已明白只有自盡一條路走,決定了當敵兵進人內城時「以身殉國」。但是在用過晚膳以後,他坐在乾清宮的暖閣休息,忽然一股求生之欲又一次出現心頭。他口諭王承恩,火速點齊三百名經過內操訓練的太監來承天門外伺候。

王承恩猛然一驚,明白皇上的逃走之心未死。然而一出城必被「逆賊」活捉,受盡侮辱而死,絕無生路,不如在宮中自盡。他立刻在朱由檢腳前跪下,哽咽說道:

「皇爺,如今飛走路絕,斷不能走出城門。與其以肉喂虎,不如死在宮中!」

朱由檢此時已經精神崩潰,不能夠冷靜地思考問題。聽了王承恩的諫阻,他覺得也有道理,三百名習過武藝的內臣護駕出城,實在太少了。然而他要拚死逃走的心思並未消失,對王承恩說道:

「你速去點齊三百名內臣,一律騎馬,刀劍弓箭齊備,到承天門等候,不可誤事。去吧!」

他轉身走到御案旁邊,來不及在龍椅上坐下,彎身提起硃筆,宇體潦草地在一張黃紙上寫出來一道手詔:

諭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鞏永固,速帶家丁前來護駕。此諭!

寫畢,命乾清宮掌事太監吳祥立即差一名長隨,火速騎馬將手詔送往新樂候府,隨即他頹然坐下,恨恨地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

「朕志決矣!」

恰在這時,侍婢前來給皇帝送茶。像送茶這樣的事,本來不必她親自前來,但是為要時刻知道皇上的動靜,她決定親自送茶。差不多一個時辰了,她沒有離開過乾清宮的外間和窗外附近。剛才聽見皇上命王承恩連點齊三百內臣護駕,準備逃出北京。雖然王承恩跪下諫阻,但皇上並未回心轉意。她明白皇上的心思已亂,故有此糊塗決定,一出城門必被流賊活捉,或者頃刻被殺。

皇上秉性脾氣她最清楚,一旦堅執己見,就會一頭碰到南牆上,無人能勸他回頭。她趕快奔往乾清宮的后角門,打算去坤寧宮啟奏皇后,請皇后來勸阻皇爺。但是在后角門停了一下,忽覺不妥。她想,如果此刻就啟奏皇后,必會使皇后和宮眷們認為國家已亡,後宮局面大亂,合宮痛哭,紛紛自盡。於是她稍微冷靜下來,決定託故為皇上送茶,再到皇上面前一趟,見機行事。

當侍婢端著茶盤進人暖閣時,聽了朱由檢那一句「朕志決矣!」的自言自語,猛一震驚,茶盤一晃,蓋碗中的熱茶几乎濺出。她小心地將茶碗放在御案上,躬身說道:

「皇爺,請吃茶!」

她原希望朱由檢會看她一眼,或者對她說一句什麼話,她好猜測出皇上此刻的一點心思。但是皇上既沒有說話,也沒有看她一眼,好像根本沒有注意到她的進來。她偷看皇上一眼,見皇上雙眉深鎖,眼睛獃獃地望著燭光,分明心中很亂。她不敢在皇上的身邊停留,躡手躡腳地退出暖閣,退出正殿,在東暖閣的窗外邊站立,繼續偷聽窗內動靜。

這時她已經知道有一個長隨太監騎馬去傳旨召新樂侯劉文炳和駙馬都尉鞏永團即刻進宮。她明白,他們都是皇上的至親,最受皇上寵信,只是限於祖宗家法,為杜絕前代外戚干政之弊,沒有讓他們在朝中擔任官職,但是他們的地位,他們在皇上心中的分量,與王承恩完全不同。她不知道皇上叫這兩位皇親進宮來為了何事,但是在心中默默地說:

「蒼天!千萬叫他們勸皇上拿定主意,不要出城!」

朱由檢此時還在考慮著如何打開城門,衝殺出去,或許可以成功。只要能逃出去,就不會亡國。但是他也想到,自己戰死的可能十有八九,他必須另外想辦法使太子能夠不死,交親信內臣保護,暫時藏在民間,以後逃出北京,輾轉逃往南京,恢複大明江山。可是命誰來保護太子呢?他至今不知道王德化和郭安已經變心,在心慌意亂中,認為只有他們可以托此大事:一則他們深受皇恩,應該在此時感恩圖報,二則他們在京城多年來倚仗皇家勢力,樹植黨羽,盤根錯節,要隱藏太子並不困難,尤其是郭安任東廠提督多年,在他的手下,三教九流中什麼樣的人都有,只要他的良心未泯,保護太子出京必有辦法可想。想了一陣之後,他吩咐:

「你速差內臣,去城上傳旨,叫王德化和郭安火速進宮!」

下了這道口諭以後,他走出乾清宮,在丹墀上徘徊很久,等候表兄劉文炳和妹夫鞏永固帶著家了前來。如今他對於死已經不再害怕,所以反覺得心中平靜,只是他並不甘心自盡身亡。他在暗想著如何率領三百名經過內操訓練的年輕內臣和劉、鞏兩皇親府中的心腹家丁,突然衝出城門,或者殺開一條血路逃走,或者死於亂軍之中。縱然死也要在青史上留下千古英烈皇帝之名,決非一般懦弱的亡國·之君。當他這樣想著時候,他的精神突然振奮,大有「視死如歸」的氣概,對於以身殉國的事,只有無限痛心,不再有恐懼之感。他心中恨恨地說:

「是諸臣誤朕,致有今日,朕豈是亡國·之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